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第二次改革(66)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一、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进入新阶段,一方面,广大社会成员对政府自身建设的期望值加大;另一方面政府自身建设的某些突出问题容易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这个特定背景下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1.政府自身建设对实现政府转型具有重大影响

 第66节:第二次改革(66)
  2003年以来,推进政府转型已得到上上下下的广泛认同。但从实际进程看,政府自身建设的很多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在某些方面甚至尚未破题。由于政府自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建设公共服务政府形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未来几年,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若没有重要突破,不仅政府转型将大打折扣,还将严重制约相关领域改革的进程。

  2.政府某些自身利益倾向的形成

  这些年,受多种因素影响,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形成具有普遍化倾向。例如,中央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在实际执行中难以贯彻,或者走形变样,许多都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直接相关。通过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的力度,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职能。

  3.广大社会成员对政府自身建设有诸多期待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相对突出的压力,人们更加期待加快建设一个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在这种特定背景下,政府自身建设的某些突出问题久拖不决,会大大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目标

  1.采取综合措施削减行政成本

  (1)削减行政成本对反危机意义重大。第一,削减行政成本对提振信心至关重要。当前,提振社会信心、市场信心,除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外,也与危机中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直接相关。社会信心、市场信心,依赖于对政府反危机能力和效率的信心。政府带头增收节支,对全社会是一个鼓舞,能够集中体现各级政府在采取政策措施的同时,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积极应对危机的责任政府形象。明显提高各方面对政府的信赖度,并由此提振市场信心,更好地形成政府与社会的合力,共克时艰。

  第二,把降低行政成本与加大公共支出和国债规模相结合。当前,不断扩大的公共支出、国债规模、财政赤字等,与行政成本的持续攀升形成突出矛盾。在反危机的特定背景下,迫切需要同步推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与削减行政成本,把扩大财政赤字与降低行政成本有机结合起来,以通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社会各界对扩大国债规模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削减行政成本能为结构性减税提供空间。以2006年为例,如果行政管理费在7571.05亿元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表8-5“国家财政按功能性质分类的支出”整理。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的规模上削减20%,就能节省开支约1500亿元,在完全冲消推进增值税转型给企业减税所减少的财政收入后,还可实际增加300亿元的可支配财政收入经测算,2009年实施增值税转型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国务院办公厅:“明年起全国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新华网,2008年11月10日。。

  (2)采取综合措施,削减行政成本。受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财政增支与减收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以明显降低行政成本为重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将为政府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第一,制定控制行政成本的中长期规划。客观看,我国降低行政成本的空间很大。2008年中央政府削减5%的经费用于支持汶川抗震救灾,各地也积极响应,不同幅度地削减行政成本。这均没有对正常的行政运转产生负面影响。控制行政成本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需要随着政府转型的实际进程有序推进。可以考虑制定5年规划,经过不懈努力,使行政成本接近或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从现实情况看,可以把削减行政成本15%~20%作为一个基本目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885.html

更多阅读

第72节:第二次改革(72)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3)在采取各种措施保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体制改革。稳定和扩大就业,重要的是在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建立更加适合创造就业机会的体制机制,改善就业环境。  四、加强改革的综合协

第71节:第二次改革(71)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  财政支出政策调整要与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相结合,增量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要与税收体制改

第70节:第二次改革(70)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体制的内在矛盾。过去几年,针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由于宏观体制尚未理顺,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货币政策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

第69节:第二次改革(69)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一五”规划当中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第68节:第二次改革(68)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2)强化行政问责制。建立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办法,制定具体规则,规范问责程序,确保各级政府和官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可问责。加

声明:《第66节:第二次改革(66)》为网友個人思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