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概述,《武经七书》-主要内容

《武经七书》是中国宋代官方校刊颁行的兵法丛书和军事教科书。宋神宗于熙宁五年(1072)六月,继宋仁宗之后重新开设“武学”(军事学校)。为了适应教学和军事训练的需要,元丰三年 (1080)四月,宋神宗诏命国子监司业朱服等人“校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等书,镂版行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三)。校定后的七部兵书共25卷,于元丰年间(1078~1085)刊行,统称《武经七书》,以之考选武举和教学。

武经七书_《武经七书》 -概述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


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北宋政府颁行《武经七书》是遵照皇帝赵顼(即宋神宗)的旨意进行的。为适应军事斗争、教学、考选武举的需要,宋神宗于元丰三年(1080年)命令当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司业朱服等人组织力量校定、汇编、出版上述七书。武学博士何去非参与了此项工作。校定这七部兵书,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到元丰六年(1083年)冬才完成了刊行的准备工作。校定后的这七部兵书命名为《武经七书》,共25卷。这是北宋朝廷从当时流行的三百四十多部中国古代兵书中挑选出来的,作为武学经典。可见,这七部兵书是何等重要。它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精华,是中国军事理论殿堂里的瑰宝。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校定、颁行《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在军事理论建设上的一个贡献。

《武经七书》颁行后,备受世人关注。为了更好地发挥它在战争、国防、建军、


《武经七书》

教学中的作用,注家蜂起,先后出现了几十种注释本,其中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注本,有宋朝施子美的《武经七书讲义》,明朝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黄献臣的《武经开宗》,清朝朱塘的《武经七书汇解》、丁洪章的《武经七书全解》等。这些注释本,对研究、学习《武经七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武经七书》颁行后,成为宋朝以来军事学校和考选武举的基本教材。南宋规定,武学(军事学校)的学生,必须学习兵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军事斗争和教学之急需,命令兵部刻印《武经七书》发给有关官员和高级将领及其子孙学习。《武经七书》宋刊本,曾被日本人买去;后来特别是17世纪以来,在日本出现了多种重刊本、翻译本和注解本。捞呤阌中的头两部兵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在欧、亚、美流传更广。可见《武经七书》在国外的影响之大。

武经七书_《武经七书》 -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在孙武晋见吴王阖闾时就是一部独立的军事著作。既后又增加了他在吴国的战争经验,从而更加完备。它问世之后,得到了社会上广泛的重视和流传。《韩非子.五蠹》说:战国时侯,“藏孙(孙武和孙膑)、吴(吴起)之书者家有之”。从现存汉、唐、宋古籍对《孙子兵法》的征引看,就有好几种不同的抄本。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是所能看到的最古的抄本了,其中《形篇》就是文字不尽相同的甲乙两个写本。北宋时的《十家注孙子》本与《武经七书》系统的《孙子》本也有某些不同。

在汉朝中期以前,《孙子兵法》十三篇是独立而完整的。西汉未年刘向《七录》则称《孙子兵法》三卷。不说“十三篇”而说“三卷”,可能是由于从简策变为帛书的缘故。而晚于《史记》一百多年的《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却记载为《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清朝学者毕以

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概述,《武经七书》-主要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20103/123453.html

更多阅读

黑泽明的“武”与“道”——评《七武士》原创影评 七武士

《七武士》被称为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标准最高的一部作品。影像风格采用黑白效果,画面很朴素,语言很风趣,对武打场面的描写也很简洁。没有什么特效,但是黑泽明一贯的日本文化笔触,还是让这部影片视觉效果很吸引人。黑泽明企图在这部影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八——十一 易经奥秘 曾仕强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第八集:卦有何用(2009-11-15 11:06:32)标签:《易经》住持小庙蒋介石南昌启迪慧想校园 分类:心灵鸡汤 《易经的奥秘》第八集:卦有何用孔子学习《易经》之后,说:“不占而已矣。”荀子也说:“善《易》者不卜。”由此可见,

转载 87 《李陵答苏武书》李陵三 --古文观止 李陵答苏武书赏析

原文地址:(87)《李陵答苏武书》李陵(三)--古文观止作者:道时11 一死易,不死难李陵投降了。这里面自然有很多原因。  如果将李陵投降的原因尽归于其贪生怕死,似乎不太能让人信服。作为从小熟知“虽忠不烈,视死如归”之道理的名将李广之后,作

《傅佩荣谈易经与人生》听课笔记转载 傅佩荣解读易经

第一章:易经是什么?Ø 不学一定不会,学了不一定会,学会终身受用。——学习易经的心得。Ø 易经——修德行善。Ø 《易经》的两大方面的:1、义理:一个人做人处事的道理。2、象数:卦象和计算方式,应用于日常生活占卦。Ø 易经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蓍损悦法损悦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悦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之辞。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

声明:《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概述,《武经七书》-主要内容》为网友吻尔之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