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其实我一点都不懂资本运作



 

喜欢高谈阔论的严介和是否会步德隆唐万新、科龙顾雏军等人的后尘?自2005年以125亿元身价坐上胡润百富榜“榜眼”位置后,严介和的名字一夜之间席卷了各大财经报章。“富豪黑马”、“财富谜团”、“民企原罪”、“灰色交易”等字眼,自此与这位高中教师出身的江苏淮安人如影随形。人们难以想象,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教师,短短11年时间便能积攒起逾120亿元财富。

新近的债务风波更是把这一困惑推向了高潮———长袖善舞、从容游走于各地政府官员间的严介和,竟然在自己的发迹之地江苏遭遇多方追债。

9月28日晚6时许,上海绍兴路某饭店二楼包房内。面对轮番上来的佳肴美食,严介和视若无睹,除偶尔端起酒杯呷口酒外极少动筷。一如既往,严介和口若悬河地高谈阔论着。

带着难解的疑团,世界商业报道记者当晚席间将严介和邀出专访。

“我一点不懂资本运作”

世界商业报道:太平洋建设是否有资金链断裂的可能?

严介和:说我们资金链断裂还为时过早。目前整个集团对几个亿的资金调动不成问题,但考虑到北方施工正处在旺季,我们不会把工程停下来用于还贷。退一步说,就算资金链断裂,太平洋建设也不会死掉,因为我们和流通、制造企业不同。每个月,我们都有大量应收账款,就算一些项目的贷款收紧了也可用应收账款补充。资金链紧张的结果最多就是放慢建设速度,少做一些项目。

世界商业报道:太平洋建设当下遭遇的种种问题是否肇因于资本运作?

严介和:我一点都不懂资本,更不懂资本运作。太平洋建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太大引起的。目前,整个集团底下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就接近200家。儿孙太多,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两个孩子不听话的情况。

“聪明,能干,还听话”

世界商业报道:市场流传这样一种观点,“严介和并购那么多国企都是用银行的资金,没有花自己一分钱,这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你怎么看?

严介和:这实在很冤枉。你如果知道我们收购的这些国企亏损有多严重就会理解我了。这些都是没人要的烂公司。而且,太平洋建设用作收购的资金也是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就是多年来从工程建设的主业中赚取的利润。我们没有用银行的钱去收购。否则的话,这次太平洋建设难逃劫难。

 严介和:其实我一点都不懂资本运作

世界商业报道:为什么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严介和:一方面,我们在改造亏损国企方面一直很有经验,的确有相当多的亏损国企在我们托管后扭亏为盈了。另一方面,收购这些亏损国企也是为了让当地政府信任我。这很正常———你和政府打交道,不取得它的信任怎么行?

有人把你们和政府的关系比作“权钱交易”?

严介和:政府喜欢我们,是因为我们聪明,能干,还听话。我们干的项目都是绝对“阳光”的,我从未向任何官员行贿过一分钱。再腐败的官员,也喜欢有人给自己的政绩加分,太平洋就做这种加分的事。我不是和哪一个人打交道,是和有关的整个机构打交道。

谈项目,该走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少。从政府手里接的项目,哪怕赔钱也要干好。就拿ST纵横来说,我们为了重组这家公司已做出巨大的牺牲,但却从来没有向上市公司拿过一分钱。我没有失去过一秒钟的自由,也从没有人找我谈过话。

“做富翁中的富翁”

世界商业报道:听说您已经辞去了太平洋建设董事局主席的职务。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严介和:今年5月份就辞了。到2007年下半年,我将彻底退出目前的行当,我个人的持股比例也将从100%下降到10%。在这期间,我主要对太平洋建设进行一次大重构。今后,太平洋将转变为一家投资管理型公司,不从事具体的事务。底下,将在国内六大地区设立6个集团,分别是苏商集团、沪商集团、粤商集团、渝商集团、京商集团与龙商集团。近期我会轮流去每个集团当一回董事局主席。等到这6个集团基础打好了,我就全部退下来。

世界商业报道:退了之后,在太平洋建设的股份怎么办?

