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的发展历史 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评估表现,岭南大学-发展历史

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Hong Kong)),亚洲百强学府。其历史可追朔至清光绪十四年由美国长老会於广州创立的格致书院。现为香港八所获政府及社会认可的公立大学之一(港八大)。亦是香港唯一一所博雅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其独特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博雅教育理念享誉全球博雅教育界,曾被誉为亚洲最佳的博雅学院。其著名学术期刊《岭南学报》百年来历经数次停刊及复刊,曾被誉为南方文史学的学术重镇。岭南大学追求极小规模的精英化教育,学生人数被严格限制在2500人左右。学科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具世界一流学府博士学位的教学人员占96%。岭南商学院于2010年通过AACSB认证。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评估表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根据香港政府旗下,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于2014年发布的香港八大公立院校的研究水平评估报告显示(RAE:ResearchAssessmentExercise。主要评审方法为:邀请来自世界各地各一流学术机构,各范畴内的权威教授、学界翘楚及大量资深学者根据其擅长领域分成不同组别,对近六年来香港各高校的学术成果的质量及学术声望进行双向匿名评分及水平评估。俗称“港高校成绩单”) 。
而其中:
经济学系的学术水平排名香港第三,仅次于香港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其中13%的学术成果被评定为最高的四星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WorldLeading),剩下有20%的学术成果被评定为世界卓越水平(Worldexellence);同时,岭南经济学系亦是八大院校中唯一一所没有学术成果被列入“不予评价(Unclassified)”名单的高校。
历史学系的学术水平排名香港第四,其15%的学术文章被评为世界领先水平(WorldLeading)。
哲学系45%的学术成果被列入世界标准水平行列,学术水平位居香港第二名,仅次于香港中文大学。
翻译系的15%学术成果达至世界卓越水平,位居香港第一名。
视觉研究系的学术水平位居香港第二名,其28%的学术成果被列入世界标准水平行列,仅次于香港大学。
部分社会学研究类的总学术水平位居香港第二名。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发展历史

广州岭南大学(格致书院)


岭南大学岭南堂清光绪十四年,亦即公元1888年,美国长老会(AmericanPresbyterianChurch)在广州沙基金利埠创办了一所名为格致书院(ChristianCollegeinChina)的高等学府。这所学府就是今天在香港复校四十多年的岭南大学的前身。是年3月28日,格致书院正式授课,第一批学生只有三十人。
1893年,格致书院脱离美国长老会,在纽约另组董事局(TrusteesoftheChristianCollegeinChina),成为一所不属于任何教会的基督教大学。其时中国政局正值多事之秋,格致书院既属外国教会所有,难免成为仇外份子滋扰的对象。1900年,曾经在格致书院就学的史坚如谋刺两广总督德寿事败,格致书院引起了满清政府的注意。为免卷入政治旋涡,格致书院迁往澳门暂避。1903年,格致书院改名CantonChristianCollege,中文校名亦改为岭南学堂,是为「岭南」用作校名之始。在澳门流寓期间,岭南学堂更一度考虑迁往九龙。1904年,岭南学堂决定迁回广州,并在广州河南康乐村购下三十多英亩土地,成为日后岭南大学的永久校园。
随着永久校址的启用,岭南学堂的发展蒸蒸日上。1911年,校友司徒卫从康乐校园北望的景致得到启发,设计出一个饶有意思的校徽。圆形校徽的上半部是广州的白云山;横亘其中的是珠江,其南岸有茂盛的荔枝树;下半部是康乐校园的曲水细流,富有诗意。这个圆形校徽经过多次细微的修饰,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当时岭南学生参加省运动会的时候,啦啦队所用的校旗以红色为底色,上面印有「岭南」两个灰色大字。自此「红」、「灰」二色成为了岭南精神的代名词。
1912年9月,学堂的中文名称改为「岭南学校」,英文名称则不变。1918年,岭南学校终于发展出整套大学课程,并且颁发学位证书予当年修毕课程的三名毕业生。这时候,美国的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史丹福,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等十五所著名大学正式接受岭南毕业生入读研究院课程。这是岭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26年,国民政府颁布私立学校立案规程,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办大学,岭南学校亦在被禁之列。岭南学校随即成立以华人为主的校董会,以取代纽约董事局,并准备由华人接手主理校务。1927年1月,校董会推举一直襄助校务的锺荣光为校长,李应林为副校长,展开华人领导岭南的新一页。岭南亦正式易名岭南大学,英文名称亦相应改为LingnanUniversity。岭南大学于是年3月向国民政府呈请立案,确定为国际性的私立基督教大学。锺荣光长袖善舞,魄力过人,主理校政期间为岭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1927年至抗战前夕,岭南大学在原有的文理学科上先后增设农学院、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等部门;又开办中学、小学、华侨班等附属组织;并且在香港设立岭南分校,成为中国南方一所举足轻重的教育机构。
抗战期间,中国不少著名高等院校都跟随国民政府往西部迁移。岭南大学是私立大学,并无追随政府的计划。广州沦陷前夕,岭南大学决定迁移往香港继续发展。事实上早于1937年,岭南大学附属中学已经往香港青山湾梁园上课。1938年8月中旬,岭南大学一举迁往香港,借用香港大学的校舍继续授课;农学院则租用屯门蓝地的农场。当时复课生加上来自别校的转读生,岭南大学在港学生人数竟达到广州时期百分之九十之多。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时为校长的李应林率领岭南大学师生辗转逃亡至粤北韶关。在国民政府和美国基金会的协助下,岭南大学最后在曲江大村复校,并将校园命名为岭大村。后来战事日渐蔓延,岭南大学只好由曲江转移往东江梅县。
1945年抗战胜利,岭南大学重回广州康乐的校园,李应林承担起复课的任务,完成了艰巨的重建工作。1948年8月,陈序经接任校长一职,迅即将岭南大学的学术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陈序经是著名的全盘西化论的倡导者,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他立意要将岭南大学打造成全国最优秀的学府。因此他在上任前即向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协和医学院等一流学术机构挖角,聘请明星级教授十数人。另外,陈序经又以个人的交情和魅力,请来陈寅恪、王力、梁方仲、容庚几位人文学科的国宝级教授加盟,奠定了岭南大学在中国文史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连同陈序经本人在内,岭南大学优秀的师资在战后的广东造就了一个人文荟萃、精英云集的局面,其盛况可谓一时无两。
1952年底,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岭南大学的康乐校园变成了中山大学的校园,原有的课程或科系拼入广州其他院校,曾经是国内著名学府的岭南大学正式解体,结束了六十多年曲折而光辉的教育道路。
于香港复校

