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族 辛巴族-简介,辛巴族-习俗

辛巴族,纳米比亚一个行将消失的原始社会族群,人口约为2万左右,以游牧为生。他们是非洲最后的保持原始生态的民族,为了维护他们的传统,他们选择了退守丛林,栖身于纳米比亚边远的、未被破坏的原始环境中。

辛巴_辛巴族 -简介


辛巴族

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奥普沃纳米比亚西北部与安哥拉交界的库内内河流域科可兰德地区),是非洲大陆上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

辛巴族人17世纪从安哥拉高原迁徙至纳米比亚,一度成为非洲大草原上最为富庶和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 辛巴族人数不足两万,除了脱离了母系氏族,一切都保留着原始的生活形态。辛巴族人依旧停留在原始状态,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偏远地方,聚集在一个个孤立的小村落里,维持着500年前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由于一种神秘遗传基因的缘故,很多辛巴男孩在15岁之前就夭折了。这导致多数辛巴人部落的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因此辛巴人的男女关系非常随意,三头牛就可以换一个老婆,但是必须是一头公牛两头母牛。尽管男子一般都要娶三四个妻子来保证人口的繁衍。但即使这样,这个民族的人口仍然在锐减。

辛巴_辛巴族 -习俗

图腾

辛巴人没有图腾,他们崇拜祖先、崇拜火,祖先火是维系民族的精神核心。一个家族结成一个部落,一个村子基本就是一户人家。家族制是唯一的社会制度保障,家族长老,确切的说是长老团,掌管着一切,包括判定惩罚、经济规划、行政组织,不过头领一般都是女人,狩猎是辛巴男子的主要工作。

居所

辛巴人,是双系继嗣的社会。他们的村落一般都建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他们用枝条做篱笆,将村落圈在一个圆形区域内。村落最中间是牲口栏,再往外散落着一些小屋,那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辛巴人居住的房屋,大多是用树枝和掺有牛粪的泥巴搭建而成的锥形房子,屋内面积一般有三四平方米,房檐房门低矮,仅能弯腰进入,没有床没有桌子没有椅子,地上的牛皮,是他们的床,是他们的饭桌和生息的地方,还有瓦罐、木瓢等一些简陋的日常生活用品。为防止房屋坍塌,屋内大都会竖起比较粗大的木头来支撑房顶。

辛巴族男子

狩猎是辛巴男子的主要工作。因条件所限,他们狩猎时所用的工具极其简陋。此外,他们还要承担耕种的任务。

辛巴男子结婚之前都留有长辫,而结婚以后,就会用头巾把头发包起来。辛巴男人的每个妻子和她生育的孩子住在一栋篱笆房里,有多少篱笆房,就有多少个老婆。父亲兄长去世后,其财产包括老婆都由弟弟接受,父母则由兄弟出钱大家供养。

辛巴族女子

辛巴族 辛巴族-简介,辛巴族-习俗


辛巴族辛巴族女子在结婚以后,一般都会佩戴一种三角形头饰。结婚时,男方须给女方家三头牛作为聘礼。通常只要男方有足够多的牛,他就可以娶足够多的妻子。辛巴女子在第一次月经之后就可出嫁了。

不同年龄段的女子,其发型和装饰有很大区别。未满17岁的辛巴女子只能梳两条小辫,17岁以后才能梳多条辫子。

辛巴_辛巴族 -生活形态

辛巴族以畜牧种植为生,除了雨水丰沛的雨季,男人一般常年外出放牧狩猎,女人留守。男人们也开始外出打工挣钱了,女人依然在家里操持家务。辛巴人没有图腾,他们崇拜祖先、崇拜火,祖先火是维系民族的精神核心。一个家族结成一个部落,一个村子基本就是一户人家,数间茅草顶的小泥房,粮仓和畜棚,星点罗列成了一个村落。家族制是唯一的社会制度保障,家族长老,确切的说是长老团,掌管着一切,包括判定惩罚、经济规划、行政组织,不过头领一般都是女人,狩猎是辛巴男子的主要工作。
辛巴人居住的房屋,大多是用树枝和掺有牛粪的泥巴搭建而成的,屋内面积一般有三四平方米。为防止房屋坍塌,屋内大都会竖起比较粗大的木头来支撑房顶。房檐房门低矮,仅能弯腰进入,没有床没有桌子没有椅子,一切都是简单的摆设,地上一张牛皮,是他们的床,是他们的饭桌和生息的地方,还有瓦罐、木瓢等一些简陋的日常生活用品,由于她们身上的红泥,屋子里外,门框上,每一间物品上都染上了一层红色。


