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生天之幽灵再现 “皮革奶”幽灵再现(一)



  撰稿·杨江(首席记者)  陆阳阳(实习生)

      我们再一次低估了不法奶商的“智慧”与胆量!

 逃出生天之幽灵再现 “皮革奶”幽灵再现(一)
      4月末,浙江省兰溪市晨园乳业有限公司惊曝“皮革奶”丑闻,三鹿奶粉事件余波未平,晨园又在中国乳业尚未抚平的伤口上粗暴地抹上了一把盐。

      惊恐的不仅是尚未摆脱信任危机的大小乳企,更有我们这些被“尿素奶”、“糊精奶”、“三聚氰胺奶”、“皮革奶”阴影笼罩的消费者,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们曾担心会不会再次出现“四聚氰胺”、“五聚氰胺”,哪曾想“皮革奶”这么快就粉墨登场。

      何为“皮革奶”?简单点说,就是用皮革水解蛋白生产出来的乳制品,这是一种类似于三聚氰胺的物质,加入到乳制品中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蛋白含量。

      “皮革奶”的毒害就出在这个“皮革水解蛋白”上,它是利用皮革厂制作服装、皮鞋之后剩下的下脚料甚至是动物毛发等物质,经过水解提炼而成的一种粉状物,因其蛋白含量较高,故而被称为“皮革水解蛋白粉”。

      但问题是,这种皮革水解物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重金属六价铬有毒化合物,因此只能用于生产工业明胶,不能用于加工食用明胶。不法厂商利用这种皮革水解物,加入浓缩鲜奶精、香兰素精和甜味素等物质,经过喷雾改造后生产假冒乳制品。长期食用,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将在人体内慢慢累积,最后导致人体中毒,关节疏松肿大,甚至死亡。

      关于重金属六价铬,早在几年前“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中,就有专业人士怀疑,导致患儿脑水肿、死亡的罪魁祸首并非假奶粉所致的营养不良,而是重金属中毒。不过,此前,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还有一种叫“皮革水解蛋白”的物质。

      近年来,皮革水解蛋白若隐若现闯进了人们的视野,一些专业人士这才恍然大悟,他们怀疑不法厂商当时就在假奶粉中使用了皮革水解蛋白。

      经历了“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以及“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一次次受到伤害的我们曾善良地认为,包括晨园在内的所有乳企,这下总算应该产生深刻的危机意识了吧,这下总该以三鹿为鉴,加强行业自律,注重食品质量安全了吧。

      然而,我们终究又被冒天下之大不韪顶风作案的晨园狠狠一击。

      呜呼,不法厂商道德沦丧、人性泯灭以至如此地步,令人咋舌!

      就在《新民周刊》刊发此稿之际,奶业又曝“解抗奶”——卫生、农业、工商、质检等六部委突然叫停“无抗奶”,据报,很大程度上是防止企业在牛奶及奶制品中使用“解抗剂”。

      何谓“解抗剂”?其学名为“β-内酰胺酶”,可以用来分解和掩蔽鲜奶及奶制品中的残存抗生素,使牛奶顺利通过检测,冒充“无抗奶”坑骗消费者。

     呜呼,中国乳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晨园”丑闻

      三鹿奶粉事件,首先披露内幕的是媒体记者,而非监管部门,这一次,如果不是“深喉”举报,“晨园”的黑幕也不知何时才能揭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感谢这位至今仍未浮出水面的“深喉”,不管他是良心发现的晨园“皮革奶”共犯,还是偶然发现“天机”的晨园员工,或者是晨园负责人事后诬蔑的那位“眼红晨园业绩的同行”。今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司接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称,浙江金华晨园乳业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一种“皮革水解蛋白粉”的物质,以提高产品蛋白质含量。3月5日,金华市质监局、兰溪市质监局配合浙江省质监局对位于兰溪市赤山湖绿色农庄内的这家乳制品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当场查获3包20公斤装无标签白色粉末,经浙江省质监局鉴定为皮革水解蛋白粉。

      3月18日,浙江省质监局抽样检测晨园乳业8个批次的含乳饮料成品、半成品,结果其中3批次成品、2批次半成品含有皮革水解蛋白成分,之后,质监部门根据公司销售出库单紧急展开省内清查、省外协查,在浙江省的嘉善、海宁、龙游、诸暨四地检测出含有皮革水解蛋白的晨园乳业产品1298箱,并就地封存。此外,晨园乳业还从慈溪、诸暨等地还召回含乳饮料760箱,其中576箱检测出含有皮革水解蛋白。

      晨园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怎样的企业?根据相关部门的信息显示,晨园乳业有限公司2001年7月正式开业,注册资本230万元,2005年3月取得乳制品(巴氏杀菌乳、酸乳)及饮料类(含乳饮料)生产许可证,2007年5月完成换证。

