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支柱产业吗 将汽车产业支柱化是祸国之举



  2007年中国汽车总产销量双双超过880万辆,增幅超过2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朱一平对此预测:“2008年汽车产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关,中国市场将向全球汽车第一市场迈进。”在国际油价爬升至100美元每桶、国内油价93号汽油每升已向6元大关的行进过程中,中国汽车市场已连续7年高速增长,“2007年销量比2003年翻了一番,这是其他国家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一、从国家能源完全角度出发:

  然而一个事实却不得不值得我们重视:

aihuau.com

  1月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盘中价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这一天,宣告低油价时代彻底终结。确实如此,很多人已经忘却了上个世纪70年代的那场石油危机。人们已经习惯享受低油价带来的好处。也就是从那次石油危机后,国际油价一直处于上涨态势,不过,一直到2004年,油价才开始冲破消费者的心理底线。2004年,国际油价从不到每桶10美元,飙升至每桶40美元。过去的2007年,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年初处于50美元左右,9月份突破80美元,10月突破90美元,甚至一度接近100美元。一年内,国际原油价格几乎上升一倍。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牛犁认为,超过80美元,就是高油价,而现在的油价可谓超高油价。1月2日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比较稳定,徘徊在每桶90美元之上。没有人知道如此之高的油价将持续多长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印度需要更多石油维持经济的发展,另外一点则是长期被忽视的信息——全球的油田产量在逐渐降低。

 汽车是支柱产业吗 将汽车产业支柱化是祸国之举
  全世界只有120个油田的日产量超过10万桶,这120个油田的总产量却是全世界原油供应量的半壁江山;全球最大的14个油田的日产量占到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0%,但是这些超大型油田的平均寿命已经接近50年。壳牌石油公司地质学家金·哈伯特(KingHubbert)曾经预言美国的石油产量在1970年达到顶峰,后来,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1973年美国本土石油供应达到了顶点。而1990年代,这种判断被美国能源情报署用到了中国身上。这些“新哈伯特”们分析说,中国的石油高峰将在1.4亿吨。自从1950年代末中国相继发现大庆、胜利、辽河油田,这些大油田保证中国成为了一个原油生产在一亿吨水平上持续增产的国家。但是,这三大油田占全国石油产量从1990年代的74%,下降至2005年的46%。显然,这些“新哈伯特”们此次预言失算了,不过目前,中国的原油产量基本徘徊在1.8到2亿吨之间。这也就是当冀东南堡油田10亿吨油田储量被发现后,总理为什么兴奋得睡不着觉的原因。

 中国境内大部分容易开采的石油资源已经全部开采完毕。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一位专家就石油开采的风险做过这样的比喻:30%开采成功率相当好,40%是英雄,50%就是英雄加机会。国内产量无法满足中国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进口成了必然的选择。去年1到11月,中国净进口原油14710万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而2006年石油对外依赖度是47%。

  “假如每个中国人今天消费的石油和美国人一样多,那么中国每天需要8500万吨石油,超过目前全世界石油总产量。”在《当中国改变世界》一书中,法国《回声报》副主编埃里克·伊兹拉维奇做了这样一个比较。这意味着中国将越来越“享受”到世界油价带来的影响。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净进口原油造成的贸易逆差达701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107亿美元,同比上升18%。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想保持一种高增长的模式,必须要掏出更多的钱去购买石油。

  在没有给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找到替代品之前,我们可以想见的是未来几十年世界将为能源这一关键的生产要素而展开博弈。按制度学派的理论逻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要获得必须的生产要素有两种方法1.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2.是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订立长期契约。

  我们知道存在交易就必然存在契约,因而当交易的个体,在一个完备的契约市场中,是对交易有关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的一种描述,以及对各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利和责任的界定,但事实是现实的契约市场,是一个并不完备的市场,不同类型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参与交易活动中,每个个体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干什么、应得到什么又得到多少,都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交易的个体在契约不完备,未来世界不确定的情况下交易的个体都得到固定的合同收益是不可能的。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决定了第一种生产要素获得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l这种交易有更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肯定性,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风险系数增大。

  l正因为风险系数增大,该交易行为的量度和监管成本也就相应增加。

  该类交易方式在交易双方议价能量和能力相对均衡的时候是比较理想和有效的,但一旦这种均衡被打破,第二种方式对强议价方则是最合成本观和收益观的,最为有利的方式了。所谓的长期契约就是控制和占有(事实占有,在我看来它经济只是控制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已)。而控制本身就是帝国在在政治上的表现形式,这是为了在经济上将被控制国纳入控制国的生产体系,用命令的方式获得被控制国的生产要素,帝国真正的含义在于让被控制国随着控制国的意志运转。

