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龙岭工业园 对发展益阳乡镇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针对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如何加快发展乡镇工业问题,今年3月下旬至4月初,本人参加市委联合调查组,重点调查走访了7个区县(市)的21个乡镇和40余家企业及市直有关部门。调查表明,近几年来,湖南省益阳市乡镇工业得到恢复性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体。但要进一步发展和做大做强,乡镇工业既面临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一、乡镇工业恢复性发展,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体

    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由于企业改制步伐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乡镇工业逐步走出停产歇业的困境,得到恢复性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体。突出表现在:

1、经济份额大。2004年底,全市共有乡镇工业企业26235家,其中规模以上乡镇工业企业179家(不含县直、街道办事处企业和县及县以上工业园区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42.6%,规模以下乡镇工业26056家。04年乡镇工业实现增加值39.1亿元,同比增长13.8%,占全部工业增加值62.5%,乡镇工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3.9亿元,占全部工业的41.6%,实现利润4.6亿元,是全部工业的3.1倍,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乡镇工业呈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态势,涌现出如宏大锑业、东方水泥、金北顺造纸、金沙钢铁等7家投入上千万元、产值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建材、食品、纺织、机械、有色金属冶炼、造纸、医药化工和电子元件八大主要产业。

    2、发展后劲增强。2004年,全市乡镇工业完成投资10.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投资的56.7%,“十五”期间,乡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3%,新增固定资产达24.8亿元,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同时,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乡镇工业积极参与改革,通过拍卖、协议出让、租赁、承包、破产重组等形式,盘活资产存量,企业活力显现。据调查,在全市3200家乡镇集体工业企业中,约85%的企业进行了改制,盘活资产存量近2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0多亿元。如沅江市278家乡镇集体工业,已完成改制235家,改制面84.5%,盘活资产2.2亿元,新增投资2亿元。改制激活了企业发展的潜力,04年该市乡镇工业实现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18.6%。

    3、社会贡献突出。一是扩大就业门路,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2004年,全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2.5万人,乡镇工业就安置26.4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32%,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13.1%。特别是乡镇工业较发达的灰山港、沧水铺等镇,非农业用劳力占总劳力比重达50%以上。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对稳定农村大局起了重要作用。二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从物质产品来看,2004年,全市乡镇工业生产原煤23.2万吨,水泥295万吨,机制纸11.6万吨,纱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5.5%、44.4%和19.3%。从上交的税金来看,04年乡镇工业上交税金2.7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0.6%,占乡镇财政总收入的48.2%。三是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农民从乡镇工业取得的劳动报酬大幅增加。2004年,全市乡镇工业实发工资16.2亿元,人均6104元,比2000年的4365元增长39.8%,职工从乡镇工业取得的报酬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2000年为6.3%,2004年上升到16.7%,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当前乡镇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但是,调查发现,我市乡镇工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凸显,制约着乡镇工业进一步发展。

    1、乡镇工业发展不平衡、差距大。全市128个乡镇,有规模工业的乡镇73个,占57%,其中安化20个,占15.6%,沅江14个,占11%,南县8个,占6%,桃江14个,占11%,资阳3个,占2.3%,赫山10个,占7.8%,大通湖4个,占3.1%。从04年财政收入状况看,最好的灰山港镇财政总收入2133万元,其中工业提供税收1815万元,最差的东山乡财政收入为23万元,工业税收为9万元。从调查的乡镇看,好的如柘溪镇,财政总收入1072万元,其中工业提供税收803万元,差的如下柴市乡,财政总收入365万元,其中工业提供税收仅1万元。乡镇工业的这种差距,有的确实属于区位条件和工业基础所致,但有的乡镇也存在主观原因,对发展工业重视不够,经济工作还停留在过去抓农业的套路上,长期以来招商引资没有动作,没有成效。农业税取消后,一些困难乡镇领导感到压力非常大,人员保工资、乡镇保运转都非常艰难。南县下柴市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但由于该乡项目缺乏、资源缺乏、人才缺乏、资金缺乏,外地老板不愿来落户,工业发展起步艰难。

    2、企业规模小,加工水平低,受市场和政策制约严重。从总体上看,我市乡镇工业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强。04年,尽管乡镇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占全部工业的41.6%,但平均每家企业只有16.7万元。全年工业总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0家,仅占企业总数的0.2%,而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却占了企业总数的99.3%。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上不了批量,形不成拳头,加之约75%的企业生产设备陈旧,导致生产加工水平低,产品档次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少,大多数乡镇工业的产品仍处于“卖原材料”的状态。同时企业发展受市场和政策制约严重。特别是水泥行业,早些年我市上了一大批小规模水泥立窑生产线。而按现行政策要求,年生产能力8.8万吨及以下的小水泥厂必须在2008年前关停,直径小于2.2米的机立窑水泥厂在2010年前关闭,同时要求湿化窑在2010年通过技改全部转化为干法窑。目前全市22家规模以上水泥厂,除东方水泥一家外,几乎全部属关停(闭)企业,建材工业发展将面临严峻考验。

