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百仿盛大心法传奇 大商传奇盛宣怀之官商心法(2)



  被李鸿章接见后,精神抖擞的唐廷枢戴着鸭舌帽走进了招商局办公室。坐在老板桌后的朱其昂,没等唐廷枢发话,就从总办的位子上站起来,赶紧上前要跟唐廷枢握手。唐廷枢却没有笑脸,左手将一把算盘从屁股后面拽出来,顿到桌子上:“朱老爷子,不好意思,今天开始我就要接管了,麻烦你挪个位子,先将账本交出来!”

  唐廷枢入主招商局后,最有影响的一件事就是与盛宣怀、徐润精心策划了对美资旗昌航运公司的收购。在这场前无古人的收购战中,唐、徐与盛都做了不少手脚。

  收购之前,徐润跟唐廷枢在一个茶馆里密谋。有大清朝廷督办背景,有唐、徐这样的大商人,有漕帮朱老爷子,还有李鸿章的一秘盛宣怀,这一场并购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当时旗昌的股价在每股六七十两左右震荡,有了财团、朝廷、黑帮、外资、行业龙头这些概念,并购价格怎么也不会低于面值。合计好了之后,两人便花了十一万多两银子,在每股七十两的价位买入一千六百股,这样他们也成了旗昌的大股东。

  唐、徐两人偷偷地买股票,做内幕交易,却没有将这天赐发财的机会告诉朱老爷子与中央领导的秘书盛宣怀。但他们不清楚,不将领导人身边的人给拉下水,倒霉是早晚的事。正是这件事让两人最终被赶出招商局。

  盛宣怀也不是省油的灯。创办招商局这件事让小盛明白,要想彻底搞定政治明星李鸿章,除了多年鞍前马后的苦劳,还必须下血本。于是,旗昌并购时就有30间房产、17所洋房等价值50万两的产业被暗中分离出来,卖给了李鸿章心腹的一间壳公司。这些每年都有10%左右收益的产业,相比旗昌的那些破船,简直就是生金蛋的鸡。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唐廷枢、盛宣怀等人在旗昌并购案中做的手脚,一不小心被人发现。虽然此事后来不了了之,却由此引发盛和唐、徐之间发生了一场长近十年的权力斗争。当时盛宣怀在招商局一不占股权,二不要财权,三不拿薪金,但他与政要关系十分密切,是官股的代言人。而唐、徐脱胎于洋行的纯商业环境,更重视商股的力量。

  当招商局经营渐入佳境时,盛宣怀和唐、徐都认为自己的贡献更大。内幕交易案曝光后,盛宣怀更是一腔怨气:“唐廷枢专说大话,徐润天天忙私事。”唐廷枢则骂盛宣怀:“杏荪口蜜腹剑,倚仗官僚的支持,整日牟取私利。”

  二虎相斗,第一回合盛宣怀落了下风,他收受回扣的事情被揭发,结果有三年时间不再涉足招商局事务。此后,唐廷枢去河北主持开平矿务局,徐润继任主管。

  但与盛宣怀相比,唐、徐的心机还是太浅。由于唐、徐忽视了对资本总存量的估算,使招商局商股的股本在与英美巨头的商战中销蚀惨重。而虎视眈眈的盛宣怀乘机从两江总督沈葆祯那里请来了190万两官债。这样一来,招商局内资本重心大挪移,“官督”的色彩加重了。

  1883年,中法战争引发了国内金融风暴,开平煤矿、招商局以及徐润本人都陷入了财政危机。因为唐、徐擅自挪用、占用招商局资金,遭到很多批评。这时,盛宣怀趁机回到上海,借题发挥,迫使唐、徐退出了招商局。

  灭胡

  1881年,轮船招商局步入正轨后,李鸿章与盛宣怀又盯上了电报。

  五口通商后,由于英、美等国纷纷在中国沿海建立电报线,引发了中国人自建电报的想法,其中便包括盛宣怀与胡雪岩,而他们的后台,分别是李鸿章与左宗棠。

  胡雪岩本是杭州阜康钱庄一普通商人,但自从傍上左宗棠这棵大树后,其经营业绩蒸蒸日上。左设置福州船政局,阜康负责船政局的全部采购;左创办甘肃织尼总局,胡则协助采办机器。此外,左军军营建设、军品采购、节假日礼品采购都由阜康操办。

  当然,胡雪岩并没有忘记左宗棠的好处,左的女婿——前两江总督陶澍的儿子陶桄,获得阜康集团10%的干股,并出任阜康集团财务总监。

  当时左宗棠被委派为两江总督。临行前,胡雪岩建议:“李鸿章打算办电报,左公不日将去两江,何不也试一试,压一压他的气焰。”一听能打击老对头,左宗棠马上上奏。

  李鸿章探得风声,很是担心,急招盛宣怀商议对策。盛宣怀宽慰他:“太后和各地巡抚都认为电报必惊民扰众,变乱风俗;左宗棠现在当出头鸟,必成众矢之的;等这阵风过了,我们再去争取就容易多了。”

  果不其然,左宗棠的奏章让朝臣争吵不休,把慈禧吵烦了,下令电报之事从长计议,左宗棠只得空手南下。办不成电报,胡雪岩便将全部精力重新投到茶叶、丝绸生意上去。而盛宣怀却带着李鸿章的亲笔信悄悄前往上海,劝说太古轮船买办郑观应跳槽,二人一起筹办电报局。

