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行政区划图 永康市 永康市-建制沿革,永康市-行政区划

浙江金华永康市是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地级市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永康,古称丽州,相传,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之母因病到此进香,祈求“永保安康”。吴国太病愈,孙权大喜,遂赐名为“永康”,并单立为县。唐朝时曾擢升为州。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现辖10镇、4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72.35万人,户籍人口为56万人,外来常住人口为26.5万人。永康市境内的地貌形态主要为低山、丘陵、平原三种。低山占全境面积的约17%,与磐安交界处海拔930米的黄寮尖为永康最高峰。丘陵占约44.3%,主要成因分为构造-剥蚀地貌和火山-剥蚀地貌两种。平原主要分布于永康江水系的两岸,为永康地势最低的一级,占全境面积的约38.7%,以永康江流出永康境处最低,海拔72米。

浙江永康市_永康市 -建制沿革


清代永康县公署布局平面图新石器时期,永康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在永康发现的庙山遗址和太婆山遗址与浦江上山文化遗址同属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春秋时期,永康为越国土地。而到了战国时代,越国被楚国所灭,永康也因此成为楚地。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定江南,平百越,建立会稽郡乌伤县,永康即属乌伤县。汉因秦制。王莽篡权后乌伤县改名乌孝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乌伤县之名。
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以乌伤县上浦乡置永康县。
吴宝鼎元年(266年)以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永康属东阳郡。
晋朝沿用孙吴的建制。
南朝,梁绍泰二年(556年),东阳郡设缙州,永康属之。
陈天嘉三年(562年)废除缙州,不久又改东阳郡为金华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除金华郡,永康属吴州。同年,永康县被并入吴宁(金华),不久又复置永康县。
开皇十三年,设婺州,永康属于婺州。
大业三年(607年),废婺州为东阳郡。
唐朝,永康为望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擢升为丽州,属越州总管府,县治迁至县城北部。

永康市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丽州为永康县,属婺州管辖。
天授二年(691年),从永康县析置武义县。
登封元年(696年),从永康县析置缙云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将东阳郡设为婺州。
此后至五代十国、两宋,永康均属婺州。
五代十国期间,永康县为吴越国之土。宋代的永康县为紧县,北宋为两浙路地,南宋则属两浙东路。
清代永康县公署布局平面图
元代,永康为上县,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婺州路。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的军队攻取了婺州,永康归附其下。后婺州路改为宁越府。
至正二十年(1360年)正月,又将宁越府改为金华府,永康属之。
明朝,永康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华府。
清朝属浙江省。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置道,永康属金华道。
十六年,废除道制,永康县直属浙江省。
二十一年,在金华设第六行政督察区。
二十四年八月,在兰溪设第四行政督察区。
三十七年,改第四行政督查区为第八行政督察区,永康在其管辖之内。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康县,依旧属于第八行政督察区,后改为金华专区。
1958年10月,撤销武义县建制,将武义县全境划归永康县。
1961年10月,又从永康县复析置武义县。
1978年后,金华专区改为金华地区,永康依旧从其管辖。
1985年6月,地区改市,永康县由金华市代管。
1992年10月8日,永康撤县设市。

浙江永康市_永康市 -行政区划

永康市行政区划图 永康市 永康市-建制沿革,永康市-行政区划
2006年5月30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永康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金政发[2006]88号):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永康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06〕59号)精神,永康市行政区划调整如下:
一、设立前仓镇建制。将石柱镇前仓、馆头、麻车店、璋川、善塘、罗桥、枫林、小王元、川塘、世彰、朝川、宅树下、溪坦、法莲、石角、白岩、斗潭、和乐、光瑶、大坑、麻塘、新下、榭垛、大处、界牌、金斗、大坞、石塘、本扎、豆岭、后郑、荆州、后吴、大陈、历山、塘头、石雅、杨横坑等38个行政村和前仓居民区划归前仓镇管辖,镇政府驻前仓村。