  在当前能源等生产要素紧缺,竞争加大的情况下第二种获得方法,从成本和收益角度来看的确是最经济的了,因而“美国新世纪计划”团体的主席,耶鲁大学古希腊历史学教授唐纳德.卡根更直接的表达过他的观点,他说:“我们的经济问题总是由石油供应中断引起,如果我们在中东有一支军队,石油供应问题就会解决”,美国近期的表现就证实了在能源这一生产要素面前的帝国冲动,但能源是任何国家赖以生存的必须要素,其他国家绝不会因为美国的帝国化而软弱,只会因为生存的本能而加入到这个竞争圈内来。

  由此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0年世界上的一切连横合纵都将围绕能源和帝国化这两条主线而展开,为能源争斗,在世界范围大划势力范围,也将成为大国未来的主要工作。

  姑且抛开近期高油价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影响,从国家能源完全角度出发,基于这种背景,当前将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政策,无疑是一种饮鸩止渴之举。

  二、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

  我们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经济体,但我们又知道,美国这个国家,是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在全球产业升级中,他已经成功的将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向日本向韩国向东南亚向台湾如今又向中国大陆成功转移了,那么他的温室气体的产生源在哪里呢?汽车的尾气。而我们又知道美国总人口仅仅只有3亿,而其国土面积为936.4万平方公里,几乎与中国的960万平方公里接近,历史的经验说,不同的国情往往有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张五常先生说的:这就带来另一个重要的经济话题:资源的局限不同,政策应该有别。这方面,向西方抄袭,招来横祸的机会相当高。说过了,欧西人少地多,神州人多地少,抄袭政策,在西方是小坏的用在中国会变为大坏。矿物资源那方面也有类同的头痛问题。今天的中国没有这样优厚的天然资产。在人口密度如此之高的国家,照搬美国模式的危险就显见了,“假如每个中国人今天消费的石油和美国人一样多,那么我们将会为世界的温室气体排放做多大的贡献呢?根据我个人的估算,如果中国政府严格遵照《京都议定书》来实现的话,中国至少要投入5000--8000亿人民币,而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按照2007年GDP的总量246000亿元计,为执行《京都议定书》我们的投入将达到我们GDP总量的2%--3%。如果想成为一个负责的大国,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不得不值得我们思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3772.html

更多阅读

《兵者.国之大事》舞台上的大阅兵 兵者国之大事是谁说的

《兵者.国之大事》强军梦大戏新鲜出炉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年、国庆65周年之际,一部直面现实、居 安思危、面向未来的重磅话剧新鲜出炉。这也是一次大阅兵,虽然是在舞台上,他检阅的不是普通的队列,而是军人的精神、信念和情怀。中国

将《祸国》改编成电视剧的可行性分析 祸国电视剧演员表

将《祸国》改编成电视剧的可行性分析十四阙的文字着实没让人失望。现臆想一下,将《祸国》改编成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戏剧冲突不断。一明三暗数条情感线索抓住人心。姜沉鱼与姬婴这一明线,后来的姜沉鱼与赫奕、姜沉鱼与薛采、姜沉

廉颇相如之交为何是“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的故事

廉颇是赵国之良将,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和氏璧。秦国愿以十五城换这块璧。秦国是强国,赵国相对较弱。所以秦国“换”城是假,“抢”璧是真。为此赵国不知如何是好。

夏普的出路:产业变迁下的模式领先之道

     正在经历一连串打击的夏普,又开始计划出售其主营业务:复印机和空调,这是继裁掉5000名员工,放言卖掉在东京的办公大楼和剥离智能手机液晶面板生产的龟山工厂之后的又一无奈之举。至201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亏损从上年同期的490亿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 自主品牌汽车高端化的品牌败笔

近年来,国内一些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向中高端市场进军,无论是从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来看,还是从车企自身的持续发展角度考虑,高端化路线都是自主品牌车企的必由之路。然而,自主品牌汽车高端化之路并不顺利。目前,除了上汽的荣威、一汽的

声明:《汽车是支柱产业吗 将汽车产业支柱化是祸国之举》为网友戳比帅爆全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