  二人先在大沽口炮台与天津之间架一条短途电报线,电报线架成后,李鸿章请醇亲王等朝廷显要亲临试验,评议很好。李鸿章趁热打铁,正式奏请,并很快得到批准,盛宣怀被正式委派为电报局总办。

  随着电报网络的建立,盛宣怀掌控了全国的信息命脉。而他利用电报信息猎杀胡雪岩的行动,堪称“信息不对称”的精彩演绎。

 百分百仿盛大心法传奇 大商传奇盛宣怀之官商心法(2)
  胡雪岩常年囤积生丝,垄断市场,控制价格。随着电报成为商业通讯的重要手段,通过电报局,胡雪岩在各地的买卖情况一览无余,盛宣怀因此完全掌握了先机。盛先大量收购生丝,再向胡雪岩客户群大量出售;同时,收买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让他们不与胡交易,致使胡的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苦不堪言。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廷命左宗棠领兵增援驻越清军。左帅出征,胡雪岩负责后勤筹款。胡雪岩胆子大,敢于负债经营。李鸿章和盛宣怀决定趁此机会,给予胡雪岩致命一击。

  为筹措军饷,胡雪岩累计向汇丰银行借贷1000万两,每半年付息还本一次,都以各省协饷作担保。中法战争爆发时,有80万两借款到期。这笔款虽是帮朝廷借的,但签合同的是胡雪岩,外国银行只管向胡要钱。

  往年协饷一到,上海道台就会把钱送给胡雪岩,以备他还款,但这一年盛宣怀动了手脚。盛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告诉他:“李中堂说了,这笔钱迟一点划拨,时间是20天。”

  邵友濂属于淮军系列,他虽然怕得罪左宗棠,但李中堂的话更不能不听。他琢磨着,不过晚付20天,事情应该不大,于是就照盛宣怀的话办了。但对盛宣怀来说,20天已经足够。

  汇丰催款,官饷未到,胡雪岩便从阜康钱庄调出80万两银子,先补上这个窟窿。他想,协饷反正要给的,只不过晚到20天。

  此时,盛宣怀通过电报系统,对阜康在生丝、丝绸上的生意来往及现金流知根知底,更通过内线对胡雪岩调款活动了如指掌。趁阜康银行空虚之际,盛宣怀委托并煽动多人提款挤兑。接着,又放出风声,说胡囤积生丝大赔血本,只好挪用钱庄存款;而胡尚欠汇丰80万贷款,阜康钱庄马上要倒闭了。

  尽管人们相信胡雪岩财大气粗,但他积压生丝和欠汇丰贷款却是事实。很快,人们由不信转为相信,纷纷提款。挤兑先在上海开始,很快向外地蔓延。此时,胡雪岩正在回杭州的船上,得信后,连夜赶回上海。

  胡雪岩让人去催邵友濂下拨饷,邵早就嘱咐下人称自己不在家。胡雪岩马上给左宗棠发电报,不料盛宣怀暗中将电报扣下。第二天,胡雪岩见左没有回音,这才真急了,亲自去上海道台府上催讨。这一回,邵友濂借故去视察制造局,溜之大吉了。

  面对气势汹汹的挤兑人潮,没办法,胡雪岩只好把地契和房产押出去,同时廉价卖掉积存的蚕丝,希望能够挺过去。不想风潮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钱庄门前人山人海,门槛被踩破,门框被挤歪。胡雪岩这才明白,是有人在暗算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5885.html

更多阅读

盛宣怀家七小姐:上海百乐门的真正创建者

新婚那年,她从自己所得遗产(一百伍拾万两现银)当中拨出六十万两白银,建造了上海头号大舞场——百乐门。摘自《民国女人:岁月深处的沉香》,东方出版社,作者王开林  盛爱颐(1900—1983),清末民初官僚资本家盛宣怀的女儿,在家中兄弟姐妹中排行第

杭州海归创业政策 大商传奇 范旭东之海归创业(4)

  既然决定创社,就必须有一名合格的社长。  这位社长既要有资历,又肯坐冷板凳,能“沉下心来”“不为当世功名富贵所惑”。  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这样的社长,能找到吗?  时任教育总长的范源濂,向弟弟推荐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

大商路演创业大赛 大商传奇 范旭东之海归创业(3)

 聚贤  1917年,初冬。华北平原刚刚下了第一场雪,天地间一片洁白。  天津,太和里,范旭东寓所。  妻女都去北京哥哥家了,天刚蒙蒙亮,范旭东就起了床。他身穿家做便服贴身丝棉袄,头顶瓜皮式样棉帽,一副当时并不多见的近视镜架在鼻梁上

深圳海归创业优惠政策 大商传奇 范旭东之海归创业(2)

  而与盐商沆瀣一气的政府主管方面,只允许久大精盐在天津东马路设店行销,离开东马路行销就以“越界为私”论处了。  不打开销路,久大就是死路一条呀!“去北京想办法,一定要打开这局面!”  站在寒气袭人的塘沽海滩上,面对着蓝天与大

声明:《百分百仿盛大心法传奇 大商传奇盛宣怀之官商心法(2)》为网友态度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