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情包 中国,镜头前的那些表情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但凡中年以上,又在大陆生活和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伟大领袖”如此豪迈而又无尽沧桑的经典辞章,自然会冲口而出,吟诵上两句。

  年过花甲的刘香成,并不属于上述中国人群体里的一分子。自从10岁那年离开大陆后,他辗转中国香港及北美,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文化熏陶。

  不过,这位如今长住北京的“海外游子”,读到此阙《水调歌头》,相信会别有一番感触。

  38年前的那个9月,刘香成还是一名初涉新闻摄影的小青年。当他徘徊巴黎街头,为下一个选题绞尽脑汁时,报摊上《费加罗报》刊出的毛主席大幅照片,以及《北京:充满哀痛》的醒目标题,让他心头一震。

  他的人生,从此改变。

  时代的印记

  在刘香成最新面世的一本影集里,38年前他重返故国后拍摄的第一批作品中的一张,放在了最开头。画面上,一个臂缠黑纱的广州市民,在报道“伟大领袖”逝世消息的阅报栏前,默默伫立。1976年初秋,他作为《时代》周刊特派记者从深圳罗湖入境,但未能获得前往北京的官方许可,只好滞留广州。

  与他的成名作《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1983年英文本初版)相比,这部30年后的新影集,书名很简洁,也很“潮”,就叫《刘香成 中国梦》。

  “在过去近40年的时间里,由于我工作的性质,我时常被委派到世界各地,并长驻苏联、印度、阿富汗、韩国和美国。但我出生的黄土地则是我创作上的永恒兴趣点。

 中国表情包 中国,镜头前的那些表情
  收入《中国梦》的132幅照片,从1976年跨越到2013年,既是他以上自述的最佳注脚,也可看成他个人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影像史。

  无论是专业的摄影同行,还是众多普通粉丝,都会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刘香成二度重返中国(当时他因为“同情心疲乏”,决意结束长达16年的美联社记者生涯)后,他的“黄土地”主题创作的兴趣点,发生了显著变化。

  “毛以后的中国”时期,他的作品以黑白摄影为主,既关注重大政治事件和人物,又聚焦基层普通民众,原汁原味,朴素厚重,而后期取而代之的,则是彩色作品的时尚多元。中国当代知名的前卫艺术家甚至当红演艺明星的形象,从张艺谋、姜文、陈凯歌、周润发,一直到徐静蕾和郭敬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的镜头前。

  刘香成常常喜欢引用《时代》周刊及《生活》杂志创办人亨利·卢斯的一句话:“为看清生命,你得去看穷人的脸和骄傲的人的手势;为看清一个男人的工作,去看这个男人所爱的女人。”

  刘香成说,我拍演艺名人的肖像,并不仅仅因为他们那张明星的脸,我觉得他们身上带着当下时代的特定标记,这跟我当年拍邓小平、尼克松和戈尔巴乔夫这样的政治家,或者拍历史博物馆前卸下毛主席巨幅画像的普通工人、天安门广场华灯下埋头复习准备高考的青年,内在逻辑是一样的。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确实搞不懂为什么郭敬明的小说和电影,能那样受年轻一代的热情追捧,但我们能否认这正是现实的一个侧面吗?”他反问道。

  “中国梦”与软实力

  几年前,《华盛顿邮报》驻华记者潘公凯(Philip P. Pan)卸任后,写了一本记述中国现代政治变迁的书《走出毛的影子:为新中国的灵魂奋斗》。作者在书中断言: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过去30年来民众的物质生活最幸福。

  刘香成显然有同样的感受。他庆幸“在这个时代,生活在这里”,感觉到中国对很多事情都有一种饥饿感,因为像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大事,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必须要有一定的国家实力支持。

  他说,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内心深处那种尽快改变现状、告别过去的急迫感。但他也担心,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种种代价,只有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才会看得更清楚。

  比如据他所知,前些年有国家领导人访问法国,看到人家的凡尔赛宫保护得很好,回来马上批示,故宫也得改造大修。领导一句话,下面还没好好地研究做方案,就匆忙开工,结果琉璃瓦重放上去时,工艺上没有注意“修旧如旧”,使故宫大片屋顶一下子失去了数百年前精心设计的壮观波浪形状。

