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人刘绍勇:重塑东航品牌



    从南航到东航,刘绍勇肩负重任。东航犹如破损的大飞机,振翅重飞还须看舵主导航。

    刘绍勇执掌东航,惊动天下已半年。其一举一动,报纸杂志网络均给予头版头条,媒体们希望代表公众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刘绍勇如何救东航?

    国内民航业萎靡不振,中共中央组织部于去年年底宣布对三大航空集团高层进行大挪移,无非是希望重新布棋局,促成民航业重振。仅用两年时间将南方航空扭亏为盈的刘绍勇空降东航,无疑是此棋局中被高举的一棋。

    2008年12月,当年央视的年度经济人物刘绍勇离开南航前往东航上任。在南航内部的欢送会上,很多人以泪送别。一个国企的高管得到员工如此敬意,在国内并不多见。从2004年到2008年,仅4年间,刘绍勇将一个“断臂的南航”打造成了“振翅的雄鹰”,业绩有目共睹。2008年南航的旅客运输量排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经济效益从国资委C级进入到A级。民航总局与东航集团皆希望刘绍勇能在东航再画一笔。

    现实是,摆在刘绍勇面前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东航,机构臃肿、人心涣散、连年亏损,资产负债率高达104.93%。事实上,2002年民航总局与航空公司彻底分家之时,三大航空各有所长,国航资产质量最好、东航地理位置最好、南航规模最大。几年后,国航与南航均展翅高飞翱翔蓝天,而10年前收益最好的东航却往事不堪回首,其中很大的原因跟管理层的迟缓与懦弱不无关系。果断、有魄力的“业务性领导”刘绍勇无疑承载着东航重振的诸多期望。

    战略布局

    2009年2月3日,在媒体发布会上,东航公布了今年的四大行动,试图通过“输血”、“止血”、“断臂”与“造血”四大举措争取今年大幅减亏。虽并未公布东航明确的战略定位,刘绍勇的新搭档——东航总经理马须伦也已表示,新的管理层准备把东航建立成为网络型航空公司,重点进行三大枢纽建设:上海枢纽、西安区域枢纽、昆明区域枢纽。

    上海是中国最具枢纽潜力的城市,也是最有可能的低成本温床,因为有巨大的O—D客流。东航想抢占这一市场,比较可选的方式就是引进战略伙伴,占有当地15%市场份额的上海航空无疑是个“美人”,加上背后有政府力量的推动,外界比较看好“东上重组”。东航前任董事长李丰华从2003年开始就打“上海保卫战”,效果不甚理想,如果刘绍勇能将东航与上航完美重组,坐拥50%以上的市场份额,无疑是交出一份好看的答卷。

    西安区域与昆明区域本是东航盈利的航线,也就在前任李丰华“上海保卫战”期间,总部抽调了骨干机队援助上海,云南航空、西北航空被迫在当地放弃了众多颇具利润的航线,这一决策的另一致命副作用是,由于损害了地方分公司的利益,东航总部与分、子公司矛盾重重。从今年2月份开始,刘绍勇与马须伦频繁到西安、昆明、山东等地视察,一方面是履新走访,重拾民心,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各地分公司的真实情况,以便重新谋划。刘绍勇加大对西安与昆明两大枢纽的建设,无疑棋胜两局,既是新任董事长对历史的交代,也是对未来的布局。

    刘绍勇上任半年,东航的好消息不断,国家增资70亿元,并获得上海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近千亿元的人民币授信额度。刘绍勇多次表示要救东航“信心与黄金都重要”,并努力用民众对自己的信心获取国家与银行的黄金,以此加强社会对拯救东航的信心。

    内部革新

    社会对东航一度是没有信心的,近5年来发生的航空新闻事件,十有八九与东航脱不了干系。造成55人死亡的“包头空难”、21架航班集体返航的“3·31事件”、“飞行员集体辞职事件”,均来自大名鼎鼎的东航。负面事件暴露的是管理问题,撕裂的是一个巨无霸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步履蹒跚的裘裳。

    东航几乎具有国有企业所有的毛病,机关庞大、机制设置不合理、裙带问题严重、领导干部人浮于世、贪污浪费现象惊人。刘绍勇透露,自己上任后收到的第一封信就是“要钱的律师函”,接待的第一拨员工就是7名要辞职的飞行员。对东航而言,除了长远战略的布局外,内部的整顿显得更为迫切。

