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创业板 从创业投资角度审视创业板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2008首发《时代财富》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创业板开通一定可以促进中国创业投资产业良性循环。相反有可能成为掀起新一轮“作假”的始作俑者。从目前中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管理、营销能力、资金是制约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其中,营销和管理能力是限制这些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资金其次,没有营销和管理能力,不可能有更多资金跟进。因此创业投资成败的关键还在于管理流程。资本不过是在人类社会一个阶段中发挥杠杆作用,但绝不是支点。只有创新才是永恒的发动机!其实创业投资的成败并不取决于创业板是否开通,而取决于所投资公司的质量!主要是所投资的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成长性!如果投资的是一家盈利能力很好的或者企业市场影响率和价值覆盖率成长较快,为什么要退出呢?比如:美国思科公司,在其成长的阶段,最初的创业投资家并没有退出,而且还控制了企业。因此,创业投资的根本问题实际是,最大可能地投资于一家高质量的公司。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企业间通过合并收购实现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尤其在经济危机的时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对于创业投资的退出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德国创业板,在经历了5年的历史之后,因为充斥了毫无投资价值的垃圾股,投资价值受到公众的严厉批评,不得不于2003年关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正如皮说的,德国都失败了。这么全民注重逻辑的国家啊。据我所知,德国的企业非常注重提升企业的“非价格因素”,即除价格以外的因素,像技术、品牌、质量、产品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这些因素带给德国产品更高的附加值。这也正是德国企业能够自我消化次债危机、欧元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霸主地位的根源。可是竟然德国都失败了,目前中国,凭借什么“软势力”证明自己是一定可以控制创业板所带来的各种风险?皮连洲先生说的不错,如果中国的创业板市场由于监管不力的问题而导致重蹈德国创业板的覆辙,那么这将是投资者更大的风险。

 如何投资创业板 从创业投资角度审视创业板
  依我看,开通创业板真不如建设孵化器(incubator)。中国已经到了必须建设孵化器的时候,当然以前也建设了,但不理想。这几年,企业孵化器雨后春笋般涌出浙江,那里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正在打造一个聚集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园、风险资本和企业资源的平台,更好地为创业者服务。据统计,目前浙江省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7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8家,在孵企业3300多家。“孵化器”已经成为连接知识创新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社会经济组织,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incubator的存在和成熟,对落实创业想法非常重要。在硅谷只要获得当地政府同意,就可以搬进incubator。incubator里头分隔成许多不同的小单位,专门用来租给经过市政府审核同意的起步公司当office。incubator有统一的前台和行政部门,只要人进来就能工作。行政部门则提供法务咨询和创投咨询,经常举办各种课程,并请外面的专家来开课,教会这些创业家,成立公司该注意那些事,有那些法律相关责任和义务,以及和创投的人谈投资该注意那些事、商业计划怎么写、如何交涉谈股权等。如果这些创业家最终真地拿到资金成立公司,他们只需回馈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不等的股权给incubator,如果未能顺利成立公司,也只要交房租就行,而房租则比外面便宜许多。硅谷的incubator本身就是在做投资,他们每一轮帮助成立的公司,只要有一家顺利成功上市,投资就回本。除了财务报酬之外,这种单位的存在,大幅降低创业的门坎,组织许多经验和人脉的交流,提高成功的机会。我们中国现在的科技孵化器园区,都只是当房东提供办公室,没有其它附加价值。