  他说,我们到意大利去游览,会发现古罗马时代的遗址,直到今天还在按原来的做法,一点点地维修,造价很昂贵,但保存下来的,是本来的真实。

  由于长期担任驻华记者,刘香成与负责外宣的政府官员关系不错。他曾以朋友身份建议:中国很重视外宣,在上面花了很多钱,这没什么错,但北京有15万老外,上海也有不少,这些老外本来对你就有兴趣,来学中文,来做生意,应该先把这些人的眼球抓住,才是务实的做法,而不是花费巨资跑到美国时代广场去播几个大屏幕广告。

  刘香成不仅关注当代中国,对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也如数家珍。在他看来,毛主席搞“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从政治角度来说非常成功,但在翻天覆地的革命过程中,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城市文化,很大程度上也被“农村化”了,以至于60多年后的今天,仍受其拖累。

  他认为,中国要建设“软实力”,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因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存在于社会上从事文化事业的人群中,要容忍他们去尝试各种东西,也许会出错走弯路,但不应用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在现行体制下,政府官员有权力指导一切工作,如果碰巧来的官员文化水平高,那是一个效果,不幸碰上水平低的,就不堪想象了。”他说。

  “半杯水”里看中国

  “刘香成老弟是在这个绝望的历史末梢和一个奇妙的开端,正接青黄的时期走向我们来的……用但以理(《圣经》中记载的犹太人智者)式的预言,伊索的隽智告诉我们,不要绝望,历史并非到此结束。”1996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在《毛以后的中国》第四版序言里写道。

  刘香成一直相信,“我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至少比我父母生活的那个时代要好。”2010年首次在中国大陆问世的《毛以后的中国》中文版里,他引用了迈克尔·戴尔(美国戴尔电脑公司总裁)21世纪第一年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现在20岁,我更想在中国待着,因为最有价值的事情都发生在中国。

  “今天我所看到的欧洲和美国,都处在一个很郁闷的时代。”刘香成说,“我跟年纪相仿、彼此熟络的国外朋友聊,他们都是社会精英,却总是瞻前顾后、翻来覆去地想,早已没有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凡事皆有可能’那种乐观和干劲。”

  对曾经的同行——外国驻华记者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中国的“内幕”及“阴暗面”,他持一定的保留态度。

  他打了个比方:一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放在面前,你究竟觉得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多半取决于你的心态和你看问题的角度。

  “对于中国的明天,我基本的预期是正面和乐观的,我们已经有半杯水了,当然这不够,人们不满意很正常,但可以往里再斟嘛,还有不少的上升空间。”他说。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的最后一张照片摄于1982年,黑白分明的图面中,广场上三名士兵身穿传统式样的军服,紧紧拄着飘扬的红旗,他们表情严肃,目不斜视。

  《刘香成 中国梦》的压轴之作摄于2013年,色彩亮丽、动感十足的画面上,一群西安美术学院啦啦队的美女帅哥们,正在为毕业晚会卖力排练,他们衣着性感、笑逐颜开。

  38年前的起点是一样的,指向未来的路标,却不尽相同。也许,这就是刘香成希望描述的“中国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095.html

更多阅读

在中国,关于大麻的刑罚 中国古代刑罚大全

最近关于各种大麻的的新闻不断,昨儿看到陈同学被入刑事罪,顺手查了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大麻的刑罚,发现原来我国的刑法相当地科学。跟毒品相关的行为,主要分为三类,自用,教唆收容他人,运输贩卖,牵扯到未成年人的,都要从重处罚。在这三类

谈谈女人,说说男人的那些破事......欣赏版 谈谈情说说爱电视剧

谈女人当然就要说男人,女人是男人的小棉袄人。人常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那么老婆一定是男人生前的大老板! 女人要漂亮才行,男人要有能耐才行。女人漂亮就容易俘获男人,内涵倒在其次,男人有能耐才能征服世界,进而征服女人。所以,男人

巴西人怎样看中国, 不玩足球玩地球 巴西人眼中的中国

巴西社会学家说:“当巴西玩转足球时,中国正在玩转地球。”某君疑问:“巴西人如何看中国?”我稍微踌躇,然后莞尔一笑道:“一句话,乌龟看绿豆。言之巨细,这取决于那个阶层的巴西人看中国,他们是在什么年代看中国。”的确,飞速发展的中国令世界眼

声明:《中国表情包 中国,镜头前的那些表情》为网友屌丝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