严介和:我的退出宣告太平洋建设领袖的时代结束,团队合作的时代到来;人性化的时代结束,制度化的时代到来。而我退出的这部分股权将全部赠给太平洋建设其他高管。我要在2010年内培养100个亿万富翁、1000个千万富翁、10000个百万富翁,并让这些人成为真正的企业家。等太平洋建设的高管都变成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我不就成了富翁中的富翁。

世界商业报道:退出后有什么计划?

严介和:我是教师出身,退出后也可能做回老本行———办教育。有时间的话会去讲讲课、打打高尔夫。天下大势不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吗?做企业也是这样,该合的时候合,该分的时候分。干了20年,太累了,也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了。

评论:谁牺牲了,又牺牲了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对严介和来说,自踏入富豪榜这片江湖之后,是非就从未停止。

随着2005版胡润百富榜的出炉,中国“二富”的头衔让严介和一夜间名声大噪,但很快,对其“资本运作”、“以零价格收购国有企业导致国资流失”的声讨也随之铺天盖地。

两周前,一篇重量级报道更是将严介和推上了风口浪尖。报道称,在截至9月21日的半年时间中,因各地商业银行的诉讼,严介和有12处住宅被法院5次查封,且绝大多数被重复冻结3次以上。报道称目前整个太平洋建设集团所欠外债约4亿元。

上述一幕在财经人士眼中并不陌生———最近几年,国内多个上榜富豪“出事”前都曾有过类似征兆。

或许是巧合,这些人大多在资金腾挪方面长袖善舞,且无一不雅擅资本运作之道。尴尬沉沦亦肇因于此。此类痛苦多由资本运作所触发,因国资流失大讨论而激化,最后在宏观调控中被放大———放大的结果是:昔日的财富英雄或身陷囹圄,或一蹶不振。

为了证明自己并未倒下,严介和这次再度站到了演讲台上———和以往一样口若悬河、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在之后的专访中,严介和自信之气充溢胸间:“什么尖锐的问题都可以问。”

尽管严介和一口否认自己是“资本运作高手”,但在很多人看来,其能在短短两三年内并购几十家国企,这与资本运作很难脱得了干系。

至于外界质疑的焦点———“权钱交易”,我们或许可以相信严介和确未曾向官员行贿过一分钱,但程序的合法未必能抵消动机的不纯。

在此案例中,还有一处尚未被人揭破的死穴则是:严介和在收购大量亏损国企的过程中,不经意中既替这些亏损国企的责任人买了单,更替他们消弭了事后的罪责与祸患。

一位南通当地的知情人士就曾向早报记者透露,当初在被太平洋建设托管前,ST纵横的窟窿深不可测,更牵扯到不少重量级的责任人。而严介和进入后,尽管公司至今仍未脱帽(ST),但政治风险已经化解。

这种牺牲的背后是否也包含了某种不言自明的默契?

换一个角度看,严介和同样是这波民企沉沦潮中的悲情人物。在专访过程中,一直神采飞扬的严介和时不时流露出对民企生存不易的嗟叹。

从教师出身、又回到教师本行,严介和的这一轮回真的在暗喻着民营企业家的某种宿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021.html

更多阅读

严介和:企业家应该学会做减法

新浪财经讯 由华夏时报主办、新浪网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CEO高峰论坛论于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华佗CEO论箭组委会首席专家严介和。   严介和:亲爱的每一位朋友,尊敬的每一位企业家,很高兴

严介和:最佳的商业模式是产业的创新

2008年3月22日,由《商界评论》和重庆腾翔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2008中国(重庆)最佳商业模式峰会暨上邦杯中国商界名人高尔夫球邀请赛”在重庆上邦国际社区举办。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中国华洋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演

严介和:赢利模式创新关键在于差异化

2007年12月23日-25日,由华夏时报社、天行健国际教育集团主办的“2007年首届CEO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是原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的精彩演讲。   严介和:我真的不知道让我讲什么,自然科

声明:《严介和:其实我一点都不懂资本运作》为网友坦然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