    刘绍勇首先在东航内部进行的变革是人事制度,今年4月,在内部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于有突出业绩的年轻人委以重任,并且所有层级员工都要接受人力资源考核。在组织机构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变动,比如法律部门从总经理办公室剥离,把服务质量部调整为服务管理部,并由集团领导重点监管。

    先做好头部,再稳定四肢。薪酬体系改革将是刘绍勇稳定东航的又一大举措,东航是国内航空公司飞行员流失最严重的企业,2008年员工满意度降到了历史最低点,“3·31航班集体返航事件”前后,有1/3的飞行员申请辞职,辞职的共同原因是“待遇太差,没有归属感”。相比同时期混乱的东航,刘绍勇执政之期的南航则连续保持了169个月的空防安全纪录,获得了“中国民航飞行安全五星奖”。这与刘绍勇空降南航时行使的第一道命令“提高飞行员薪酬待遇”不无关系,飞行员出身的刘绍勇深知,先稳定飞行队伍才能保证航空公司的正常运行,才可能保障长远战略的实施。我们姑且可以想象,在东航,此法令一施行,或许不少一线的员工将会收回辞职报告。

 掌门人刘绍勇:重塑东航品牌

    重塑东航品牌

    刘绍勇正在或者将在东航进行的改革与创新,难免不让人去寻找南航的影子。南航是刘绍勇打造的一个国有企业新形象的样板:经济效益好、社会形象阳光,企业面貌朝气蓬勃。

    事实上,一个公司的形象与领导者的价值观、管理方法有直接关系。领导者心系社会,管理公司的策略得当,制定的政策合理并且落到实处了,公司形象在社会评价中通常能博得高分。

    刘绍勇倡导南航要“以人为本,回报社会”,因为国有航空公司不仅是一家企业需要盈利,它还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于是,在天灾面前,南航派出了“地震的首架救援飞机”,刘绍勇是“第一个抵达灾区的航空企业总经理”,践行“就算亏损也要不计成本优先运送救灾物资”;在两岸首个周末包机中,刘绍勇亲自驾驶飞抵台湾……“做一家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是南航的行动标榜,也是刘绍勇个人领导意志的表达。

    现在,刘绍勇给东航树立的目标是:东航未来是“员工热爱、顾客首选、股东满意、社会信任”的航空公司。虽然,从目前看来,东航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毕竟“一朝带黑帽,十年难摘除”。东航的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整个集团的经济效益,客户美誉度来支撑。刘绍勇叫大家不要着急,“一年后向大家通报好消息!”一年后,或许东航已经完成了对上航的重组,巩固了上海基地;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召开,东航作为唯一全球航空运输合作伙伴,或许会以完美的姿态夺回昔日的光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7475.html

更多阅读

救火队长刘绍勇细解新东航扭亏:人努力天帮忙

在两年坎坷后,新东航如何走出低谷,如何把握世博会机遇与高铁的挑战 本刊记者 陈雪 章涛 | 文 4月20日,中国东航股份有限公司(600115.SH,下称东航股份)将公布2009年业绩。 一年前,东航股份创下民航史最大亏损纪录—139亿元;一年后,新掌

刘绍勇 东航 复旦 东航舵主刘绍勇重塑东航品牌

  从南航到东航,刘绍勇肩负重任。东航犹如破损的大飞机,振翅重飞还须看舵主导航。  文/谢康利,本刊记者  刘绍勇执掌东航,惊动天下已半年。其一举一动,报纸杂志网络均给予头版头条,媒体们希望代表公众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刘绍勇如

南航董事长刘绍勇:战略定位决定成败

全年运输旅客5652.2万人次位列世界第四、亚洲第一。   是什么让南航这样一家曾经拥有“沉重的翅膀”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国内航空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能够凤凰涅槃般重生且展翅高飞?南航“机长”刘绍勇在其“飞行日记”中给出了

刘绍勇: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多提点尖锐的问题,什么问题都可以。”刘绍勇昨日下午在东航首届内部员工网络交流活动中,反复表示。  在回答了众多问题后,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刘绍勇说起同行:“春秋说去年挣钱了,主要是旅游公司挣钱,航空公司不挣钱。春秋航空此

东航董事长刘绍勇 东航集团总裁刘绍勇管理之道

  上任东航集团总裁的最初几天,刘绍勇收到的第一封信是催债的律师函,接着收到了飞行员的辞职申请。与此同时,已经预告2008年将出现巨亏的东方航空,由于净资产为负将被带上ST(因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

声明:《掌门人刘绍勇:重塑东航品牌》为网友十年无声酒尚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