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第二次改革(67)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第二,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措施。

  ——设定行政成本控制指标,按项、按级分解。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情况,逐项分解,下达行政成本降低的指标,并且把该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

  ——建立合理的行政绩效评估方式,将行政成本控制列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加大行政成本公开透明的力度,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在政府管理的一些环节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实施业务外包,少花钱,多办事。

  (3)重点解决影响行政成本问题最突出的矛盾。抓住“楼、车、会、人”等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突破。

  ——严格限制各级政府修建楼堂馆所,控制政府的奢靡之风。

  ——严格限制政府新增公务用车,在公车改革上取得突破。

  ——严格明确规定各级行政机关招待费的标准。

  ——严格控制会议数量与规模,全面建立和推行会议经费预算总额包干制度。

 第67节:第二次改革(67)
  ——对行政浪费、各种巧立名目的出国公款旅游和会议旅游等加大处罚力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专栏5.2:降低行政费用的三种目标方案

  我国行政成本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自2004年达到最高值19.4%后便趋于下降,2004年到2006年间年均下降0.35%。考虑到金融危机下减少行政成本的压力,2006~2010年如果每年减少0.375%,4年间共下降1.5个百分点,2010年末便可达到17.2%。以17.2%为2011年的基期数值,有“快、中、慢”三种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方案:

  第1种:快速降低方案。每年减少1.04个百分点,2015年末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第2种:较快降低方案。每年减少0.45个百分点,2015年末初步到达世界平均水平(14.96%)。

  第3种:2015年末行政费用开支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严格限制在16%以内。

  表5.2 2015年前降低行政成本的方案

  行政费用支出占

  财政支出

  (%)

  年份快速降低

  (-1.04%/年,亿元)较快降低

  (-0.45%/年,亿元)降低

  (-0.24%/年,亿元)

  200618.718.718.7

  201017.217.217.2

  201116.1616.7616.96

  201215.1216.3016.72

  201314.0815.8616.48

  201413.0415.4116.24

  20151214.9616

  从现实看,迅速实现行政成本的大幅度削减难度是很大的。若能每年减少0.45个百分点,即第2个方案,2015年末便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2006年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2010年为预测值,三个方案根据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数值,由2011年到2015年5年里按不变速度递减计算所得。

  2.采取措施集中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

  (1)在公车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公车改革领导小组,摸清家底,准确掌握全国公车的数量和使用效率,制定公车改革的五年规划和明确的改革日程表,争取在3~5年内完成这项改革。

  (2)在解决公款吃喝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采取实质性措施减少公款吃喝的铺张浪费。一方面,推进依法行政,尽可能减少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不必要的检查指导。另一方面,健全政府接待制度,实行公款接待项目公示制度。

  (3)在解决公款出国旅游问题上切实取得突破。对行政浪费、各种巧立名目的出国公款旅游和会议旅游等加大处罚力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3.加强政府自身制度化建设

  抓住政府自身建设中的突出矛盾,使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

  (1)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坚决实行政府决策公开,第一,建立全国性、规范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公开的程序和问责制度。建立政务公开指导目录,划分自动公开和核准公开的范围,明确政务公开的范围和时间。第二,把政务公开列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政务公开的考核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第三,建立政务公开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比如《政务公开程序法》、《政府文件公开法》、《会议公开法》、《政务公开违诺违规责任追究办法》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884.html

更多阅读

第72节:第二次改革(72)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3)在采取各种措施保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体制改革。稳定和扩大就业,重要的是在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建立更加适合创造就业机会的体制机制,改善就业环境。  四、加强改革的综合协

第71节:第二次改革(71)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  财政支出政策调整要与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相结合,增量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要与税收体制改

第70节:第二次改革(70)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体制的内在矛盾。过去几年,针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由于宏观体制尚未理顺,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货币政策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

第69节:第二次改革(69)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一五”规划当中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第68节:第二次改革(68)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2)强化行政问责制。建立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办法,制定具体规则,规范问责程序,确保各级政府和官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可问责。加

声明:《第67节:第二次改革(67)》为网友记忆浅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