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铁民:生菜王子的财富传奇(三)



    三海洼村全村上阵,加上附近村子一共来了近200人,他们夜以继日开始了挑水大战,解决了生菜干旱的燃眉之急。后来马铁民与当地政府协调在在基地架了电,用柴油机往地里抽水。

    2004年7月,马铁民终于种出了夏天里的生菜,总产量300多吨,这个消息让一直担心他扩张的客户宋刚很意外。

    上海蔬菜公司农业事业部总监宋刚:“胆子大,敢闯,从事实来说比较意外,但是从他的行动,从他的志向来说可能在意料之中。”

    马铁民:“感觉喜悦呀,真是觉得酸甜苦辣一下都觉得得到了释放了。”

    经过宋刚验收生菜全部达标,这一年加上山东基地,马铁民生菜的销售收入突破一千万元!这次冒险让马铁民深刻地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他放弃兴和县的基地,经过全面考察后,在相邻的河北省尚义县租下1000亩地,建起夏季生菜供应基地,在福建省漳州市租地1000亩,作为冬季生菜供应基地,种植总面积达到3000亩,年产量4500吨。

    就在马铁民春风得意的时候,2006年底他突然接到日本客商的电话,对方要与他签下价值1300万元的订单,而正是这个订单再次把他推向了绝境!

    生菜有多种吃法,可以拌沙拉或放在汉堡内生吃,也可以涮火锅清炒熟食,近几年我国对生菜的消费量不断增加,价格也有所上涨,原菜从7年前的每吨4200元到现在5000元左右,经过加工能够即食的生菜每吨在万元以上,正是看到生菜的市场前景,马铁民决定实现全年供应,2006年11月,他在四省建立基地把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就在此时他接到了日本客商的电话。

    照片上的这两个人是日本一家快餐企业的主管,他们通过别人介绍找到马铁民,在山东、河北、福建等基地详细考察半年之后,他们决定要签下总价值1300万元的订单。

   马铁民:“全年2000多吨,我们都非常开心,这毕竟是一个开始,日本市场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

    马铁民和员工都沉浸巨大的喜悦之中,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日本客商接着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让他们陷入了两难境地。

    马铁民:“他们提出来,你如果万一这个地方遭了冰雹怎么办?他们要求我们建第二条全年供应的链,就是除了当时现有的山东河北福建上海外,要建第二条链,我们回来就赶紧商量。”

    如果答应条件新建一条种植链,种植面积和产量会急增一倍,不单是需要几百万元的巨额投资,一旦所有基地全部丰产销售也将成为难题,如果不答应条件,就要眼睁睁看着到手的1300万元订单从手边溜走。马铁民思来想去再次选择了冒险。

    马铁民:“从商业的空间里面,都是值得我去来做这件事情的。”

    记者:“如果失败呢?”

 马铁民:生菜王子的财富传奇(三)

    马铁民:“如果失败我肯定还会从头再来。”

    马铁民的哥哥马铁军:“他就说冒险就是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成功,一种就是失败,他说我们成功过,也不可能永远成功。”

    2007年马铁民在浙江临海、湖北武汉、陕西西安一下子新建了3个基地,在山东省、河北省不同城市扩建了生菜基地,种植总面积达到5000亩,他拼尽全力决心赢得胜利。

    2007年9月,浙江基地的生菜即将采收,日本客商突然给马铁民打来电话,通知给他一个可怕的消息:终止履行1300万元订单的合同。

    马铁民:“日本方面已经下了一个决定,所有的原材料,都不再使用中国过来的。”

    这个消息对于马铁民来说犹如晴空霹雳,已经种下的1000亩生菜怎么卖,他和员工都有些恐慌。

    马铁民:“我心情真的是,酸甜苦辣那时候真的涌上来,怎么样面对收拾这个残局?从经济上的,从感情上的,都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生菜种植企业技术总监郑元科:“你卖不出去就是麻烦的事情,这么大的基地靠市场怎么卖?一个一个菜拿去卖?卖不了的。”

    就在所有人为销售生菜发愁时,马铁民做出了一个让大家惊讶的决定,把武汉基地的200多亩生菜铲除,集中全部人力物力销售浙江和西安基地的700多亩生菜,其实这是他反复考虑制定的策略——丢卒保帅。

    马铁民:“当时也评估了全部的销量,那一部分量根本销不掉了,采收还要分出人员,包装物料都得运过去,这个工作量非常大,可能带来的问题带来的损失会更大。”

    马铁民开始四处寻找新的客户,经过半个月的奔波,在福建一个经销商介绍下他认识了客户刘长文,刘长文是新加坡一家蔬菜公司的中国代表,他们以前都是从昆明和美国进口生菜,听说马铁民能做到生菜的全年供应他很感兴趣。因为通过海运到新加坡要8天左右,比从美国进口节省了时间和运费,他们达成了全年供应的意向,每吨价格4800元。

    新加坡蔬菜公司中国代表刘长文:“品质好我们从其它国家进口的就少,我们现在一个月的话20个柜,每年差不多有300个柜吧,300个集装箱。”

    记者:“一个柜是多重的?”

    新加坡蔬菜公司中国代表刘长文:“差不多12吨左右。”

    马铁民先后找到新加坡和韩国几位客户,2007年他的5000亩生菜全部售出,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虽然这次冒险最终有惊无险,但也让马铁民明白他的实力尚且不足,应该专心做好一条供应链,他关掉2个基地,把种植安排进行了调整,采收期是福建基地12月至3月,上海西安4月和11月,山东5月和10月,河北6月至9月,刚好实现全年365天供应。现在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亩,年产量1万多吨,他新建了生菜精加工生产线,生产的即食生菜卖到了上海、青岛等地的超市,加上原菜一年销售收入1.2亿元。

    如今马铁民已经在山东落户成家,7年的冒险闯荡成就了这个生菜王子的事业,也让他品味了艰辛,但他依然喜欢冒险给他带来的享受。

    马铁民:“我爱坐过山车,我喜欢那种心跳冒险刺激的感觉。做事业也是一样,要享受这个过程,这也是一种享受,然后当你走到终点的时候,你所有付出的这个艰辛,所有的努力,这个过程你也享受了,那么这个结果也是一种非常喜悦的心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0559.html

更多阅读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珍园文化   赵梅阳在世界的版图上,只有中国这块最难为投资者看懂,中国进入投资迷局的混沌时代。为此,笔者将撰文四篇,分别为:直面中国,投资迷局;聚焦全球,高端消费;共赢珍园,玉品人生;创新模式,财

隐者三井:“影子”帝国的幕后推手(三)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零售研究中心李飞教授在谈到三井物产的竞争优势时曾经指出:“三井物产的优势之一主要体现在它对商品价格的控制力度上,三井物产力求价格稳定,部分情况下甚至可以控制商品价格走势。”在价格稳定控制举措上,三

“汉王”刘迎建:从创业到上市的财富路(三)

这些数字今天看来并不大,但是当时正处于互联网寒冬时期,作为一家仍然是创业公司的汉王投放如此多的网络广告,还是让互联网从业人员为之一振。 与大量广告支出对应,这一时期,汉王背负的经营压力,除去微软的如芒在背外,汉王还遭遇侵权后的

苏州首富宋郑还:“好孩子”的崛起路(三)

“好孩子”市场竞争路线图 商界在线:中国很多产品参与到世界市场的竞争当中,依靠的是低廉的人力资源成本,低廉的产品价格。好孩子是不是走的这样一条世界竞争道路呢?  宋郑还:进入

声明:《马铁民:生菜王子的财富传奇(三)》为网友过自己生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