岭南大学自1952年院校调整以来,岭南大学校友一直以复校为奋斗的共同目标。1966年,岭南中学校董会邀请岭南大学香港同学会及岭南会所联合组成「岭南教育扩展会」,为岭南大学的复校作出了具体的筹备工作。1967年9月,岭南校友在香港成立岭南书院有限公司筹办岭南书院,开始了岭南大学复校的第一步。为结集资源以推动岭南教育事业在香港的发展,岭南书院有限公司更于1969年与岭南中学有限公司合并,组成岭南教育机构有限公司。
创设伊始,岭南书院借用岭南中学的课室上课。第一年取录了约一百名新生入读大学先修班,三十名入读一年级,其中有部分学生在学校寄宿。后来得到热心校友支持奔走,岭南书院先后兴建了教学及行政大楼、大礼堂、语言实验室、图书馆及教职员宿舍,具备了专上学院的基本规模。1974年,岭南书院师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超过七十间北美的大学承认岭南书院具有高等学府的地位。1978年,岭南书院成功向教育署注册为专上学院,并随即易名岭南学院,同时推行由政府资助的专上学制。
岭南校友以十年时间建立了一所颇具规模的专上学院,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岭南进入第二个十年之后,校务迅速扩展。1983年,陈佐舜校长接掌岭南,肩负提升岭南学术地位的重任。陈校长不负众望,在任期间大量延聘人才,重组学术部门,并改革课程结构,推行通识教育,为学术评审作好准备。1987年12月,英国「国家学历颁授委员会」对岭南进行全面评审,高度评价岭南的领导架构、教学质素、行政效益、以及师生的质素。对于岭南多年来进步神速,评审团予以高度评价,并认为岭南的学术水平足以媲美「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的院校。
岭南的学术水平既得到肯定,于是决定停办二年制课程,并要求政府增加拨款以推动荣誉文凭课程的发展。1988年,政府决定增加对岭南的拨款,以增聘教职员、添置教材,应付新课程的需要。同时,政府亦计划邀请岭南加入「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升格为开办学位课程的高等学府。1991年,岭南的努力奋斗得到了重大的回报,岭南在「香港学术评审局」的全面评审中取得上佳的评价。评审团成员特别推许岭南教职员资历良好,更对学生的杰出表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评审局因此认为岭南有优良的学术条件开办学位课程。最后政府接纳建议,于1991年把岭南升格纳入「大学及理工资助委员会」体系,成为本港颁授学位的大专院校之一。岭南为了进一步发展大学教育,于1995年迁入屯门新址,并开办哲学硕士课程。1998年,岭南获得自我评审资格,并于1999年正名为岭南大学。进入2000年,岭南不断向前迈进,增设博士研究课程,建立持续进修及社区学院,为香港以至邻近地区提供多元化的优质大学教育。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理念(LiberalArtsEducation)即美国的文理学院办学模式,该类学院致力于传承经典的本科教育传统:以学生为本,以小规模办学的方式确保每一名学生均能获得平等的待遇和享受到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岭南大学刻意精细大学规模,致力于打造紧密的师生关系。每一名本科学生都会获分配一名由大学教师担任的AcademicAdvisor,指引学生制定本科学习计划,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在岭南校园内,每一名成员之间均能融洽相处,校内知名学者们与学生常一起讨论学术,甚至交流生活琐事,建立终生难忘的友谊。
另外,岭南大学的舍堂生活和课外活动亦十分有名。岭南大学是香港目前唯一一所能为所有学生提供四年全宿的高等学府。岭大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岭南大学是香港地区第一所成立Service-Learning(服务研习)部门的院校。而从2016-2017学年开始,社会服务研习经验将列入岭大本科课程的毕业要求。
另外,岭南大学的学生交换学习比例高居全港第一,达65%。在本科学习期间,岭南学子可以选择参与各色各样与世界各地各社会机构,大学合作的课外体验项目,例如游学团、学术交流会、国内外义务工作队伍等等。
另外,岭南大学的博雅教育旨在建立学生的公民意识,并培育他们的知识、技能及洞察力,使岭大学生毕业后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环境中,追求自己的目标。一名合格的岭大毕业生需具备广阔且深远的视野、服务社会的热忱和能力、理解复杂问题的智慧、面对窘局的忍耐力和成熟的判断力。
由于进行小班教学,因此每一名学生均必须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己见,使知识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输。
岭南大学亦成立了多项奖学金,包括与海内外基金会、著名企业合作的奖励计划,以褒奖在学习或社会服务上有杰出表现的学生。在2013-14学年,岭南大学共颁发出1100万元奖学金。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大学使命