永康市二、设立舟山镇建制。将石柱镇舟山一、舟山二、舟山三、坦郑、端头、台门、白岩下、沅口、石塘徐、洪茂、杨溪王、下东桥、陆宅、上桥、前村、申亭、白沙、花古、大塔、溪塘、后畈、清源、道坦、马关等24个行政村、舟山居民区和古山镇大路任、下丁、铜山、陈山头、方山口、高寮、方丘、凌宅、上溪里、上丁、西岸、槐花、新楼、高下杨、渠口、山坞、里木坦、外木坦、洋溪等19个行政村、新楼居民区划归舟山镇管辖,共辖43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舟山二村。
三、设立方岩镇建制。将古山镇岩上、岩下、橙麓、岩后、杏桐园、西村、井头、灵岩寺前、可投胡、大园、金竹降上、金竹降下、后山头、长坑、可投应、下邵、古竹畈、仙岩、两头门、派溪、戈阳、葩陌、先盆、铜坑、柘岭下、定塘、庙口、象鸣畈、象瑚里、堂慈、独松、上胡坑、下宅、双瑶、文楼、上里叶、高峰、后浅、橙里王等39个行政村和方岩、派溪2个居民区划归方岩镇管辖,镇政府驻橙麓村。
四、设立西溪镇建制。将龙山镇西溪、下里、桐塘、上塘头、寺口、西山、石江、玉川、马坞、金园、上坛、西塘、青山口、丁坑、莲屋、洪塘、潘坑、大川、寨口、柏东、柏西、上卢、下赵、下徐、董坑、孔村、贾处、黄溪滩、壶坑洞、上马横沿、楼山坑、柘溪、棠溪、上弄口、道门、上徐、尚黄桥、义门、百念秤、上马、上蒋、后岗头等42个行政村和西溪、柏岩、棠溪等3个居民区划归西溪镇管辖,镇政府驻西溪村。
五、设立唐先镇建制。将象珠镇唐先一、唐先二、唐先三、唐先四、石湖坑、谏庄、桐溪、岩前、唐东、清塘庄、金畈、新村、上仁、石桥头、前溪、石湖口、唐下舒、上孝、龙山、前山、塔儿头、格山沿、云路、新河、上新屋、岩洞口、岩渡里、大后、下田、泽塘、唐上、三儿头、汪村、叶宅、横洋、凤山寺口、官英堂、仁坛、夏杜曹、雅堂、上厅、象牙里、白莲塘、长塘头、前渡金、大后、后力坑、中山、安坑、山端头、箬岭下、下位、金坑、周坑、长川、里岭脚、明星、泮川、古竹城等58个行政村和唐先、中山2个居民区划归唐先镇管辖,镇政府驻唐先三村。
六、调整后,石柱镇辖43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任为石柱村;古山镇辖55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世雅下街村);龙山镇辖39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桥下一村);象珠镇辖54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清渭街村)。
永康市现辖石柱、前仓、舟山、古山、方岩、龙山、西溪、象珠、唐先、花街等10个镇,城区设东城、西城、江南、芝英等4个街道,2007年新增两个新镇区:浙江省永康经济开发区(五金科技工业园区)、城西新区。
2009年11月,将芝英街道的黄塘下、陈路塘、栋陇、杜山头、荆山陈、雅应、下堰头、陈园、郑村、下余、车马何、山头徐、堰头、沙端、炉头等15个行政村划归东城街道管辖,同时撤销芝英街道建制,设立芝英镇。调整后,东城街道管理7个社区、58个行政村;芝英镇管理6个居民区、63个行政村。同时还将江南街道的临溪、翁埠2个行政村和花街镇的梧涧、龙盘岭2个行政村划归西城街道管理。至2012年10月,永康市现辖石柱、前仓、舟山、古山、方岩、龙山、西溪、象珠、唐先、花街、芝英等11个镇,城区设东城、西城、江南等3个街道,两个区:浙江省永康经济开发区(五金科技工业园区)、城西新区。

浙江永康市_永康市 -位置境域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是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地级市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8°45′,东经119°53′,总面积1049平方千米,现辖11镇、3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七山二水一分田,市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金城路15号。

