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风险投资制度需要边做边规范



 

高层访谈

《财经时报》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

成思危副委员长在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的联系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也致力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近日,就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建立区域金融体系、专项产业投资基金等问题,成副委员长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财经时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马上就要公布,风险投资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而这次纲要比较明确和突出的就是企业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您认为我们国家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还有哪些挑战?

成思危:我认为企业要想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首先企业本身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要认识到研究和开发是它的生命线,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有这样一个认识。应该说,在我国有这样认识的企业逐渐增多,但是并不是非常多。有部分企业还是偏重短期行为,只要近期能够在市场上赚钱就行,而不考虑怎么样加强它的研发工作,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创新上下工夫。这个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和制度上的创新。

企业创新最终的目标是要能够形成自己企业的文化,形成自己企业核心的能力。所以企业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首先要解决这个认识的问题。

当然,也需要有政府和法律环境的支持,政府从法律环境上应该鼓励企业能够去自主创新,增加研发投入。所以,现在我们正在实行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过渡,来鼓励企业设备更新研发可以税前扣除,这样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特别是高科技企业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因为高科技企业往往是知识多,资产少,它没有多少可以抵押的资产而知识又不能抵押,所以这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企业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担保,只要股权,若成功可获得高收益,如果赔了它自己承担。这就是一种支持创新的金融机制。

《财经时报》:在武汉、成都、西安这种并不具备完善区域金融体系的地方,我们怎么来保证该区域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得到金融支持?

成思危:金融是任何区域经济发展都不能离开的。但是,我现在讲的是金融和高科技的结合,就是讲风险投资的发展,那么风险投资的发展除了必须要考虑金融实力以外,还要考虑当地创新的实力,就是当地要有知识资本,才能够和实际资本相结合来发展。

所以,为什么我强调北京中关村,北京中关村有这么多高校、科研单位,经过这些年也有不少创新的企业了。那么上海大家也知道,金融和知识的条件是具备的,深圳应该说大学的力量、研发的力量差一些,但是它每年搞高交会吸引了各地的技术。

另外,深圳在金融方面确实市场化的程度在全国是比较高的。

所以我认为,这三个地方是最有希望的。但并不排斥其他地方,比如像你刚才所举的武汉、成都,科技力量都相当强,但是金融力量不是很强;还有西安,西安的高校相当多,研究的力量相当强,但它整个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太高,所以发展风险投资还有困难。因为风险投资是有风险的,你投资下去有可能是赚一大笔钱,有可能是血本无归,如果你没有这个承受能力,就没有办法投了。

《财经时报》:您对成立专项的产业投资基金有什么看法?

 成思危:风险投资制度需要边做边规范

成思危:我是赞成的。当年投资基金立法的时候,我曾经有一个讲话,就是要包括这三个方面,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

但是,投资基金法立法立到最后就成了证券投资基金法,那两个投资基金都被枪毙掉了,当时就是因为大家认识不一致,而人大立法是一人一票,只有过半数的人赞成才能通过。

我认为,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都有必要,但是这两者不完全一样。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是支持高科技技术创新的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是对某一产业为主要投资对象。比如环保产业、能源产业等等。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业投资基金不能够形成部门所有,如果哪个产业投资基金归哪个部门管,这就坏了,这就可能引起部门利益高于投资者的利益这种情况。所以,产业投资基金关键是在于投资者对产业比较了解,基金的管理者在这个产业方面有相当丰富的经验,要通过市场的力量形成,而不要用行政命令的办法来形成产业投资基金。

如果把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某些产业部门的附庸,作为它的第二投资来源,那就坏了,也就达不到产业投资基金的目的。

《财经时报》:在金融体系、证券体系和投资体系都健全的情况下,对高风险大的企业进行投入,怎么样保证风险投入基金的规模及持续性呢?

成思危:我们要不断的完善我们某些方面的制度建设,但我们也不可能等各方面制度建设完善了再去做。我们是要在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这不是陈词老调,而是必须要这样做。

我认为,要避免风险,第一个就是要加强项目评估特别是对管理团队的评估,没有好的人也不可能成功。

第二个就是能用成功项目的高收益来补偿失败项目损失,对不成功项目我们要有退出机制,例如现在的中小企业板块等等。

第三,还要让失败的项目能够退出去,在我国,许多人并不肯真正承认失败,即使这个项目不行了,也还希望你继续投资,能够救活它。这种情况下,就得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看到不行就要刹车。

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企业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担保,只要股权,若成功可获得高收益,如果赔了它自己承担。

风险投资的发展,除了必须要考虑金融实力以外,还要考虑当地创新的实力,就是当地要有知识资本,才能够和实际资本相结合来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不能形成部门所有,产业投资基金归部门管,就可能引起部门利益高于投资者的利益的情况。

对不成功项目我们要有退出机制,例如现在的中小企业板块等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678.html

更多阅读

成思危:什么叫先进的管理模式

成思危|文 什么是中国管理模式?第一,它必须是民族的;第二,它必须是开放的;第三,它必须是创新的。 “民族的”。民族的,要具有民族特色,首先是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包括管理哲学。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现在的环境。现在中国的企业生存

成思危:2011年迎接春天

  “中国经济尽管很艰巨,但我们还是抱着乐观态度,明年会比今年好。危机早晚会过去,我们的判断是到2011年中国经济会迎来又一个春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在4月18日举行的2009投资与理财年会暨第三届学习

风险投资的组织架构 风险投资组织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通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化工园区浙江杭州湾腈纶有限公司   秦明亮   315204 内容摘要: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孵化器。风险投资运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组织模式是否合理。比较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对于构建中

软件需求定义 成思危:创业板最少要400家企业 需改暴利定义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29日在第五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表示,为了提高创业板的活力,创业板最少需要有四百家企业。截至目前,创业板仅有28家企业挂牌上市。在同一场合,中国证监会前任主席周道

创业新知:风险投资新政

海外退出:即关即开  风险投资操作模式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退出。退出是风险投资价值实现的过程,主要方式包括首次上市(IPO)、收购和清算,而其中IPO为其主流。目前国内风险投资公司进行IPO的退出渠道主要以离岸公司在海外

声明:《成思危:风险投资制度需要边做边规范》为网友暴走通缉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