    3、企业融资难,发展举步艰难。一方面,受企业改制破产的影响,银行对乡镇工业心有余悸,认为乡镇工业是贷款“高危区”,从而提高了放贷门槛,收缩了贷款规模,以减少坏帐损失。另一方面,乡镇工业企业大多分布在乡镇,房地产很难作为抵押物到银行争取抵押贷款。作为乡镇工业融资的唯一机构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小,使得原本就融资难的乡镇工业企业贷款更难,甚至银企洽谈会已签约项目贷款也不能保证到位。全市乡镇工业资金缺口在10亿元以上。据安化县工业局反映,商业银行根本不给乡镇工业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仅靠农村信用社,又捉襟见肘,全县乡镇工业企业资金缺口达8500万元。大通湖区工业局则反映,2004年在全市银企洽谈会上,全区签约项目贷款为3500万元,实际到位仅600万元,有2900万元贷款至今无法到位。由于融资难,导致大部分乡镇工业只能靠自有的少量积累进行循环动作,企业做大做强受到严重制约。

    4、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弱。据统计,全市目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万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1.7%,这些人才资源大多集中在教育、卫生、金融等单位,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到1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6.4%,从事乡镇工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更少,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人员队伍、生产和技术创新队伍、营销队伍严重紧缺。同时科技投入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产品大多停留在粗加工上,难以形成产业化经营,市场开拓也十分困难。据调查,目前全市仅有110家乡镇工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对接,仅占乡镇工业企业总数的0.4%;仅有7家企业获得省级名牌。

    5、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全市乡镇工业的业主大多只有中专、高中学历,有的业主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来,转行办企业,对本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严重缺乏,决策行为也严重缺乏科学性、民主性,导致企业发展满足于“小打小闹”,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很难形成。很多企业仍采用作坊式生产、家庭式管理模式,亲戚、朋友、熟人都位居管理层,企业内部缺乏民主与约束机制,甚至许多由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的乡镇工业,也还是沿袭旧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有章不循、无章可循。

    6、发展环境不优。一是“三乱”现象严重。有的乡镇和企业反映,收费部门有19个,收费项目达60多种,其中属于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的占50%左右。沅江市黄茅洲镇一家企业反映,仅锅炉检测一项就有5个名目收费。有的强行要企业报销车辆汽油费、请客送礼等,稍不如意,就大打法律牌,轻则罚款了事,重则停产整改,企业不堪重负。二是政策难落实。为扶持乡镇工业的发展,有的区县(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大多没有落实。资阳区为鼓励工业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区财政困难,企业税费优惠无法兑现,企业老板不满意。三是舆论环境不佳。部分人对民营企业主另眼相看,民营业主要扩大生产规模,就说是吹牛皮;要贷款,就说是“玩空手道”,想方设法骗取银行贷款,造成民营主思想负担过重。

    三、加快我市乡镇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增强发展乡镇工业的领导责任。乡镇工业是全市工业的基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乡镇工业发展起来了,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乡镇财政运转困难,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对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乡镇工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乡镇领导抓工业的职责。

    2、扶持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乡镇工业的发展要遵循要素禀赋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立足资源、区位和传统特点,选择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培养做大为特色产业。我市具有丰富的农产品、矿产品等自然资源,发展乡镇工业应该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做大农产品、矿产品加工业。同时也要发展本地虽无资源优势,但有加工技术、产业配套和市场优势的产业。要延长产业链,发展深精加工,形成产业集群。要限制或禁止那些能耗高,原材料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小规模企业上马,保证龙头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扩大生产规模。

    3、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依靠企业原始积累太慢,依靠银行贷款又太难,乡镇工业要发展只有招商引资最快。同时只有引进项目,才能增加发展后劲,形成新增生产力。

    4、拓宽乡镇工业融资渠道。一是激活民间资金。到04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达26亿元,邮政储蓄存款余款达40亿元。要通过激励群众创业,激活这部分沉淀资本。二是加大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力度。积极对外招商引资,撬动投资杠杆,盘活存量资产,发挥存量资产对资金的挤出效应。三是建议成立或引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缓解我市乡镇工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

    5、加强人才和技术引进,推动科技创新。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对接,大胆引进和培养各类科技人才,鼓励人才向乡企流动。建立委托培养机制,解决乡镇企业招人难的问题。鼓励乡镇工业企业积极申报技改项目,加快更新改造,引导企业建立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展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增大乡镇民营高科技工业企业在乡镇工业中的比重,提高乡镇工业运行效益。

    6、提升企业自身素质。建议组织开办企业法人培训班,增加他们的管理实务操作能力,引导他们逐步摆脱家庭式的管理模式和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规范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7、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规范执法行为。杜绝索、拿、卡、要等各种搭便车行为的发生。二是强化信息服务。政府部门为乡镇工业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及时提供产业导向、项目推介、技术创新、市场动向、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拓宽乡企发展空间。三是引导组建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四是加大政府诚信建设,营造创业舆论氛围。利用各种舆论媒体广泛推介本地创业典型,宣传外地的发展经验,为乡镇工业发展鼓与呼,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鼓励创业,积极投身创业的良好氛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7953.html

更多阅读

对邪教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入党对邪教的认识

对邪教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王必昆邪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尤其是“法轮功”问题被揭批后,邪教问题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并以“

对学习型组织的认识与思考

     一、学习型组织概述  管理大师杜拉克曾说:“在竞争激烈而快速变迁的世界中,只有学习型的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才能得到生存与发展”。持续不断的学习是企业经营的重点,企业唯有成为学习型组织才能够永续经营。企业面

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指数 我国百货店的创新与发展

 内容摘要:在零售业态推陈出新的现阶段,人们把目光多聚焦于新型业态的引进与推广的情况下,笔者主张要特别关注和研究百货店的创新与发展问题。自从1852年法国巴黎诞生第一家百货店以来,150多年间,百货店一直是世界都市的窗口、商业文明

声明:《益阳龙岭工业园 对发展益阳乡镇工业的调查与思考》为网友暮光沉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