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楷 李泽楷挖个坑 赚了两亿多



房价不断上涨,居高不下,普通人想买一套像样的住房,倾毕生积蓄都难实现;而一些开发商囤地、炒地却成为了见怪不怪的现象。房产界巨头潘石屹曾说:“中国有三分之一的房地产开发商只倒土地,从来不盖房子。”11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节目点名指出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旗下的盈科大衍地产有限公司,在2006年投得北京工体4号地,闲置3年,今年8月高价转手,赚得约2.35亿港元。而该地段的地价也从当初的每平米1.3万元疯涨至每平米2万元以上。节目主持人称,“这是明目张胆的囤地”。

  李泽楷“囤地事件”被曝光后,业界不满、公众愤怒、舆论沸腾。这不仅是因为囤地“坐以待涨”的行为本身,更因为事件主角是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

  11月6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向香港盈大公司了解事件具体情况,其公关部负责人接受了采访。

  1年零7个月打地桩

  据报道,在2006年成功投得占地4.6万平方米的工体4号地后,李泽楷随即签订项目合同,计划建一个商业中心,和附近的盈科中心产生协同效应。

  合同规定该地的开工日期为2006年9月20日,竣工日期为2008年3月31日。然而,3年多来,合同成为一纸空文,项目闲置,该地至今仍只是一个大坑。对于为何一直没有开工,盈大公司公关部的李小姐说:“盈大2006年4月起委托建筑设计师进行设计与施工研究,并于2007年7月开始前期施工准备及土地开挖工程,并未将项目闲置。根据合同,项目需要于2007年9月前开始动工,但2008年3月因恰逢奥运,应有关部门要求停工,直至2008年10月奥运结束后恢复施工。”她补充说:“直至今年10月份,已完成所有打地桩工程,开始兴建地库。”

  记者随后咨询了一位在建筑行业工作多年的工程师,他表示:“如果是4.6万平方米的地桩,正常情况下至多4个月一定会完工。怎么可能从2007年9月动工,到2008年3月,还没有完工?还需要再从2008年10月到现在,一共1年零7个月的时间?”

 李泽楷 李泽楷挖个坑 赚了两亿多

  接着,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来到工体4号地实地考察情况,但由于施工方的阻拦,加上这块地的四周也已被围墙包围严实,记者没法进入工地的现场。

  早在1994年,我国政府就颁布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9年,国土资源部门又发布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两部法规明确规定,“对超过出让合同约定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而尚未开发的,征收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2008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还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再次重申这个问题。

  当记者就以上法规提问时,李小姐以“项目一直在建设当中,并无闲置”为由,拒绝作进一步回答。但实际上,即使按照其“2007年9月开始动工”的说法,该土地也有一年的闲置时间,李小姐关于“这一段时间在做设计与研究工作”的解释难以成立。

  令人费解的是,对此事件,主管部门未见任何惩处措施,更没有看到对超过两年期限的闲置土地“无偿收回”。

  爱套现的“小超人”

  虽说头上顶着“小超人”、“高级炒家”等光环,但李泽楷的商业手段遭受质疑已不是第一次。当年他曾被香港《大公报》直指“入主电讯盈科六年来公司业绩不佳,其本人的表现令人失望”。

  可即便是争议不断,李泽楷的“特殊手段”、“聪明头脑”依旧为他赢得了亿万财富,尤其是他一次次展示“超人般的勇气”,不断套现的举措。

  白手起家的李嘉诚很早就告诉自己的儿子,要想成为一名资本市场的投资家,“勇于搏击的冒险精神”和“独到的眼光”必不可少。和父亲相比,李泽楷性格中“不安分的因素”更多。

  1987年从斯坦福大学肄业后,李泽楷没有回到香港,也没有干计算机这一本行,而是到加拿大做了投资顾问。他当时就说,“IT这一行,有学问的人太多了,很难‘赚到快钱’”——正是因为对“赚快钱”的热衷,他开始游走在风险和机遇都更大的资本市场。

  李泽楷的经营之路从第一次套现开始。1991年,他向父亲借了5亿港币,成功投得香港首个卫星电视,并潜心建立起了一个“卫视王国”。可就在初具规模之际,他却突然转手将卫视64%的股份卖给“传媒大王”默多克,净赚4亿港元,“小超人”从此起步。