  另外,前几天我和软资的执行官在探讨这个问题。用孵化器结合创业投资的模式的“孵化器型创业板”是不是可能更加适合中国国情?我的助理在大学校园做过摸底调查:关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国家确实安排不了这么多大学生;二是,目前确实需要自就业,自救业!目前团中央已经在着手开始了。如果团中央参与的高校创业巡回团能让学生培养起具有公民意识的、理性的、规范的、科学的、有清晰目标并承担社会责任的创业者,即使不能创业也是对就业的正确引导,有雨露甘霖的效果。学校不乏创业激情,也有很多创意,有很多是针对学校环境面对学生的创意,为的是节约学生的时间,因为大学学生普遍的懒了很多.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现阶段的创业局限性,阶段性很强.如果能超越这些本身固有因素,那么将对目前的创新有很强的延伸作用。现在大学生创业者,普遍激情很大,但对社会竞争缺乏认识,过于理想化。如果有更多的创业投资机构,能够进行引导,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创业是一个好听,但十分艰难的事情。创业者走在创业的路上,一路快乐与辛酸,唯有自知。其实青年人创业真的不容易,管理经验、起步资金,财务知识,专注、韧性、激情、创意一个也少不了。谁来帮他们?赢在中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再加上这个团中央参与的“创业课堂”等,把整个中国“闹”的如火如涂。希望不是一场喧哗。。。。。。

  假设这种以支持创业为主要目的的“孵化器型创业板”能够开通的话,建设一个还不够,全国遍地建设才好。创业板要创新,就要区隔A股模式。比方说,可以交给地方自定义投资方向和运作模式。咱们创造一个中国特色的创业板吧。一味的模仿和迷信西方的证券市场规则和秩序真的不一定可以走出光明。搞孵化器型创业板。规模要特小,跟地税一样由地方政府监管。中国啊,是个多层级的不同特点和经济进程的国家,各地的人文和投资标准、价值标准不太一样。与其将地方股民的怨气和不满指向中央,还不如分而治之,因为,股市价值无法体现出区域诉求。区域创业板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本地的投资者既了解又爱护。另外,也不会因此都挤进一个大盘子争夺有限资源。各地谁也不了解你,也不敢投。因为不是你那里人,信息也不容易对称。到不如把各地的资本机构动起来,让他们来运营各地的项目。比如:河南的烩面连锁加盟,就可以上“河南创业板”,河南人一定支持。投资也集中,河南的的企业就容易受益。而广州的呢?那里的股民,从来就不知道烩面的价值。投啥?一定连看都不看吧。这就是说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投资人的心理状态,对创业型企业的价值标准不够统一。当然,现在定义的创业板是3高5新,烩面的例子当然不属于里面的范畴,我只是打个比喻,其实未必不是太适合。就说高新吧,全国那么多高新基地。做所谓CRM软件都就会蹦出500家,咋选?完全同质化。水平差不多。现在的股市不一样。基本上某个行业的就那么几个龙头和大腕了。德国失败,我想也有这方面原因吧。大家都差不多的条件下,怎么遴选?很困难,那就重新开始上演A股的闹剧吧,谁的“潜规则”把握的好,谁上市!问题是没有上市的那些企业看到如此景象,他们会没有怨言吗?说个故事:朱元璋开国新科考试。因为北方战乱,南方较为平和。南方子弟和北方子弟的考试结果是:从探花到榜眼,全部是南方人。而彻查后发现,没有舞弊。可谁信啊?北方学子信服吗?不信服就麻烦大喽。北方初定,民心不稳。坚持公正,就会失去北方民心。不坚持,就成了权弄欺民,南方学子也不会服气啊。咋办?废止本次科举?那不可能。而且是已经发出去的箭收不会来了。那时的中国正需要学子效力国家呢。于是朱元璋下诏:北方初定,学子路途艰辛,正在纷纷赶来,随大试已过,但仍有学子赶来。因此,这次的成绩只算南方学子的大考。北方学子再自己一圈考一次。最后南方北方两个考试的入选者再一起进行殿试。这样是公开的,剩下的这些人双方公开比较,胜负也就好认同了。中国区域层次多样,投资者水平也是多样的。

