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时刻冷战危机 危机时刻,中国的价值



 信心之旅: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绝命时刻冷战危机 危机时刻,中国的价值
   今年1月27日至2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展开了主题为“信心”的欧洲之行,出访了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并出席了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

   此次访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肆虐、中国发展受到影响、中欧关系历经波折的背景下进行的。7天访问,近60场活动,密集的会谈、演讲和专访,与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温家宝总理以特有的作风和魅力为访问取得了重要而扎实的成果。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速度平稳推进。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让世界对中国更加刮目相看。与此同时,世界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都给温家宝总理的出访提供了大的背景因素。

   欧洲舆论则认为,通过这次访问,国际社会增强了携手合作、共克时艰的信心,中欧增强了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面挑战的信心,欧洲、世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应对危机也更有信心。这次访问是名副其实的“信心之旅”。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温家宝总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务实合作是战胜危机的有效途径!承担责任是战胜危机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根据媒体报道,此次温家宝发言专场的听众规模达到了罕见的“火爆”程度,入场券更是“一票难求”。尽管温总理答应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较晚,但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特意安排温总理作为首位发言者进行特别致辞,体现出对中国的重视,更体现出世界对中国寄予厚望。

   中国不负众望。温家宝分析形成危机的四大原因,列举中国应对的五大举措。他特别提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危机的五点建议: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健康发展;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协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挑战。温家宝还特别呼吁各国警惕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世界积极回应中国的呼声。出席同一个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说:“世界需要一种明确规则,这种规则与存在巨大金融风险的自由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卢旺达总统卡加梅说:“金融危机增加了困难,但不应该毁掉我们业已取得的进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表示,要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非常重要,应继续推进多哈谈判取得新的进展。

   除了与欧洲达成共识以外,温家宝总理“信心之旅”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和定位中国。不可否认,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政治,乃至宗教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和误解。在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温家宝总理向剑桥大学赠送了“中华数字书苑”,包括中国出版的20万种电子图书,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而其演讲的题目“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更是表示了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目的。

   信心之旅实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当中国综合国力和对世界经济贡献率与日俱增的同时,国家的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让世界媒体趋之若鹜,争相报道。这一点,从海外媒体的评价便可知晓。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总理成为今年达沃斯论坛的焦点人物,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力量,与它的合作对于重振全球经济是关键性的。《国际先驱导报》则撰文指出,就在绝望和悲观笼罩着整个达沃斯的时候,中国成为论坛唯一的亮点。

   那么,中国的信心源于何处?分析人士给出了如下答案。

   首先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长期趋势和优势没有改变。2008年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金融体系运行稳健,粮食连续5年丰收,城镇新增就业1100多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已成为“世界工厂”,连续多年成为接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信心”还建立在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的事实之上。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全球经济从中国的发展中不断获得新的推动力。据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统计,2008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2%,今年将进一步增至50%。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陷入经济衰退之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尽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9040.html

更多阅读

译文“滇缅公路,中国的后门” 滇缅公路 地图

滇缅公路,中国的后门“Burma Road, Back Door to China”——(副标题)如同古代的长城那样,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修建的这条山地现代公路(滇缅公路)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40年11月作者:Frank Outram 和G.E. Fane本文插图为Outra

声明:《绝命时刻冷战危机 危机时刻,中国的价值》为网友划一舟意中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