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4



所谓“圆桌会议”,意味着一个管理名词的出现,那就是:组织氛围。一般来说,创造的场景,总是热热闹闹、打打闹闹、近乎随意的发言或质疑的状态,相反,不苟言笑的板起面孔的一副训诫状,多半与创造这件事无关。我们常常评论说,这个组织的氛围很不错、那个组织的气氛很糟糕,许多人误以为这是企业文化在发挥作用,其实不然,组织气氛是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关系体现出来的,而并非(组织主导的)企业文化的功劳。有人把组织气氛等同于企业文化,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为了更为的区分“企业文化”与“组织气氛”之间的区别,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组织和个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是所谓企业文化;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是组织气氛。

 

感慨一下:我一直小心翼翼的拒绝使用“企业文化”这个词,不仅仅是由于它难以定义(有10个人,就会有10种不同的定义),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企业文化隐含着组织对于个体控制的另一种手段。事实上,与严厉的法制或刑罚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看中所谓“精神控制法”。相对于强大的组织而言,弱小的个体常常是“被迫的”接受所谓企业文化,并且演化成一种成本更小、代价更低廉的组织控制方法。不留情面的说,中国人对于传统控制术更加熟悉,而对于管理(尤其是现代管理)则知之甚少,这也是中国人在众多的西方舶来品中,并不喜欢“零缺陷”等等隐含着科学层面东西、而更喜欢“企业文化”这类模糊不清却隐含着精神层面东西的缘故。

 

通俗的说,同事之间的关系,才代表着组织气氛或氛围。

 

首先,同事之间是平等的,才有可能形成或达成某种默契,否则就会演变成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其次,同事之间很难划清责任(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情感才会超越责任而凸显出来,否则,责任一旦清晰反而会因“自扫门前雪”,而留下大片的责任空白区域无法弥补。第三,同事之间的相互鼓励,才是最好的鼓励,而并非上级的鼓励才是最好的鼓励,并且会形成某种恰当的良性的组织氛围。

 

它们之间形成的某种氛围,象空气一样的弥漫在组织空间里。组织气氛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可以确定的是,组织氛围是在员工之间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氛围也就无从谈起。制度在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有限,最多也不过起到一个最基本的保障作用。并且从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虽然不尽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因为多种原因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人是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好的组织氛围,其实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创造出来的。

其实,就整体而言,大部分组织的规章制度,都是大同小异,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可是,我们依旧能够在近似或相同的规章制度下,区分出“好公司”和“坏公司”。

 

那么,我们区分的标准是什么哪?其实,我们并没有具体的标准。我们所依赖的就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所散发出来的组织气氛或气息。譬如,当一个人跳槽,从一个旧工作场所进入到一个新工作场所(场景)的那一刻起,他首先感受到的是某种组织氛围,而并不是贴在墙上的规章制度。他能明显感觉到,这个新公司与他曾经工作过的旧公司不大一样:不仅可以大声的喧哗和激烈的争论,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亲密,甚至可以不分权利大小的直呼名字……。

 

 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4

可是,当他抬头看一眼墙上的规章制度时,却发现它与老公司的规章制度大同小异,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同样的规章制度下,他的感受却截然相反。

 

没有哪一家企业会将“(允许)直呼名字、(允许)拍拍肩膀……”等等写入组织的规章制度中(那将成为笑柄)。但它却真实的存在,并且形成了某种能够感受或体验的一种组织气氛。在这里,我使用的词语是“感受到”,而不是知道或看到,因为那是一种无形的气氛或氛围,有些类似中国功夫中的“气场”,它通常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作为一种可以感受到的组织氛围而存在。我们未必能够清晰的描述它,但我们却能时时刻刻的感受到它。

 

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会意的微笑……等等,构成了个体之间,究竟是亲密无间/彼此默契、还是相互疏远甚至充满敌意?整件事情不仅与责任清晰无关,相反,情感之间的默契程度,反而使得“空白责任”因某种组织氛围而弥补。就如同“激情”也是可以传染的一样,组织气氛或氛围的作用,其实就是将一种良性的情绪传递或传达给其它组织成员,并且成为组织一种极具粘性的凝聚力。

 

譬如,一个知识工作者的跳槽,未必象我们假想的那样从低薪酬跳向高薪酬,相反,他跳槽的那家新公司的薪酬,可能还不及早先的旧公司,而他之所以从高薪酬跳向低薪酬,通常的原因是:新公司的组织气氛或氛围吸引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725.html

更多阅读

对家族企业管理的研究 家族企业管理的竞争力在哪?(一)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态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肯定是与其适应特定外部环境的自身优势密不可分的。据调查,目前全国实行“家族化”管理的民营企业,约占总数的70%,在这种企业里,近40%的管理人员是家族或准家族成员,而

走出流程管理的误区:效率≠效果(二)

  怎样才能做到重视效果呢?   首先,要重视流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所谓合理性就是必须能够根据企业的核心价值线来打造企业流程,所谓科学性就是必须组成一个严格的PDCA闭循环系统,这两个缺一不可,相得益彰。   其次,选取并确定阶段里程

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6

譬如,马云作为电子商务的领袖,几乎没有人说他“很极端”,他是以笑面虎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但事实上,从管理层面而言,马云不但十分极端、而且顽固不化(坚持的意思)。 

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5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是官方正式发布的消息,组织氛围却恰好相反,它是通过“听说、耳闻、传说”等等不实的传闻而产生的所谓小道消息。有些人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视为组织文化的洪水猛兽,其实它就是组织氛围所散发出来的气氛或信息。

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3

我曾经说过一个结论,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时代管理是试图将一群人变成一个人;知识时代管理是将一群人还原成个体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描述在制造环境下和创造两环境下,组织如何对待组织里的个体。 

声明:《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4》为网友不予时光度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