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隆银行小微企业借贷 泰隆 “穷”企业的银行(二)



  在检查中,泰隆没有被发现“原则性问题”,没有像大多数台州市的信用社那样被并入台州市商业银行,而是成了台商行的同城竞争对手。

 泰隆银行小微企业借贷 泰隆 “穷”企业的银行(二)
  事情并没有结束,为化解城市信用社中的金融风险,国家在1998年开始了“大整顿”,城市信用社数量急剧下降。泰隆每天都面临着监管部门传递下来的压力,被迫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谈合作”。“其实就是‘找干妈’,认一个干妈把资产给她,我们就成了他们的一个支行。”金轩宇解释说。陆续来谈过的包括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5、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很清楚地知道泰隆的处境,都拼命地压低价钱。

  在采访中,王钧始终没有提到过那时的窘境,但他那时的心悸和不安,却不难想象。没人会愿意如此贱卖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王钧没办法抗拒上面的压力,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谈判速度,能做的只有拖时间。时刻可能被“吃掉”的泰隆像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并不清楚父母内心的挣扎,依旧在成长。

  1998年,泰隆盖起了自己的大楼。但即便到了搬迁的那天,泰隆的命运依然生死未卜。那一天,王钧说了一句悲壮的话:“实在不给我办下去的话,哪怕我在这个地方只做一天、两天,我也要立它(泰隆大厦)。”

  “那些辛酸苦辣,坎坷的东西他保留得比较多,不太会主动说出来。以前是能不能好好活下来的问题,不知道路在何方。明天来了一纸文件,我们就惨了。我们苦苦地挣扎,苦苦地祈祷:保留下来,保留下来。只要不被‘革命掉’,泰隆永远能活下去。但他要动你,你怎么办?只要不动就好。”金轩宇说。

  或许是立起的大楼真的给泰隆带来了好运。没多久,泰隆接到了上面的明确答复:泰隆城市信用社可以保留。一张纸、几句话,让王钧悬了几年的心放进了肚子,泰隆内部也士气大增。但上面的说法只是“允许保留”,对于网点的增加始终收得很紧。

  2002年,城市信用社的大整顿告一段落,数量由1995年的五千多家锐减至百余家,劫后余生的信用社再次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1997年初的时候,泰隆除了总社营业部,还有10家储蓄所。但是之后的近十年,泰隆却没能再增加一家储蓄所。“过了一小段舒服的日子,我们反而觉得压力更大了。”金承认。

  压力常能逼出人的潜能,更何况王钧是如此的个性,泰隆的停滞不前是他不能够容忍的。

  1998年7月1日,剧院储蓄所迁址更名为卖芝桥路储蓄所,几乎与此同时泰隆营业一部、营业二部成立。接下来的九年,类似的迁址更名和新的营业部不断增加,它们都在默默地陈述着一件事:即便不新增网点,泰隆依旧可以发展扩张。

  1997年之前成立的10家储蓄所,几乎都云集在泰隆的起家地:路桥区。从1998年开始,这10家储蓄所通过迁址的方式逐步开始扩张到台州市的其他三个区:椒江区、黄岩区和经济开发区。这样,尽管网点的数量没有变,但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大大增加了。此外,在每一个储蓄所下面,都尽可能地增加营业面积和营业部门。到2006年泰隆改制银行前,营业部门已扩充至20个。

                                       

  泰隆有一套看“三品”,读“三表”工作法。“三品”是看创业者的人品、产品、物品。读“三表”是说,小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用看,没有经过审计的报表看不出信用,企业主会不会在500后面加几个零,没人知道。客户经理一进门就看水表、电表。如果是外贸企业,还要看海关报表。水电的用量直接反映了生产的状况,机器骗不了人,海关报表也不可能轻易更改。

  ——王钧

  泰隆武功

  2008年,对浙江一带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打击沉重。可即便在这样的年景下,泰隆依然把坏账率牢牢地控制在0.79%。王钧把这解释为“船小好掉头”,但这个解释显然是不够的。在这让人“痛苦”的十年里,泰隆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险控制体系。“贷出去的钱就像从自己口袋往外掏一样”,很多客户经理说。

  郑卫勇是一家传送带企业的老板,是泰隆的一位客户。2008年下半年,他投资上千万元购买新设备,流动资金“有了点问题”。郑卫勇估算了一下,他大概需要150万元,两年内可以还清。

  泰隆的客户经理陈才乾在接到这笔贷款申请后,先向熟悉郑老板的人打听了一下郑的为人,然后去郑的厂子看了看,生产运转正常;最后,他要求郑老板找亲戚朋友做担保人。“他们企业真做得是万无一失,担保人还找了两三家。”郑老板说。

  为了简化手续、降低贷款门槛,泰隆93%以上是无抵押贷款,因此在担保人这个环节,他们做到了极致。“我们找的担保人如果是做企业的,至少要有一个和被担保人不是同行业的,避免行业风险。”徐永建在泰隆做了5年客户经理,已经对这一套风险管控谙熟。

  两三天后,郑老板的贷款批下来了,但他只取了60万。“我们给他一年的授信额度是150万,可以随用随取,取多少算多少的利息”,小银行和小企业一起把账算得很精。不仅如此,陈才乾把这次授信的还款期限定为6个月,“到期后我们还会再做一次彻底的审查,再决定是不是续借。一年和半年的风险可是差得很多。”

  “他们没事就会来看看。”郑说,金融危机之后,陈才乾更是常来“聊天”,得知郑老板的传送带主要出口到印度等危机影响不大的国家后,才放下心来。

  防控风险,泰隆有一套独特的方法。第一是看“三品”。三品包括企业主的人品、企业经营的产品和企业及企业主所拥有的物品。三品中,人品最重要。台州农村有句话:人不行,给你金山银山也要败光。泰隆要求客户经理对创业者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社会声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他们把人品分为三层。第一,诚信度。第二,经营能力。如果一个人,看别人做什么赚了钱,自己也去做,对创业全无头绪的,请他回去长点见识,再创业。第三,道德标准。做生意有赚有赔。有的人亏了钱,就说咱们关系好,等我以后发了再还你。你借他钱,心里很难受。另一个人,把公司、家里的东西卖了,来还债,一有点钱就还你。这就是诚信度好,有道德的人。

  除了看“三品”,还有读“三表”。小企业的财务报表泰隆不看,报表上看不出信用,企业主会不会在500后面加几个零,没人知道。泰隆的客户经理一进门就看水表、电表。如果是外贸企业,还要看海关报表。水电的用量直接反映了生产的状况,机器骗不了人,海关报表也不可能轻易更改。除了看,还要问,客户经理的嘴要勤。问问员工,工资有没有按时发,企业现金流紧不紧,心里就有数了。给保安递根中华烟,公司里的大小事儿就能问出个大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9181.html

更多阅读

人才:大企业养猪,小企业养虎(二)

所以,“出向”人才的绝大多数,要么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总部,担任既定的职务;要么被子公司留下来,担任更高的职务,成为总部扩大子公司规模或加强子公司高层管理的重要人才。当然,一小部分在总部看好,而“出向”后两不看好的人才,就会自谋出路

潘刚:伊利企业公民理想(二)

潘刚:2006年,我第一次参加达沃斯论坛,让我非常惊讶的是,汇聚一堂的全球精英,大家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其实和伊利的价值观以及我本人的理想是非常吻合的。 事实上,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伊利一直走在中国乳品行业前列。告

声明:《泰隆银行小微企业借贷 泰隆 “穷”企业的银行(二)》为网友沫染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