浙江永康市_永康市 -经济概况


永康市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5.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67亿元,可比价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5.61亿元,可比价增长10.0%,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07.15亿元,可比价增长10.5%,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45亿元,可比价增长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99亿元,可比价增长11.7%。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05亿元,可比价增长8.4%;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5.85亿元,可比价增长25.3%;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89亿元,可比价增长17.8%;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31亿元,可比价增长6.0%;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4.67亿元,可比价下降5.6%;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6.23亿元,可比价增长11.0%。全市一、二、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是2.4:63.5:34.1。按户籍人口计算,2011年全市人均GDP为61743元,按美元计算,人均GDP为9560美元。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4%。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1亿元,可比价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6.0亿元,可比价增长10.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25.9亿元,可比价增长10.5%,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1亿元,可比价增长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7.3亿元,可比价增长11.0%。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9亿元,可比价增长4.3%;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0.8亿元,可比价增长12.4%;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可比价增长16.6%;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3.9亿元,可比价增长12.7%;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可比价增长11.3%;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0亿元,可比价增长9.5%。全市一、二、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是2.3:62.7:35.0。按户籍人口计算,2012年全市人均GDP为67825元,按美元计算,人均GDP为10745美元。
2013年,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3%。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3亿元,可比价增长1.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9.9亿元,可比价增长9.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39.0亿元,可比价增长10.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可比价增长6.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3.3亿元,可比价增长8.8%。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5亿元,可比价增长1.0%;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5.8亿元,可比价增长12.1%;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6亿元,可比价增长9.3%;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可比价增长13.6%;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9.8亿元,可比价增长12.1%;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4.4亿元,可比价增长3.7%。全市一、二、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是2.2:61.5:36.3。
按户籍人口计算,2013年全市人均GDP为72547元,按美元计算,人均GDP为11715美元。
农业
201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增长5.4%。
2011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9242公顷,比2010年减少1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857公顷,比2010年增加252公顷,增长2.0%.;粮食总产量85117吨,增长6.9%;油料播种面积655公顷,下降18.0%;蔬菜播种面积3569公顷,增长6.9%;果用瓜播种面积934公顷,下降0.8%;茶园总面积257公顷,比2010年减少40公顷;茶叶总产量28吨;果园面积3652公顷,比2010年减少283公顷;水果总产量57261吨,比2010年减少2091吨。
全年零星植树95万株,幼林抚育面积276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230公顷。
全年肉类产量9257吨,比2010年减少205吨。生猪饲养量15.67万头,比2010年减少0.23万头。
201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6%。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9298公顷,同比下降0.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984公顷,同比下降0.4%;粮食总产量84763吨,同比下降2.1%;油料播种面积553公顷,同比下降4.5%;蔬菜播种面积3603公顷,同比略有增加;果用瓜播种面积990公顷,同比增长10.0%;茶园总面积249公顷,比2012年减少1公顷;茶叶总产量23吨;果园面积3776公顷,比2012年减少80公顷;水果总产量62076吨,比2012年增加1174吨。全年零星植树30万株,幼林抚育面积519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645公顷。全年肉类产量9849吨,比2012年增加453吨。生猪饲养量15.9万头,比2012年增加0.5万头。
工业和建筑业