岭南大学致力提供建基于最优秀的中西博雅教育传统的优质全人教育;
培育学生全方位的卓越才能,其中包括慎思明辨,开阔的视野,
灵活的技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和应对多变世界的领导才能;
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原创性研究和知识转移贡献社会。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核心价值


岭南大学屯门虎地校舍正门岭南大学旨在建立一个学生和学者老师共同学习和研究学问的群体。师生互相尊重包容、经常保持开放的态度,接受多元文化和不同意见,维护学术和言论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全人培养和全方位发展
岭南大学致力协助学生实现全人和全方位发展。所有学生皆需要努力培养独立思维和慎思明辨的能力;创造力和新思维;优良的沟通技巧包括高水平的语文能力;社会责任感;个人品德;文化修养和终身学习的热忱。
社区参与和社会责任
岭南大学鼓励所有成员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服务当地和其他社群,并为人类谋求福祉。
岭南精神
岭南大学始于1888年在广州创立的“格致书院”,多年以来一直承传着的岭南精神,把所有岭南人联系在一起,直到今天仍然是岭南大学的核心思想。岭南精神的特点是热情,忠诚,坚毅,容纳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而且乐于服务人群。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校徽校歌

岭南校徽

校徽中的山、河、树及小径,各具其深层的象征意义:
白云山象征人生最高理想;
珠江象征岭南教育的传承;荔枝树果实累累,象征岭南人对实现
「为神为国为岭南」这使命的承担;
小径代表岭南人默默耕耘,迈向未来的道路。
岭南校徽中红如火、灰如铁的红、灰色,象征岭南学子的忠诚、忠义。

岭大校歌

《散逐东风满穗城》
H.B.Graybill词:陈赖五
平原广阔了近目前江水流其间。
群邱远绕恒为障护奋前莫畏难。
母校屹立风波不摇佳气承远方。
地美人娱乃祖所赐爱保两勿忘。
韶光几度花娱鸟乐饱受春风雨。
使我乐输黄金时刻基尔高黉序。
当前百事待侬担负不怕半途废。
壮我胸怀得如昔在母校光风里。
英文版本:
Broadtheplainbeforeusreaches,
Calmthetidesthatflow;
Farthemountainseverguardus,
Oninstrengthwego.
Collegemother,calmthoustandest,
Givenfromafar;
Wondrouslandourfathersgaveus,
Truetobothweare!
Inthycarebrightyearsarebringing
Joysinhappythrong;
Tothylife,theseyearsweregiving
Gladlyusthissong.
Intheyearsandstrifebeforeus
Nevershallwefail;
Courage,then,asjoythou'ltgiveus,
AlmaMaterHail!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学院设置

岭南学生通常在就读一年通类核心课程后再按照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进行所属学院内的专业遴选。

文学院

院长:
戴仁柱教授,岭南历史学系讲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博士。曾在杜克大学、布朗大学及台北东吴大学、中正大学任教。
文学院院务室
中文系
文化研究系
英文系
历史系
哲学系
翻译系
视觉研究系
英语及外语教学中心
中国语文教学与测试中心