辛巴族
辛巴男人的每个妻子和她生育的孩子住在一栋篱笆房里,有多少篱笆房,就有多少个老婆。父亲兄长去世后,其财产包括老婆都由弟弟接手,父母则由兄弟出钱大家供养。
辛巴人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家里干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放牧,孩子越多,就能放牧更多的畜群,就意味着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孩子大多都穿得很少,所以有时候很难分得清楚男孩和女孩,仅能从发式判断,男孩子的头发就是这样从前往后梳的。
而女孩子的发辫,则是这样从后往前梳,在额前形成了牛角一般的发辫。有的女孩子额前的发辫,是两根,有的则是三根,这个代表她们来自于不同的家族。
由于一种神秘遗传基因的缘故,很多辛巴男孩在15岁之前就夭折了。这导致多数辛巴族部落的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大约1:11)。
辛巴族女子常年袒露上身,最特别的是,她们喜欢把一种红色石粉和着奶油涂抹在身上,就连头发也要用这种红泥巴裹着。因此,辛巴人的皮肤永远都是红色的。辛巴女子身上的红色颜料,这种红石,并不容易取得,是用一种采自数十公里之外的山区的红石做成的。其制作方法很简单――把石料磨碎,然后加入水和从牛乳里提取的脂肪(牛油)。一经抹上用水都很难冲洗掉,能保持一周不退色。她们这么做,一是为了抵御烈日暴晒,二是蚊虫不会叮咬。由于缺水,辛巴女人一生都不洗澡,一辈子都裹在红泥巴中,因此一般称之为红泥人。
辛巴族女子嫁为人妇后依然喜好衣不蔽体,在闲暇之余会载歌载舞,大跳原始舞蹈。
辛巴女子,没有穿鞋子的习惯,脚上唯一的装饰,就是踝部以上膝盖以下十数道金属的饰圈,辛巴人把右脚叫做父亲脚,左脚是母亲脚。从村庄里走进城市的辛巴人,他们,和城市里的其他人一样,逛超市,进餐厅,买卖东西,不同的是,她们执着的坚持着自己对美的标准。通常只要男方有足够多的牛,他就可以娶足够多的妻子。辛巴女子在第一次月经之后就可出嫁了。
辛巴女子,当她从女孩子变成女人的时候,就会把原来往前梳的发辫换成这样的垂直下来的发辫,在头顶上系上皮制的发冠。
在辛巴人中,女孩变成女人,甚至生子,和结婚是不同的概念,辛巴对性的观念是比较开放的,没有结婚的女子,也是能有情人和生孩子的,只是在婚前的孩子,归属于她的父系家庭,由这个大家族抚养成人。
不过当她们要结婚的时候,就是一件郑重的事情,男方家要给女方以牛做为聘礼,这牛要求很高,一定要高大威猛,黑色,牛尾雄伟能够沾到地,如果女方家里不满意牛的外形的话,对不起,这门亲就无法缔结。
辛巴人的男女关系非常随意,三头牛就可以换一个老婆,但是必须是一头公牛两头母牛。这里的男子一般都要娶三四个妻子来保证人口的繁衍,即使这样,辛巴人的人口仍然在锐减。

辛巴_辛巴族 -红泥人

辛巴族妇女,至今仍然拒绝穿上衣,她们的皮肤都出奇地好,几乎看不到皱纹。个中奥秘就在于:原来她们每天都要花3个小时美容!从早上5点起床开始,就要


红泥人用一种特殊的香料熏私处,效果类似桑拿,要熏到浑身出汗为止。然后就是全身按摩,之后再用一种自制的棕红色涂料涂满全身。这种涂料是用当地一种粘土研磨而成的,可以防止皮肤起皱纹,还有防晒及御寒之效。沙漠里水特别宝贵,辛巴族女人从来不洗澡,而是一辈子生活在这种颜料的包裹之中,所以辛巴人又被称为“红泥人”。

辛巴红

在外人看来,辛巴人的皮肤永远都是红色的――有人因此将这种红色称为“辛巴红”。红色颜料,是用一种采自山区的红石做成的。其制作方法很简单――把石料磨碎,然后加入水和从牛乳里提取的脂肪。这种颜料能保持一周不退色。

辛巴_辛巴族 -儿童境遇


辛巴人的孩子

辛巴人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家里干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放牧,孩子越多,就能放牧更多的畜群,就意味着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这淡淡土黄色,凌空架起的小泥屋,就是他们的粮仓,里面储藏着的是玉米粒。