永康市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共432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2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7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1.06亿元,比2010年增长25.9%;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2.68亿元,比2010年增长2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15.71亿元,比2010年增长13.3%。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31.4%,比2010年下降2个百分点。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销率为98.1%。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25亿元,比2010年增长19.0%;其中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5亿元,增长16.4%。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家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的28.2%,利润总额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77.9%。
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0.20亿元,比2010年增长22.6%。
全市有三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4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9.37亿元,比2010年增长10.7%;实现利润总额18.52亿元,下降3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9.90万平方米,增长15.6%。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共496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5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11.3亿元,比2012年增长11.9%;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5.5亿元,比2012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37.8亿元,比2012年增长5.9%。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30.1%。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销率为97.5%,比2012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2亿元,比2012年增长16.2%;其中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6亿元,增长14.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家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的31.9%,利润总额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81.1%。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6.9亿元,比2012年增长8.7%。
全市有三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4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5.1亿元,比2012年增长28.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0.6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1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09.59亿元,比2010年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指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和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按房产、投资项目分,房地产开发完成25.06亿元,比2010年下降12.4%;投资项目完成投资84.53亿元,增长24.4%。按国有控股情况分,国有投资完成13.21亿元,比2010年增长66.1%;非国有投资完成96.39亿元,增长8.8%。
会展中心、高镇区块旧城改造一期工程等重点工程圆满完工。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总部中心三期、东永高速、永康西溪至磐安新渥公路等重点工程如期开展。
2013年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67.5亿元,比2012年增长20.4%。固定资产投资(指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和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按房地产、投资项目分,房地产开发完成38.1亿元,比2012年增长40.5%;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29.4亿元,增长15.6%。按国有控股情况分,国有投资完成42.4亿元,比2012年增长16.7%;非国有投资完成125.1亿元,增长21.7%。
交通和邮电业
2011年全市公路总里程1060.71公里,其中国道49.78公里,省道56.75公里,县道318.74公里,乡道324.27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412万人,公路货运量2685万吨。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4.1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为12.56万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9.34亿元,比2010年增长10.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34万户,比2010年减少0.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7.89万户,比2010年增加0.83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4.51万户,比2010年增加1.92万户。
2013年全市公路总里程1100.5公里,其中国道49.8公里,省道56.7公里,县道328.4公里,乡道324.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298.8万人,公路货运量2799.6万吨。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9.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为17.2万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0.6亿元,比2012年增长4.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0.2万户,比2012年减少9179户;移动电话用户134.8万户,比2012年增加4.9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7.6万户,比2012年增加6248户。
贸易和旅游业
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19亿元,比2010年增长19.0%。按区域分,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74亿元,比2010年增长18.8%;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5亿元,比2010年增长19.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17亿元,比2010年增长19.1%;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2亿元,比2010年增长18.7%。
2011年全市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39.52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2.1%,其中自营出口总额37.0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1.1%。全市有自营进出口备案企业1336家,比2010年增加195家,其中有出口实绩的企业800家,比2010年增加87家;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91家,比2010年增加22家;出口4000万美元以上企业16家,比2010年增加5家;出口超亿美元企业1家,比2010年减少1家;列金华市出口100强企业30家,比2010年减少1家。全市外商企业家数84家,比2010年减少2家。
2011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319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77万美元。全市新批境外办事处4家,境外投资总额800万美元。
2011年共接待国际旅游者3.86万人,比2010年增长4.6%;旅游创汇收入1561.35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4.8%;接待国内旅游者307.67万人,比2010年增长22.4%,国内旅游收入16.20亿元,比2010年增长41.3%。
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4亿元,比2012年增长15.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1亿元,比2012年增长15.3%;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3%。
2013年全市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48.1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2.7%,其中自营出口总额43.4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9.0%。全市有自营进出口备案企业1709家,比2012年增加174家,其中有出口实绩的企业959家,比2012年增加48家;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10家,比2012年增加17家;出口4000万美元以上企业17家,比2012年增加5家;出口超亿美元企业2家,比2012年增加1家;列金华市出口100强企业7家,比2012年减少5家。全市外商企业家数85家,与2012年家数一致。
2013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0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6万美元。全市新批境外办事处2家,境外投资总额550万美元。
2013年共接待国际旅游者3.8万人,比2012年增长4.0%;旅游创汇收入1292.2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2.8%;接待国内旅游者385.2万人,比2012年增长11.6%,国内旅游收入23.1亿元,比2012年增长22.1%。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1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7.12亿元,比2010年增长1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26亿元,比2010年增长12.8%;地方财政支出合计27.10亿元,比2010年增长11.4%。
2011年末全市金融系统(人民币)对外存款余额665.32亿元,比2010年增长14.5%,其中单位存款327.30亿元,增长12.4%,个人存款321.33亿元,增长16.8%;全市金融系统(人民币)对外贷款余额574.25亿元,比2010年增长16.1%。
2011年全市保费收入13.43亿元,比2010年增长23.6%,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5.67亿元,增长25.9%;人身保险保费收入7.76亿元,增长22.0%。
2013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1.4亿元,比2012年增长1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3亿元,比2012年增长17.2%;地方财政支出合计36.0亿元,比2012年增长11.3%。
2013年末全市金融系统(人民币)对外存款余额886.1亿元,比2012年增长16.0%,其中单位存款443.4亿元,增长17.4%,个人存款424.5亿元,增长15.3%;全市金融系统(人民币)对外贷款余额793.1亿元,比2012年增长15.8%。
2013年全市保费收入18.1亿元,比2012年增长15.6%,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8.0亿元,增长17.2%;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0.1亿元,增长14.3%。
汽车保有量
截止2012年1月永康汽车达到140813辆,每百户家庭汽车保有量78辆,机动车驾驶人217283人,2009年起,每年新增机动车超2万辆。平均每月新车上牌2000多辆。连续三年保持20%的平均增速。800万以上豪车更是位居金华第一。

浙江永康市_永康市 -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
境内出露最老的地层为上侏罗纪统磨石山群火山岩,分布于盆地周围,组成中低山丘陵。上覆下白垩统管石组,以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盆地内部多为朝川组红层,其上为方岩组砂砾岩,出露于盆地的东南部一带。
永康市境内的地貌形态主要为低山、丘陵、平原三种。低山占全境面积的约17%,与磐安交界处海拔930米的黄寮尖为永康最高峰。
丘陵占约44.3%,主要成因分为构造-剥蚀地貌和火山-剥蚀地貌两种。平原主要分布于永康江水系的两岸,为永康地势最低的一级,占全境面积的约38.7%,以永康江流出永康境处最低,海拔72米。
气候
永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
中国科技五金城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9小时,无霜期245天,年平均降水量1387毫米。
水文
永康境内的河水溪流,多从周围山地流向盆地内部的永康江,特点是源短流急,上游水位落差大,下游洪水涨落快,持续时间短。流域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8条,永康江为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除了棠溪属瓯江水系外,其余均为钱塘江水系。

