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整改落实情况汇报 以审计为突破口落实行政问责制4



  3、从行为问责到后果问责的突破。用公款炒股、考试费不上缴,不过是"行为过错、影响不好",但按照后果论,其巨大财政款项挪用甚至"失踪",已经深刻危害到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运作的有效性,更带来各要害部门违纪违法行为的普遍存在。行为问责与后果问责两者之间,存在一种递进关系。行为问责是前提和基础,是追究责任的一种快速反应方式,而后果问责为进一步的纪律追究和法律追究扫清障碍。从行政问责转向法律问责,是问责程度的加深;从组织问责走向个人问责,是问责范围的扩大;行为问责到后果问责的突破,则是问责效率的提升。扭转"审计悖论"需实现问责三大转型,才可能扭转目前审计与问责脱节的困境。

  (二)创建联动机制,增强审计问责能力

  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对我国审计机关行使处理处罚权这一问题目前并未取得共识。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行使的是监督权而不是管理权,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当前审计机关拥有的系列权限中,只有审计处理处罚权才能真正强化审计机关的权威性。笔者认为,审计行使的是监督权而不是管理权,审计机关应仅有检查权、报告权、处理处罚建议权。国家审计没有问责的权力,缺乏相应强有力的督促整改制度和惩戒制度,审计风暴虽然年年刮,违规不改现象却依然存在。实现国家治理的途径很多,但现实的中国,明确责任,进而落实责任,是国家治理的关键所在。

  从目前我国高官问责的实践而言,审计问责有其法制基础和社会基础。推动和建设高官审计问责制度,已成为彰显中央政府权威、铲除腐败决心、保障社会稳定的风向标。国家或地方的审计虽说是宪政制度安排,但它毕竟属于整个宪政制度框架内监督制度中的一道事后监督的具体环节,没有宪政制度框架内的其他制度安排(包括干部人事制度)和相关的监督制度安排相匹配,违规违法所需支付的代价成本极小。问题的关键在于审计结论应在各级党委人大的用人决策中有所体现,应当影响到每个被审计者的职务升迁和奖惩。在对审计出的问题严肃查处方面,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其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级人大每年要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计,可以要求对前一年审计出来的问题的处理情况作为报告的内容之一,要报告有关问题是否查清,有关责任人是否承担了应该承担的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改进方式,增强对责任官员问责的压力和威慑氛围。比如:建立人大和审计、纪检机关的"互动"网络,形成对违法违纪单位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合力;通过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不让一个违反法律的责任人漏网,不搞"下不为例",实现惩前毖后的目的;畅通代表和群众参与渠道,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提高审计问责的实效,还可实行上下联动,各级人大协同进行,监督那些有疏忽、失职、以权谋私等行为的官员受应有的惩戒等等。

  (三)人大适时启动问责程序,确保问责效果

  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同时,各级人大还肩负着宪法赋予的"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权力。对于审计出来的问题,人大应当适时启动问责机制,监督有关部门整改到位,并要求负责的官员做出交代。另外,由人大来启动问责程序,还是保证问责机制沿着法治轨道健康发展,防止陷入人治误区的保证。根据审计"清单"启动问责机制,人大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积极的作为:

  1、行使预算监督权力。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等制度对于提高政府依法理财水平,防范财经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人大有权运用视察、评议、执法检查以及批准或否决政府预决算报告等手段,监督政府各部门,特别是那些"屡审屡犯"的部门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严肃和规范财经纪律,真正把上述制度落到实处。

  2、行使质询权力。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受质询机关必须负责答复。而不是常委们所说的"建议"这些部门的领导"要有认识,要表个态"。

  3、行使特别问题调查权力。宪法规定,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对于某些问题,可以组织专门的特别委员会进行调查,并且根据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通报批评、决定决议,限期整改到位。

  4、行使免职权力。人大可以代行对国家机关部分领导人的人事任免权。对敷衍塞责、不认真落实人大常委会建议、意见或决议、决定,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某些"公仆",人大可建议政府责令其引咎辞职,或批准政府提请的免职请求,或直接罢免令其"下课",从而警醒和鞭策更多的政府官员,培养领导干部对自己手中权力和国家法律的敬畏,使问责更有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怀德 "人民的安全是至高无上的法律"--问责制、公益诉讼与检察机关的责任

  2、陈平  审计改革的法律思考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6-07-22 15:09:00

  3、毕舸  审计问责体系需实现三大转型  来源:新京报

      4、任鹏飞 蔡金曼  审计问责应走出"屡审屡犯"怪圈  新华网

  5、彭莹  从严治政健全有中国特色的问责制度  瞭望网络版  2006-09-12 11:03:57

  6、胡果文  行政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的制度安排  《文汇报》

  7、韩剑琴  行政问责制  《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08期

  8、谭国太  行政首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重庆行政  200403

  9、《过错追究:推进"责任政府"催化剂》,[N].《人民日报》,2004年08月31日,第二版

 审计整改落实情况汇报 以审计为突破口落实行政问责制4
  10、孟祥科:《我国问责制运行机制初探》,[EB/OL].燕南学术网,www.yannan.c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3372.html

更多阅读

以结果为导向,提升团队执行力 如何提高团队执行力

以结果为导向,提升团队执行力案例内容:他们为什么老是“虎头蛇尾”?虎头蛇尾就是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就像我们做事时只有一个很好的开头,却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尾,给人留下一种有始无终、只重开始不管结果的印

花荄镇“三分类三定级”工作情况汇报 分类定级

分类定级重实效 激发活力促发展——花荄镇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情况汇报中共花荄镇委员会2012 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花荄镇按照县委安排部署,在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中坚持程序,规范操作,科学推进,为“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

党员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党员汇报工作情况纪律

我矿党员发展工作始终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为指导,着眼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注重党员发展质量,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党员发

整治城区“两违”工作情况汇报 两违整治工作汇报

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挂包整治城区“两违”工作情况汇报为贯彻落实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和制止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重要部署,一个多月来,我局根据《中共市江州区委员会办公室、市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

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行情况汇报 一推行四公开

中共陈栅子乡委员会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行情况汇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市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通知》和区委六届二次党代会精神要求,我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

声明:《审计整改落实情况汇报 以审计为突破口落实行政问责制4》为网友嬙辶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