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我的资本市场研究:从热爱到放弃



大学毕业后我留校任教,主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学说史》等课程。由于我从教的原湖南财经学院(现已并入湖南大学)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生活在一群与金融打交道的同事同学之中,感染着金融生活的味道,难免不对金融感兴趣和多些关注。1992年9月,我毅然决然地随着一群人下海,投身到湘财证券的筹备过程中,从深圳办事处副主任到基金投资部经理兼《股市热线》主编,再到后来的湘财东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理,虽然为时不到三年,经历曲折,但从中学到了大量的最新的金融知识。尤其是参加出市代表(红马甲)和清算员的培训学习、作为驻深圳交易所出市代表的亲身经历以及参加由中信主办的“中国首届投资投资经理研修班”以及筹备基金投资管理公司的一段经历,使得我对金融、资本、投资有着迷一般的兴趣和热爱,以至于在工作过程中却“不务正业”地写起书和文章来。

1995年9月,入职广东商学院投资系,开始全身心地从事金融投资和资本市场方面的研究。先后开设了《金融市场学》、《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并购理论与实务》、《资本市场研究》、《国际金融》、《中国上市公司分析》等课程。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赴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做国内访问学者,师从张亦春教授研究“金融市场”。1997年9月至1999年6月受有关部门委派,十余次赶香港考察调研金融危机,并写出了十多份专题调研报告及决策建议,报送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其中类似每年派100人赴香港学习研修金融等建议受到相关部门重视。1998年筹备广东商学院金融投资研究中心并获准成立,任常务副主任。2001年受聘广东省证券公司研究部研究员。

13年间,我发表了数十篇有关资本和证券方面的论文,出版了10本相关著作,总计近200余万字。其中,部分著作的观念仍然被广泛引用,尤其是关于国际投机资本的本质、国际游资本进入和退出的规律、关于“资产货币化——货币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三段论、欧元诞生背景下美元必然下跌及人民币必然升值的趋势、股市中的板块分析、技术分析在中国当时市场发育水平下的有效性问题、外资负效应问题等。看到这些研究成果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心里感到十分地欣慰。

更主要的是,“资本”视角已经作为我经济思想体系和研究内容中的四大板块(产业、市场、资本、流通)中关键性组成问题,已经融入到我的整个研究理念和经济思维中,成为我从事其他新领域研究的基础和工具。

2002年,从我筹备广东商学院市场战略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开始,就决意离开金融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了,原因多多,例如,研究兴趣的转移、所在单位的研究氛围、工作条件的变化等。然而,这些年,尽管我已经完全转变成一个商贸流通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并以“专业、专注、前沿、实效”的研究理念来激励自己,但时不时地,仍然身不由已关注一些资本、投资、投机、货币等相关问题,因为这些金融问题与我现在研究的商贸流通业密切相关,更主要的是,由于金融与财富的直接关系,每个人都在关心,使你无关跳开。我多次说过,“不懂资本,别谈经济”,至今我仍然坚持。正是这段金融研究的历史,使我的经济思想体系更趋完善和理论认识更趋深入。放弃是为了更高的升华自己。于是我选择了更能给我带来研究激情的商贸流通领域。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促使我放弃金融研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叶公好龙”者加入到资本市场研究队伍中来,好多次去证券公司研究部时,发现若干个从事农业、物理、数学等从未与金融或经济打交道的博士教授为了“高薪”开始研究股市或资本市场,大量频频在电视等媒体中以专家身份出现的人其实是为了得到“口水费”或为他所服务的机构“拉客”,我非常理解这种状况,但却不能接受它所带来的结果,于是,我开始逃离这个十分热闹的研究领域。尽管这几年中,偶尔也发表自己的一些关于资本市场和金融投资的看法和想法,但这已经是业余的娱乐了。

今天有朋友谈及我过去的金融研究成果,并给了我较高的鼓励性评价。有点“得意”和欣慰之余,写上这篇小结,以作纪念。

附:历年出版的著作(不含参加其他人主编的教材等)

1.《金融新热点:投资基金前瞻》,专著,地震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2.《金融市场学》,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年1 月出版;

3.《永不认输──华人投资奇才邱永汉》,合著,第一作者,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年9月;

4.《中国上市公司板块分析》,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1998年5月第2版;1999年7月第3版;

5.《金融狂飚──东南亚金融危机实录》,专著,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6.《东南亚金融风暴──国际游资大冲击》,合著,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

7.《金融猎鹰──百富勤倒闭内幕及启示》,合著,第一作者,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王先庆:我的资本市场研究:从热爱到放弃

8.《国际投机资本与金融动荡》,合著,第二作者,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

9.《欧元横空出世》,合著,第一作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出版;

10.《现代资本经营》,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2352.html

更多阅读

万马电缆:从赛场到资本市场的华丽转身

 一年之前,高亢的“万马,万马”加油声在篮球赛场中沸腾。一年之后,以赞助篮球队走入公众视线的万马电缆跻身于IPO重启后的第一批名单,跨入了更高认知度的资本市场。   与以往涉足竞技体育的激情相比,上市后的万马电缆多了几分低调,但

王先庆:商贸之都:广州城市的灵魂与个性

   如果说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之都、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之都,那么,广州作为全国第三大城市,它最突出的特点和个性是什么呢?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认为,广州是中国的商贸之都。千年商都的历史积淀、独特的商业文化、广州人

王先庆:社保金背后的利益博弈

      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是国家为百姓利益着想的一种制度设计,是国家、企业和社会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一种基本社会福利制度,应该是企业和个人多赢,尤其是个人欢天喜地的事。但这些年来,我与珠三角的大量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打工者

王先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八大启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说明:本来,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不在我的研究范围,而且自从六年前我告别金融,投身商贸流通业的研究和知识普及以来,也多次表示自己将不再染指金融研究。我应该继续筹备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相关活动,用心写自己的

声明:《王先庆:我的资本市场研究:从热爱到放弃》为网友汉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