浙江永康市_永康市 -人口民族

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72.5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26.5万,截至2012年10月20日,永康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达到了52.8万人,接近永康户籍人口57.7万人。

浙江永康市_永康市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把提升永康教育摆上重要位置,深入推进振兴教育“三大工程”,继续开展“万名家长评校长”活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新人民小学、实验幼儿园和教师进修学校附小投入使用,永五中一、二标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职技校实训工场主体结顶。医改工作稳步推进,新增4家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减轻了群众医药负担。
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举办第3届“新永康人”文化艺术节,6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市博物馆正式开馆,永康影城确定选址和建设模式,群众体育工作蓬勃发展,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基本完成。继续保持计生工作高压态势,人口普查上门登记阶段工作顺利完成。圆满完成四川青川骑马乡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工作。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一城两翼二组团”的中等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台金高速、永武二线、永童公路、永缙公路等一批重大公建设施投入使用,建成区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积极推进解放街区块旧城改造和方岩核心景区综合整治工作,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平方米,城区纳污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扎实开展“三城联创”,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和省级园林城市验收。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完成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准重点监管区“摘帽”。农民安全饮用水问题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走在全国前列。广泛开展“三清四改”,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机制,农村环境进一步好转。
城建
有序推进“三城联创”,基本完成解放街大司、桃花区块拆除工作,首批拆迁户安置到位,启动虹霓、东街、西街区块旧城拆迁改造;北苑经济适用房一期工程结顶,城南廉租房投入使用;实施城区创卫零星工程180项,基本完成四大入城口改造,建成金胜山公园游步道,开工建设第二消防站。加强城市管理,突出抓好城区环境卫生整治,科学施划停车泊位,整顿交通秩序,城市社区办公用房全面落实。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金温铁路永康段改造工程确定线位和站房规模,开工建设东永高速、永磐公路西溪段、永义公路雅吕段和方岩过境公路,完成永祥公路二期路基工程、龙川东路延伸工程和西三环征地,建成农村联网公路50公里。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109个村启动“六化”整治,41个村实施农房改造,拆除“两违”建筑1226宗46万平方米。编制全国首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规划,开展杨溪水库饮用水源专项保护行动,226个村建成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071人次。新增电气化镇5个、电气化村107个。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新增土地流转2.24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金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7.9万亩。完成人工更新造林1560亩,省级重点公益林扩面7.7万亩。

浙江永康市_永康市 -交通运输

公路
长深高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把永康与金华、温州、台州紧密相连;330国道、东永一线、大永线、35省道临石线、永武公路、永义公路纵横交织,构筑起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到2007年底,永康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021.4公里,其中国道49.8公里,省道58.3公里,县道320.5公里,乡道308.5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97.4公里。2008年,全市行政村公路通村率达100%。2008年永康市公路客运量1269.16万人,公路货运量1483.9万吨。
随着永康经济的发展,新的规划为“五纵、五横、六连”的骨架公路网布局。五纵为永康――义乌、大永线、东永一线、石柱――四路、东永高速公路,五横为双桥――四路、杨公――金江龙、花街――芝英、330国道、金丽温高速――台金高速,六连为桥下――尚黄桥、金江龙――马关、中山――世雅、象珠――游溪塘、35省道、麻车头――马岭下。
铁路
金温铁路贯穿永康境内,设有永康站,常年开通旅客列车每日15对30趟,货物存放量为120万吨,货物到发量为200万吨。永康站2008年实现铁路旅客发送量58.23万人次,铁路货运量(到发量)148.69万吨。