      不过,据本刊记者调查,该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为“晨园”系列的含乳饮料,至于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情况,目前的证据显示,最早可以追溯至2008年10月20日——监管部门从当天生产的含乳饮料中检测出了这种皮革水解物。

      颇具黑色幽默的是,与三鹿奶粉事件如出一辙,晨园乳业的负责人在事情刚败露时仍然对前来采访的媒体信誓旦旦,矢口否认添加过皮革水解蛋白。对于被举报添加皮革水解蛋白,“晨园”的解释是,该公司日生产能力70吨,年销售额1820万元,在当地乳品行业中是排得上号的,可能是同行眼红,设计诬陷。

      为洗清嫌疑,这名负责人还表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晨园乳业公司吸取同行教训,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购置了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FOSS120多功能全自动鲜奶检测设备,加强对鲜奶质量的有效管理。

      这名负责人掩饰,3月5日,三级质监部门联合突击检查,确有此事,但最终公司停业整顿是因为被发现台账不全等原因,与“皮革奶”无关。

      拙劣的公关表演最终在铁的事实面前被戳穿,晨园乳业自掘坟墓,被令停产,法定代表人毛建华与另两个相关负责人张兴才、龚卸春也被批准逮捕。

      晨园乳业不过是一家规模不及百人的小企业,其名气在金华也并非该企业负责人所标榜的那样足以引起同行眼红。不过,就是这样一家此前并无名气的小企业,在金华、浙江乃至全国乳业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尤其将金华乳业推向了严峻的考验。

     金华是我国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奶业基地之一,金华市奶牛乳品行业协会会长夏济平谈及晨园“皮革奶”事件很愤怒,他说,晨园只是一个个案,不能代表整个金华的乳企,但“皮革乳”的恶劣行径已经令金华乳业的形象蒙羞。

      在金华采访期间,不少乳品企业抱怨,三鹿奶粉事件已经令全国乳业包括金华乳业在内遭受重创,晨园事件将他们这些无辜的企业再一次推向被动。夏济平再三强调,“金华奶”是安全的,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金华市佳乐乳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浙江的乳业一半在金华,金华90%在佳乐,晨园只是生产含乳饮料的企业,并不能代表我们乳制品企业。我们佳乐从来都没有添加过皮革水解蛋白!”

      奶农是乳制品产业链的第一节,晨园事发后,金华的一些奶农也是忧心忡忡——奶贱伤农!

      奶农马小华说,他这几天把报纸都翻烂了,看到“晨园”两个字就紧张。对于金华奶农来说,三聚氰胺事件后,他们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鲜奶价格一路走低,去年每斤还能卖到1.25元,现在只有1.1元,是历史最低位。“晨园这些人真是作孽啊,这个紧要关头还要来败坏金华奶的名声。”

      为消除不良影响,防止晨园事件连累金华乳业的复苏,浙江省、金华市质监部门不断强调,到目前为止,在奶粉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的企业只有晨园一家。浙江省质监局的相关人员解释,三聚氰胺事件后,质监局等部门加强了对牛奶行业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没想到还是有个别企业主怀着侥幸心理,违法生产,谋取利益。与此同时,浙江省内媒体也不断呼吁外界理性看待晨园事件。

      不过,屡受伤害的消费者们已成惊弓之鸟,我们不禁要问,“皮革奶”究竟是“晨园”的独家秘方,还是又一个行业潜规则?

      三鹿奶粉事件被曝光后,该企业一员工说,“三鹿不过是挤破了中国奶粉业内的脓包”,后来各大知名奶制品企业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被击倒的事实,也证明此言非虚。

      一言成谶,晨园或许与三鹿一样,只是为病态的中国乳业提供了又一个样本?

      并非个案

      晨园乳业是一个地区性的品牌,其产品主要销往省内,食用过该公司产品的消费者们现在普遍担心,“皮革奶”秘方到底使用了多久?

      金华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乳企负责人透露,晨园曾经是当地非常重视、扶持的乳企之一,“晨园曾经接待过一批本地的小记者,这些孩子参观晨园后,有很多感慨,我记得一个孩子说,她想不到牛奶生产这么严格、复杂,以后再也不浪费一滴牛奶了。晨园一直在打造自己的企业形象,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丑闻,不知道对这些孩子的心灵会有怎样的伤害。”“皮革奶”曝光后也将金华市、兰溪市两级监管部门推向被动,本刊获悉,早在2007年4月12日,池州市卫生监督所在抽检中发现:该市有一代理商经营的晨园乳业有限公司2007年3月11日生产的“非常晨园”乳酸饮料脂肪含量为0.7g/100ml,蛋白质含量为0.8g/100ml,不符合国家含乳饮料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的指标:脂肪含量不低于1.0g/100ml,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g/100ml。

      当时,金华市卫生监督所及时在其网站上为晨园公司说话,认为“非常晨园,遭遇‘非常’误会”,指出“按GB10789软饮料的分类,非常晨园属于乳酸饮料,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即可,因此,符合国家要求。”