辛巴的小孩子,大多都穿得很少,所以有时候很难分得清楚男孩和女孩,发式就是最大的区别,男孩子的头发就是这样从前往后梳的。

而女孩子的发辫,则是这样从后往前梳,在额前形成了牛角一般的发辫。有的女孩子额前的发辫,是两根,有的则是三根,这个代表她们来自于不同的家族。

辛巴_辛巴族 -近代变迁

辛巴人曾经是非洲最富裕的牧民之一。19世纪时,纳米比亚的辛巴人遭到四处抢劫的南方族群袭击、掠夺牛只,但仍幸存了下来。大部分人逃到安哥拉,加入葡萄牙军队,并组成了他们自己的劫掠队伍。最后,许多人又回到纳米比亚。从1920年代开始,南非统治者便将他们限制在一块称为“家园”的指定区域内,正式禁止他们做生意、自由放牧、进行栽种或
采集库内纳河沿岸的野生植物。但他们都熬了过来--即使这代表他们有时得把睡觉用的兽皮拿来果腹。
和平与丰沛的雨水在1990年代降临于纳米比亚,辛巴人因而重建了他们的牲畜群,并与国际行动人士合作,协力阻止了一个发电水坝的兴建。这座水坝若是建成,将会淹没库内纳河沿岸的祖居地。他们亦受惠于纳米比亚独立政府提供的机会,包括让辛巴儿童学习英语的流动学校,以及可以让辛巴人管理他们土地上的野生动物及观光业的管理委员会。梵嘉碧・提杰文达是个五十多岁的祖母,亲身经历过辛巴人的重生。1980年代,她还在普罗斯附近为观光客编织篮子。但她已经重拾农耕与畜养山羊和牛群的生活:“日子还是一样,但孩子们会读书写字。我是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而我们又能尝到野味了。”
在纳米比亚西北部,一个辛巴人安逸地在祖传的土地上清着烟斗。尽管雨水稀少、干旱严重,辛巴人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在这半沙漠地带靠着放牧牛群、山羊和绵羊、种植作物交换玉米而繁荣昌盛。在纳米比亚政府的计划下,辛巴人已经开始管理他们土地上的观光业和野生生物,可以赚取观光利润,并再次取得猎捕动物的权利。

辛巴_辛巴族 -现代影响

偏居世界末端的辛巴人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自我封闭,辛巴人对到访的旅游者的好奇心,一点儿也不亚于旅游者对他们的好奇心,他们也会滔滔不绝的问很多问题,比如:你来自中国?在哪里的,有多远呢?坐飞机,大概要十几个小时吧!他们对现代社会的很多常识还仍然一无所知。
辛巴人已经开始学会怎么样去习惯和应对现代社会。或许,辛巴族传统社会结构渐将式微,他们的生活状态终会改变,但属于族群的内核,将会代代延续。
辛巴人喜欢砍断树皮取树干里的汁液来喝,一种味道酷似可乐,另一种酷似芬达,所以,这两种树有了新的名字:可乐树和芬达树。现代生活的痕迹,已经慢慢融入了辛巴人的生活里。
纵使生活在了城镇里,他们还是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辛巴女子身上涂抹的红色泥土和油脂的混合物,有封闭毛孔的功效,所以,就算是在凉爽的雨季,相对于穿着长袖的人,半裸着身体的她们,不但不冷,脖子上还出了一圈的汗。若说住在城里的辛巴人,她们还是慢慢的有着点点的变化,比方说,虽然她们还半裸着上身,用红泥涂抹着头发和身体,但是腰间已经围着簇新的花布,而不是皮制的小短裙。

辛巴_辛巴族 -对外关系


辛巴人

在纳米比亚政府帮助下,辛巴人参与式发展的社区计划,也一点点的在走向成功,他们不仅自我管理着生存的土地,获取相关利润,且重获了捕猎动物的权利。

辛巴人喜欢砍断树皮取树干里的汁液来喝,一种味道酷似可乐,另一种酷似芬达,所以,这两种树有了新的名字:可乐树和芬达树,现代生活的痕迹,已经不动声色的融入了辛巴人的生活里。

有一些辛巴人,已经离开了村庄和游牧的生活,进入了城镇里生活,甚至有些人已经到了1000多公里之外的首都温德合克去谋生。

但纵使生活在城镇里,他们还是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辛巴女子身上仍然涂抹红色泥土和油脂的混合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70103/140492.html

更多阅读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36中国神华 小小辛巴辨股析图1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36(中国神华)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众人企盼的蓝筹股行情没有来,迎来的却是盘跌不止的腥风血雨,越是恐慌,越是要学会静心听众人之所不闻,凝神查众人之所不见,因为,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歇斯底里的集体绝望,正是大牛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之桂林三金1-5 桂林三金官网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13(桂林三金之一)桂林三金:玉门关前的雪【《证券市场周刊》特约作者小小辛巴】小小辛巴注:标题文档刊载于《证券市场周刊》2011年第35期总第1736期“投资圆桌”栏目,出版日期:2011-09-17。因为部分博友已经将《周刊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6伟星股份之一、二 小小辛巴 辨股析图

小辛巴的辨股析图6(伟星股份之一)博友让我谈谈002003伟星股份,在我看来,伟星股份是一个很容易让人错误定位的股票。按照通常的辨股程序,我们要对伟星股份的基本面稍作了解。伟星股份的主业是钮扣与拉链,大部分人一听这种主业,多半摇摇头之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40大富科技 小小辛巴股票分析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40(大富科技)这段时间,持仓的大富科技涨得不错,逆势飚升,有雪球网球友要求我写文分析,其实,大富的操作是我的惯有模式,涨得好只是运气而已,而且在这种众股普跌的悲惨世界里,写这些东西,难免有吹嘘之嫌,更麻烦的是,可能会影响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45招商银行 2014-08-02 小小辛巴辨股析图1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45(招商银行)   (2014-08-02 17:38:46) 标签: 辨股析图小小辛巴分类: 辨股析图(旧文常删)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45(招商银行)7月20日,招行还没现在这么牛的时候,雪球网球友@云蒙嘱我写写招行。由于本人也持有招行,且对于低迷的

声明:《辛巴族 辛巴族-简介,辛巴族-习俗》为网友珍珠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