浙江永康市_永康市 -风景名胜

永康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有黄帝铸鼎的美丽传说,有春秋铸剑,汉造驽机,唐铸铜铳的传统技艺,有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纯正的乡风民俗,是闻名海内外的"五金之都"和旅游胜地。永康旅游起步较早。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岩),三个市级风景区(白云风景区、飞龙山风景区、石城坑风景区)。其中,方岩风景区在1997年被评为"浙江十佳美景乐园",2003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方岩景区被建设部列为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2004年初,又被评为浙江十大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景区。白云、飞龙山、石城坑风景区形态各异,婀娜多姿。
2008年,永康共接待国际旅游者3.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接待国内旅游者202.1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158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8%;国内旅游收入11.35亿元,比上年增长9.8%。
石鼓寮景区是一个山清水秀、石怪峰奇、极具田园风光的景区,在群山环抱中有一湖绿水、静影沉璧、微波不惊。看,那石鼓、石钟、石笋、石桃向人们展示着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
一进入石鼓寮景区,走在通往金锣寺的台阶上,我们就可见石狮、石象、石鼓、石钟,宛若置身于石林世界。这些奇岩怪石耸崖而立,形象逼真,令人目不暇接。
入口处一边是昂首的雄狮,一边是憨态的大象,巍巍耸立,气势壮观,俗称狮象守门。再往里走,在同两边山崖上,石钟和石鼓相对而峙,“似闻钟鼓天上来”。观赏石鼓寮的石林,可以给人留下无穷的意味和无限的想象。那面硕大无比的石鼓印记着人间苍桑、饱含风霜的经历,石鼓寮的得名就来源于这面大石鼓。“石鼓摩挲惊旧梦”。
深山藏古寺。德清寺建在高敞轩豁的大石洞中,苍松掩映,翠竹婆娑,曲径幽深,走到洞口才可看见寺院。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浙江省政府迁到方岩五峰重楼办公时,省政府主席黄绍闳曾在此暂居。
德清寺附近风光优美,寺两边有终年不断的飞珠瀑布。两侧悬崖上有二股瀑布,并驾齐驱,飞流直下,到下半部汇合,这就是著名的鸳鸯瀑。鸳鸯瀑落差有五十余米,气势壮观,其下有深潭,游鱼悠然自得。
石鼓寮影视城是《天龙八部》剧组在全国仅有的两个规模较大的拍摄基地影视城之一。永康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影视城的土地征用、场景建设等项目,按时完成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共72个单体建筑的影视城建设,为剧组顺利拍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天龙八部》在永康的顺利拍摄,以及方岩景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者,他们纷纷看好方岩石鼓寮影视城,《天龙八部》刚走,《有情鸳鸯无情剑》、《醉拳》、《名捕震关东》、《凤求凰》、《新五女拜寿》、《三言二拍》、《大汉天子》、《汉武大帝》、《新少林寺》等剧组又纷纷进驻,刘德华、成龙、李连杰、谢霆锋、刘亦菲、袁泉、刘烨、吴奇隆、袁咏仪、焦晃、陈保国、孙飞虎、焦恩俊等各路明星在这时演绎一出出情与仇、爱与恨的江湖恩怨。石鼓寮影视城有望成为继东阳横店后,又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影视拍摄基地。方岩石鼓寮影视城的一举成名,让永康的普通老百姓又多了一个与影视明星不期而遇的机会。
在方岩的西面,穿过寿山门,就可见到寿山五峰,依次为鸡鸣峰、桃花峰、覆釜峰、瀑布峰,固厚峰,这就是美丽的五峰景区。五座山峰形态各异,形成了“山城围合如大环”的独特地貌。
五峰景区