      不到一年后的2008年2月5日,中国食品商务网站《2007年流通领域含乳饮料不合格名单》一栏中,“晨园乳业”又赫然在目,其不合格的产品是酸奶饮料,不合格项目是“标签、蛋白质”。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不知道晨园从何时开始添加皮革水解蛋白,但有一种可能性极大,那就是,晨园乳业被查出蛋白质含量低之后,动了歪脑筋。

      我们从善意的角度完全能够理解金华不少乳企反对将晨园事件“放大”的苦衷,但遗憾的是,有迹象表明,晨园“皮革奶”的问题,即便在金华只是唯一,但在全国范围,绝非孤案。

      卫生部公布的消息,目前,皮革水解物已纳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二批)》中。

      其实,皮革水解蛋白并非一个新事物,早在2000年就有媒体报道广东省出现了在酱油中添加皮革水解物的现象。与突然冒出来的“三聚氰胺”不一样,在食品中添加皮革水解物曾经有过苗头,遗憾的是,并没有被纳入到食品安全的风险系统监测范畴。

      早在2004年5月,卫生部就对河北、浙江等地不法企业用皮革废料加工奶粉原料的行为进行过整顿。

      2005年3月,《新民周刊》记者在接到人称“乳业王大炮”的广东省奶牛乳品行业协会会长王丁棉以及其他一些知情人士的举报后,曾到山东等地调查日趋泛滥的假牛奶现象。

      当时的调查发现,仅山东一省家庭作坊式的假牛奶企业就至少200多家,这些企业设备相当简陋:一口杀菌池、一个热水炉、一台配料机、一台灌装机,外加两三名工人就可以上马,总投资不过几万元。

      一名“深喉”当时告诉本刊记者,假牛奶甚至可以与奶牛不发生一点联系,用人造蛋白、自来水,佐以香精等添加剂,按照购买的专业配方,就可以生产出来足以乱真的假牛奶。

      这个“人造蛋白”就包括皮革水解蛋白,毫不夸张地说,一双皮鞋也可以液化成“奶”,当年“3·15”前后,《新民周刊》刊登了这组《当皮鞋成为牛奶》的封面文章。报道引起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重视,山东省随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整顿,查处了一批违法企业,并问责了一批监管部门官员。

      半年后,在京郊,又有媒体记者发现“皮革奶”的身影并予以了曝光。时隔4年,“皮革奶”幽灵再现,根据权威部门信息,企业非法使用皮革水解物以提高蛋白质含量,已非浙江晨园乳业一家独有,至少还涉及山东、山西、河北三个省份。

      3月6日,卫生部网站发布的《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中,将在乳及乳制品生产中,添加皮革水解物、三聚氰胺等非食品用物质及滥用增稠剂、香精、着色剂等违法行为列为工作重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8996.html

更多阅读

网络游戏植入营销 日化植入营销——穿透市场的百厉之剑(一)

日化植入营销——穿透市场的百厉之剑(一)“植入式”营销概念已不鲜见,无论是模块说、切割论还是资源整合概述,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嫁接,而未深入根土,更未贴近日化行业实际形势。当前,外资日化大军压境,雄霸高端,占据资本、技术及品牌传播优

当众讲话 《21天掌握当众讲话诀窍》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21天掌握当众讲话诀窍》克服讲话者无胆之妙法定——笑定、眼定、站定,是练胆之法,是培养初学者迅速具备在讲台上沉着镇定状态的方法。胆是心理素质,属于人的内在,但可以通过训练人外在的体态语,由外向内改变人的心理素质,让你

当众讲话训练 《21天掌握当众讲话诀窍》第一章(一)

系列专题:《21天掌握当众讲话诀窍》这是一本关于讲话能力训练的书。那么,什么是“讲话”?什么是“讲话能力”?什么是“讲话能力训练”?本书有自己的界定,下面一一进行介绍。一、如何给“讲话”下定义1.讲话不光要用口什么叫讲话?请读

广州花之恋城堡酒店 花之恋 以花传情成就财富(一)

“会说话的玫瑰”:我在挽回爱情时邂逅商机     1974年,林安国出生在浙江温岭一个渔民的家庭,全家人靠父亲一人出海为生,林安国从小就羸弱不堪,经常被人欺负,为了强身健体,父亲还专门送他去武校练过武。1993年,林安国高中毕业,先后做了几

市长辞职创业:养产奶的水牛(一)

    这是一群养尊处优的牛。每天它们都要享受一系列的泡水、散步、淋浴还有按摩,然而没有不要钱的午餐,下午五点,它们奉献的时刻到了。像这样的挤奶每天要进行两次,一次是早上的五点,还有一次是下午的五点。    这是牛的主人潘

声明:《逃出生天之幽灵再现 “皮革奶”幽灵再现(一)》为网友奥特曼叔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