  为什么要提建设创业孵化器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孵化器和创业投资机构都与创业企业是一种突破零合的共赢互利关系。不论是孵化器和创投,它们的产品是成功的企业,它们的增值是通过创业企业的成长壮大来实现的。对于一个创业企业来说,它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和管理。不解决管理问题,资金问题永远无法到位,到位了,也会因为管理不善,走向倒闭。这对创业者来说,是创业历程的不良记录。孵化器作为一个为创业者提供良好创业环境的服务型单元,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使创业者真正无后顾之忧。孵化器与在孵企业是一种互动关系,孵化器的成功与否是与在孵企业能否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投资者投资于一个创业企业要冒很大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在投入资金的同时,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创业企业快速成长,而这些服务又是创业企业本身欠缺并且急需的。

  对中国企业实际管理水平做了深刻研判的张瑞敏一句“台风来了,猪都会飞。”是提醒中国投资者、企业领袖摸摸自己是不是真有驾驭价值的翅膀,还只是被经济向好的台风吹起来的猪。创业企业只有以股东和客户价值增值为核心、以价值结构为导向才可能成为未来的“大盘蓝筹”。这些难以获得并难以替代的“软基因”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同时必将是中国经济获得超常规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投资者不可能完全走进上市公司,准确、及时地了解其运营环境、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导致上市公司创造的投资价值难以被充分发现。只有把企业经营的目标从利润最大化向企业价值最大化过渡。才会引发整个市场上的投资者行为趋于理性。业界专家一致认为应该回归到企业内在价值的创造这一本源,才是正途。

  事实上,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很多国家金融创新的重点开始强调创业金融制度的创新,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成果。所谓创业金融,是指为创业企业筹资和为具有冒险精神的资本投资提供的一套金融制度安排。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创业企业活动特点的创业金融之路,是解决中国创业金融抑制的当务之急。“孵化器型创业板”若能解决中小企业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集合社会资本为优质项目提供起步资本和软管理范式、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筹集更多资金。为什么不去筹备这样的创业板呢?目前许多有潜质的高科技等创业型公司大都是处于盈利能力尚未显现、甚至存在亏损的阶段。股票投资的本质在于未来业绩增长与公司成长性,缺乏有效的上市资源筛选功能,将不利于创业板市场孵化功能的有效发挥;不能以现在效益看是否上市。企业忽略了未来赢利能力,去赚每年的1千万,小企业更没有精力做大了,上市就是集资做大价值的,不是分这1千万的。也许具有孵化器性质的创业板是个不错的方法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2956.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开通创业板交易 怎么开通创业板交易

如何开通创业板交易——简介创业板市场有几百只上市股票可供投资者交易,但是大多数的投资者在券商开立证券账户的时候并没有同时开立创业板交易。即300的股票是无法在交易系统进行买卖交易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投资者去券商开通相关创

个人如何投资房地产 利润最高的不起眼行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投资房地产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首选,逐渐被纳入家庭理财计划中。那么,个人如何投资房地产呢?投资房地产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对房地产进行开发、管理、经营、服务、消费的投资活动。投资房地产的类型:从投

如何开通创业板 开通创业板几天能交易

如何开通创业板开通创业板前你必须先开通好沪深证券账户,已经具有了在深市炒股的经验。不论你炒沪市、深市还是创业板的股票,都使用的是同一个证券账户,开通创业板不是让你去另外开通一个账户,只是说你具有了交易创业板股票的资格。

如何进入创业板? 如何买创业板的股票

由此进入→9.16实盘日志如何进入创业板(1)具有两年以上(含两年)交易经验的投资者申请参与创业板交易,需与证券公司现场签署《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两个交易日后开通交易权限;

我是如何投资大秦铁路的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我是如何投资大秦铁路的股民英雄会 发表于 2015-07-16 07:16:29股吧网页版有一点需要和大家说明,个人在证券市场生活生存了一段时间,实在是不敢以“先生”自居,因为证券市场我们大家相遇,相识,相知。应该算是一种缘分吧!这个市场子1992

声明:《如何投资创业板 从创业投资角度审视创业板》为网友街舞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