幽静舒适,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历来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南宋著名学者陈亮、朱熹、吕东莱曾在此讲学授徒,切磋学术,遂成为著名的五峰书院。
靠近龙湫飞瀑边有一座明代建筑学易斋,其规模不及五峰书院和丽泽祠,现已改为茶室,亲朋好友在这里小聚,或品茗观瀑,或高谈对弈,或诵读吟咏,或闲侃神聊,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
五峰宾馆三幢庭园式建筑依山傍水,开窗即景。固厚峰下广阔深邃的洞府餐厅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置身洞府餐厅就餐,冬暖夏凉,令人心旷神怡,如入梦幻世界,别有一番风情。
位于固厚峰下的重楼是五峰石室中最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建筑。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为躲避飞机轰炸,搬迁到方岩,省财政厅就在此办公达4年之久。抗战时期周恩来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闳载的二棵梧桐树,现已挺拔参天。
灵岩福善寺:灵岩距方岩3公里,山麓是碧波荡漾的灵山湖,山上的“天下第一洞府”南北相通,豁如广厦,冬暖夏凉,
方岩
实属天然避暑胜地,名胜古迹之多,驰名浙东。灵岩洞中的福善禅寺始建于后唐长兴四年,洞内建有‘天王庙’、‘大雄宝殿’、‘观音堂’‘地藏殿’。右侧‘观音阁’塑有四面向千手观音大佛,洞内原有‘正学书院’是宋朝陈亮、朱熹,明朝唐伯虎、祝枝山等文人墨客讲经说法,著书立说的地方,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对面还有‘伏虎山’‘羊角天飞瀑’‘竹林寺’,风景独特,景区十景致,景色各异,使人流连忘返,实是宗教活动、旅游观光好去处。
位于永康县城东25公里处,以山岩奇特,风景秀丽而闻名遐迩,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山体平地拔起,四面如削,直耸云天,峻险非凡,远望如城堡方山,故名方岩,山高384米。自宋以来,游人络绎不绝,是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从方岩的南麓拾级而上,行至山腰,有一依山而筑的楼阁,名为罗汉洞。相传方岩开山祖师“正德禅师”最初在此修行。洞旁有蛟龙泉,泉水清澄,人称方岩“虎跑泉”。从罗汉洞往上,坡陡如梯,称“百步峻”,峻上建有步云亭,亭虽小却甚精致。自步云亭而上为“飞桥”,是一条在峭壁上凿洞垒石修成的栈道,全长约50米,内傍削壁,外临深涧,异常险峻。再盘曲而上,约历六七转,则见嵯峨巨石,豁然中开,建阁其上,俗呼“天门”,其势森严雄伟,蔚为壮观。阁中有一楹联曰:“天生奇境窥大地,门设雄关瞰山河”。登上天门,依栏凭眺,群山起伏、云雾缥缈,令人顿生飘然升天之感。跨进天门,山势平缓,石径坦荡,两旁商贩云集,人称“天街”,不远即至广慈寺。据载,广慈寺原名大悲寺,初建于唐大中四年(850年),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为广慈寺。建筑宏伟壮丽,分前、中、后三殿,后殿又名“屏凤阁”。寺内有胡公殿,祀北宋兵部侍郎胡则,字子正,永康人,尝向仁宗皇帝奏兔衢、婺两州身丁钱,百姓感德,故立庙纪念,香火颇旺。山顶尚有读书堂、听泉楼、千人坑、金鼓洞、龟雀亭、“眼睛睁”等胜迹。
方岩以北有寿山,从方岩旋回天门而下,过步云亭往右,沿曲折山径,一路可见到“惊马奔驰”、“小和尚听经”及神鼓佛钟等各种景观,边走边观赏。使人陶醉。寿山又名五老峰,为五重奇峰所依偎环抱的深谷,峰岩如削,绝壁千丈。东南一峰突兀为鸡鸣峰,再往前一点是覆釜峰,其西峰妩美叫桃花峰,北面一峰上有瀑布直泻称瀑布峰,与其相连的是固厚峰。其下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洞,最大的可容千人。依洞傍山,筑有各式楼台殿阁、别致奇巧、匠心独具。有寿山寺、丽泽祠、三贤堂、学易斋和五峰书院等遗址。宋代著名学者朱熹、陈亮、吕东莱和明代应石门、程方峰、程松溪等曾在此讲学。朱熹在”重楼”摩崖亲笔丹书的“兜率台”三字,依稀可辨。
方岩附近还有灵岩、灵山湖、杨溪洪福寺等处可游。我国著名的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对方岩有极高的赞誉:“方岩居中,游遍浙东”。