商学院

资产评估的发展历史 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评估表现,岭南大学-发展历史

院长:
刘黎明教授,运营管理学讲座教授,多伦多大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
商学课程办事处
岭大商院通过AACSB认证新闻稿
岭大商院通过AACSB认证新闻稿
会计学系
财务及保险学系
电脑及决策科学学系
管理学学系
市场及国际企业学系

社会科学院

院长:
魏向东教授,经济学系教授。伯明翰大学博士,兼任西南财经大学及中山大学荣誉教授,伯明翰大学讲座教授。
社会科学(荣誉)学士学位课程办事处
应用心理学系
经济学系
政治科学学系
社会学系
中国及亚太研究学系
社会及公共政策学系
开设课程编辑
本科主修专业课程
文科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翻译专业、文化研究专业、视觉研究专业、现代英国语言专业、哲学专业、历史专业
社会科学类:应用心理学专业、经济学专业、社会学及社会政策专业、政治学专业
商学类:会计学专业、电脑及决策科学专业、金融及保险专业、管理学专业、市场及国际商务专业
特别辅修类课程:表演艺术学
研究式深造课程
哲学博士
哲学硕士
修课式深造课程
国际银行与金融硕士
人力资源管理及组织行为学硕士
会计学硕士
中文文学硕士
实践哲学文学硕士
文化研究硕士
会计学深造文凭
市场及国际商务硕士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硕士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学术研究部门

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Asia-PacificInstituteofAgingStudies
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CentreforAsiaPacificStudies
电影研究中心CentreforCinemaStudies
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TheCentreforHumanitiesResearch
公共政策研究中心CentreforPublicPolicyStudies
香港商学研究所HongKongInstituteofBusinessStudies
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HongKongandSouthChinaHistoricalResearchProgramme
群芳文化研究及发展部KwanFongCulturalResearchandDevelopmentProgramme
公共管治研究部PublicGovernanceProgramme
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中心PanSutongShanghai-HongKongEconomicPolicyResearchCentre
研究支援部OfficeofResearchSupport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校长

现任校长

郑国汉(CHENGKwokHon,Leonard):
1975年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
197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硕士及1980年博士。同年任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
1992年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1995年起任经济系主任。
曾任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及汕头大学兼任教授。
2009年获委任为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
曾任《国际经济学报》及《太平洋经济评论》两份学术期刊副编辑。
2013年获岭南大学校长遴选委员会推荐接任校长。

历任校长

钱乃信(1967年-1969年)
阮康成(1969年-1973年)
黄励文(1973年-1981年)
黄启铎(1981年-1983年)
陈佐舜(1983年-1995年)
陈坤耀(1995年-2007年)
陈玉树(2007年-2013年)。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大学排名

世界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2013):
世界第551-600位
QS世界大学排名(2014):
世界第601-650位

学科世界排名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2014)
岭南大学汉学国际研讨会2014
岭南大学汉学国际研讨会2014
现代语言学科类(ModernLanguages):世界第151-200位-160名
会计与金融学科(Accounting&Finance):世界第151-200位-168名
哲学(Philosophy):世界第101-150位-108名
(2013)
英国语言文学(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世界第151-200位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4)
经济学、商学:世界第151-200位。

岭南大学_岭南大学 -未来发展

岭南大学未来发展计划如下:
2009年起减少100名本科生1年级学额,使2012年大学学制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时,维持大学整体学生人数在2600人左右。
将来所有四年制学士课程于2012年起,分别由文学院、商学院及社会科会院统一收生,学生在入读期间选定主修课程。
2012年大学学制“三改四”后,本科生须修读由4门必修科及7门选修科组成的“核心课程”。
向所有本科生提供四年“全宿”,以通过舍堂活动增进学生的沟通、社交技巧和批判思考能力。
成立理学部,提供理科通识课程。
在北门与富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00103/147882.html

更多阅读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陈群林考研网 考研网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出处:http://www.blogchinese.com/06091/256934/archives/2006/2006115173552.shtml【本章学习要点】历史是透视现实与预测未来的一面镜子。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使教育技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更好

货币及货币理论的发展历史 货币的发展历史

昨读蔡定创先生的《货币迷局》,其中第一部分是关于货币来历及货币理论的发展历史,感觉非常精彩,讲述极其清晰通俗易懂,而且逻辑性很强,通过对货币及其理论发展的逻辑过程进行考察,从中找出了货币的本质属性,颠覆了传统的货币观念,给出了货币

电晕处理机的发展历史 东莞电晕处理机

【本文摘自《电晕处理综述》(CoronaTreatment:AnOverview),DavidA.Markgraf,SeniorVicePresident,EnerconIndustriesCorporation】HistoryofDevelopment电晕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Theconfigurationoftheelectrodehastakenmanyforms.O

声明:《资产评估的发展历史 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评估表现,岭南大学-发展历史》为网友霸王别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