  随着在资本市场上的不断成功,李泽楷开始涉足地产业。1998年,他通过竞标香港政府的“数码港计划”,得到贝沙湾的土地住宅部分以及商场发展权,名为替政府发展,实则成立新公司,借壳上市,并在获取利益后,一次套现40多亿港元。由此可以看出,在工体4号地的买卖上,李泽楷“囤地”行为只是在内地的一次试探而已,其手法依旧是一贯的“绕过政策、获利套现”。

  不盖房比盖房更赚钱

  “不盖房比盖房更赚钱”,这是李泽楷以实际行动告诉大部分地产商的一个结果。他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施工建设,只凭借囤地3年就赚取了2.35亿港元,“而若是开发商建设住宅,这个面积,收入最多也就是1亿元。”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说,“囤地行为大大加剧了土地市场的价格泡沫,而这些地价最后都会转化到房价上,苦了买房的人。”

  最近,业内有种说法是“北京没房可卖了”。此消息源于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近期发布的《中国地产金融蓝皮书》,“截止到今年9月底,北京楼市的库存房已经跌破了10万套的警戒线,只够5个月的销量,而就在今年年初,北京的存量房还够卖两年的。”

  “政府供应再多的地都会被开发商囤积在手中,它形不成真正的供应量,现在供不应求这种假象就得不到改变。”陈国强分析,囤地的行为一般来说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国企和上市民营房地产企业为主,比如,华润置地作为国企,也被中央电视台指出存有两年以上未开发的土地;二是以高溢价拍地为特征,一般拍出的土地价格都远远高于周边土地的价格,比如说李泽楷5.1亿元投得的工体4号地,土地价格均价就达每平米1.3万,而当时周边最贵的现房价格才每平米1.6万;三是这些房地产企业囤地的钱都来自银行和股市,没有银行的贷款,房地产企业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调度,而来源于股市的资金大多是由上市房企通过增发股票,或者先压低价格趁机大量吸纳,再抬高价格抛售一部分套现获得,因此可以说,是银行和股市的钱助长了房价的飙升。

  开发商敢于大肆囤地,暴露出我们在土地监管上的诸多漏洞和问题。多年来,这个现象一直是房地产市场争论的热点,但是在各种利益的纠葛下,却一直也难以解决。在陈国强看来,要想杜绝囤地行为,必须有具体的解决办法:“第一,政府出台政策把大部分土地出让金都收归国有,地方政府就会失去拍地的冲动,在执法上就会采取更大的力度;第二,需要由国土资源部和证监会对上市房地产企业进行监督,尤其是管住大公司。只要管住这些大公司,小公司自然就会去遵守规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6295.html

更多阅读

李攀:大调整提前开始了吗

李攀:大调整提前开始了吗中午提到早盘大部分时间的震荡和期指早盘尾市引领的再次崩跌可以看做是消化周五放量巨震的影响,这一系列的过程走完后,期指将带领大盘再次选择方向。以午后走势来看,期指在经历了周五狂跌5%和早盘狂跌3%之后,2

唐太宗李世民14个儿子的可悲结局 百家讲坛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14个儿子的可悲结局唐太宗的十四子及生母介绍:唐太宗李世民可谓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君。可惜,无情最是帝王家,说到他的儿子,这些贵胄的人生结局甚为凄惨:其中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一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尔后

李世民有个独一无二的好老婆 李世民老婆是谁

李世民有个独一无二的好老婆李恒昌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堪称伟大的人物,其中有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还有伟大的教育学家、伟大的文学家等等,不一而足,但很少有伟大的帝王;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几百个帝王,其中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5000元做本钱大四女生9个月赚了10万元

南充一名女大学生边读书边经商,以5000元起本,9个月时间赚了10万元,成为“校园富豪”。眼下即将毕业的大学同学正忙于找工作,她却镇定自若,忙着踩点开“连锁店”。昨(26)日,本报记者走进西华师大,对这名大四女生的传奇故事进行了采访。   

创商业模式赚了两亿:第一个让奥运会赚钱的人

尤伯罗斯         就在雅典奥运会的序幕拉开不久,伦敦、巴黎等5个2012年夏季奥运会申办城市的代表便在雅典展开了激烈的公关战。在美国纽约申奥团里,一位长者特别引人注目:他奔前忙后,不厌其烦地为纽约申奥叫好——他就是美国奥

声明:《李泽楷 李泽楷挖个坑 赚了两亿多》为网友孤情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