浙江永康市_永康市 -著名人物

胡则
胡则(公元963-1039),初名厕,字子正,永康胡库人,被百姓称为胡公大帝。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登进士。及第时宋太宗御笔削去厂,赐名为则。在他浮沉宦海的四十七年中,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史节,选曹计省,历践要途,是北宋前期政坛一位中高级官吏。在他任宫期间,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有政绩,尤其于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直言极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百姓感恩,遂于方岩山顶(少时念书之地)立庙以纪念他。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应百姓之请求,用“赫灵”两字作为胡公的庙额。从此,胡公被百姓敬若神灵,成了“有求必应”的活菩萨,并于每年家历八月十三日胡则生日那天,举办各种民俗风情活动,以祭拜胡公大帝。毛泽东同志曾亲笔题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程梓
程梓,字养之,文楼村人。程正谊之父。少闻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之学,欣然慕之。弱冠,徒步往姚江师事王守仁,与王畿互相印正。归里即在寿山石洞倡明正学,与应典过从讲学,人称方峰先生。著作有《白翁吟稿》。
程正谊
程正谊,字叔明,号居左,永康方岩文楼村人(1934年-1612年。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初授武昌司理,后升刑部主事。再升云南副宪,补蜀臬、参广西,又任四川左辖,后升顺天府尹。明万历三年,授武昌司理。平定武昌,建武昌五城。明万历十一年,擢升云南副宪。著有《华堂集》10卷,撰《越国公祠记》。在文楼建有大京兆第府,面积愈万,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后毁于火灾。
程文德
程文德(1497―1559)明浙江永康独松人,字舜敷,号松溪。少时立志于学,初受业章懋,后赴余姚师事王守仁(王阳明),得“良知良能”学说要旨。明嘉靖八年(1529)以一甲二名榜眼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生平简介可以概括为:为官清廉,位卑不忘民忧。致力教育,丁忧在家讲学。不事权贵,辞官早还乡。为官清廉,死后无钱葬。
胡也衲
胡也衲(1891~1964),原名侠男,永康县中山乡中山村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毕业,一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成绩卓著。曾先后担任杭州盐务中学、武主明招中学、永康中学等校美术教师。他教学认真,不论是课堂教学或野外写生,总是诲人不倦,耐心指导。他教画,边改边讲。他因重听,讲起话来声音特别高,连课堂最后一排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他擅长国画书法,功力深厚,题材广泛,梅花、牡丹、松鹤、公鸡,无一不精。解放后,他最爱画大公鸡,画出了“一唱雄鸡天下白”的诗意。他爱饮酒,尝以所画大公鸡换酒吃,被人传为美谈。名师出高徒。著名画家如叶浅予教授、申石伽画家以及著名的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等都是胡也衲在盐务中学任教时的得意门生。
应子和
应子和,永康(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官至观察使掌中军都督府事。长于诗,尝有句云:"西岸夕阳红,烛炬短烧红,风过花落红",时人有三红秀才之称。事见清光绪《永康县志》卷八个《文苑》。
应材
应材(?-1180)字伯良,浙江永康岩后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授衢州教授。后潜心钻研理学,造诣甚深。宋隆兴间,朝廷下诏求贤,应材被举荐,升任兵部架阁文字,掌管帐籍机密文案。后因老成持重,端庄谨严,被帝选为太子春坊,总管东宫内外庶务。宋淳熙初,应材上疏力陈北伐收复中原失地。几年内,边境平静安定。淳熙七年应材病故于军中。谥安国公。
应宝时
应宝时:(1821―1890)字敏斋。永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咸丰初,考授国子监学正。同治四年,任苏松太道。创建龙门书院,开办普育善堂。九年,任江苏按察使,兼署布政使。饬令各府州县立常平仓,并主持疏浚淞江水道。工诗文,有《射雕词》二卷。
应典
应典:字天彝,号石门,浙江永康芝英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车驾司主事,承德郎,尚宝同丞等职。应典自乡试中式考取举人以后,总是奋然希望自己能达到圣贤境地。创建丽泽祠于寿山,汇集诸生讲学。应典为王琼所器重,委以总揽本部四司政务。居家养母,不希荣利。通籍三十年,在官止一考。
陈亮
陈亮(1143-1194)是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少时取名汝能,字同甫,二十六岁改名为亮,三十六岁又改名为同,世称龙川先生。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九月初七,生于永康龙窟村(在浙江永康市桥下镇),宋光宗绍熙四年状元及第,翌年四月初八,病逝于赴任途中,享年五十二岁。
胡长孺
胡长孺(1240―1314),字汲仲,号石塘,永康适游(山下村)人。父居仁,南宋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8516.html

更多阅读

元朝行政区划图及各行省地图 元朝行政区划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定都大都(北京市)。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随后又逐步消灭金朝、西夏、大理等国,1276

中国行政区划图省份 中国行政区划地图

中国行政区划的划分: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83个地级市、1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53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

原创:真实的武汉分乡镇行政区划图

武汉的全区化在全国领先,现在在消灭乡镇上又走在前头。武汉现在仅有几个乡、镇:洪山区天兴乡,蔡甸区索河镇、玉贤镇、消泗乡,黄陂区木兰乡,和新洲区辛冲镇、徐古镇、凤凰镇,合计三乡五镇。在行政区划意义上,武汉有13个区,一团和气。 这是理

声明:《永康市行政区划图 永康市 永康市-建制沿革,永康市-行政区划》为网友三更伥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