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金融办电话 天津市金融中心建设的理想与现实



    天津市金融中心建设的理想与现实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一、金融中心的内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贯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桥梁,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金融中心则是金融活动的集聚之地,金融中心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金融中心的概念和含义有多种表达方式。一般说来,金融中心是指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服务全面高效,金融信息传递通畅、灵敏,资金往来自由的资金集散地,汇集了为数众多的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聚集了大量的资金,具有一定的资金辐射和资金吸引的功能,因而成为资金融通中心。现代社会的金融中心,主要是指那些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金融机构密集金融市场完善、资金交易活跃、金融工具齐全、金融信息灵敏、辐射能力强、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地区。它通常是依托某一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来建立。金融中心作为金融竞争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已成为展示一国(地区)综合实力或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标志。

  金融中心的特征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化三力”,即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业务市场化、融通资金多样化、运营手段现代化,在全世界或全国或某一地区里具有很强的聚合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四化”是衡量是否能形成金融中心,或者金融中心机制是否完善的标准,而“三力”的大小,则反映了某一金融中心的功能或作用的程度,表明其影响及地位。

  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评价指标有:(1)经济规模。经济规模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只有经济发达到一定规模,才会产生强大的金融需求,促进金融机构的聚集和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衡量经济规模的构成要素有GDP,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收入等。(2)金融聚集程度。金融聚集程度包括金融组织的聚集、金融市场的聚集和金融规模的聚集,一个金融中心必须有金融机构的大量聚集,通过聚集效应发挥规模优势和聚集的外部效应。一般以居民储蓄余额,存款余额,贷款余额,银行现金收入,现金支出、保费收入代表金融规模聚集程度,以金融机构总数、外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代表金融机构聚集程度,以金融市场结构与层次来代表金融市场的聚集程度,当然,金融市场如果始终缺乏对金融资源的集聚辐射作用,则就不是金融中心,而应该称为“金融黑洞”。(3)经济区位力。区位因素是金融中心形成的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力可区分为自然区位、商务成本两个指标,自然区位包括地理区位优势,商务成本包括税收负担和土地成本。金融机构往往将商务成本高低作为聚集的重要因素,这方面有新加坡的经验和香港的教训作为参考。新加坡一直不让自己的商务成本太高来促进新加坡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而香港的高商务成本已经明显影响到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壮大。(4)金融基础设施指标。(5)金融需求因素。金融中心需要充足的金融需求,只有一定规模的金融需求才会吸引金融机构的高度聚集。工商企业总数、进出口总额、外资企业数、出口总额等都是影响金融需求的直接因素。(6)环境指标。金融中心的形成是各种综合因素的结果,城市优美的外部环境也将吸引金融机构的聚集。(7)制度指标。金融中心需要稳定优良的制度环境,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各种金融合约的履行,金融中心要有很好的金融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来保障。

  二、天津市金融的历史辉煌和衰落

  天津金融业兴起较早,天津最早的钱局开办于清朝的乾隆年间,在现今的古文化街一带。旧时天津钱庄有东街庄和西街庄之分。东街庄指的宫南、宫北一带的钱庄,位于天津旧城之东;西街庄即估依街锅店街一带的钱庄,是天津最早的金融集中区。19世纪60之后天津的金融去转移到中街,也就是今天的解放路一带。近代天津曾是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对北方经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银行出现以前,天津已有数十家钱庄、票号,其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就是嘉庆二年(1797年)山西人雷履泰在天津开办的日升昌票号(它的前身是染料庄),它以首创中国汇兑业务而闻名。天津出现的第一家银行便是英国汇丰银行天津分行,该行于1882年正式开业。紧随其后的有1895年在天津开业的英商麦加利银行天津分行,1896年开业的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1897年开业的德华银行天津分行,1898年出现了最早的中国资本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天津分行,1899年开业的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天津分行等。1900年天津就有银行、钱庄、票号300多家,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二家官办金融机构——天津官银号,成为天津第一家新式银行。1905年开设大清银行,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天津有本国银行、钱庄103家,其中设总行的10家,设分行的93家,占全国银行总资本的12.7%,占全国银行存款余额的18%;还有外国银行17家,占外国在华银行资本总额的16%。20世纪30年代,这条街曾经以位居全国第二的庞大的资金流量,闻名于世,所以又被形象的称作是天津的“华尔街”。到1935年天津共有中国资本银行29家。其中最著名、在中国金融业占有相当地位的就是1915年成立的盐业银行、1917年成立的金城银行、1918年成立的大陆银行和1922年在天津开业的中南银行天津分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是当时享誉全国的中资银行,金融辐射功能遍及长江以北,所以又被称为“北四行”。这四家银行中,除大陆银行外,其余三家银行的总行都设在天津,其中的金城银行是“北四行”的重要支柱。“北四行”作为商业银行,既与官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对北方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金融中心”,在20世纪40年代,解放北路金融街上设有49家国内外银行,其中12家国内银行的总行设在天津;有270多家国内外保险机构,还有功能完备的证券交易所,是当时全国仅次于上海的金融中心和保险业中心。在近代,天津不仅是与上海齐名的北方金融中心,而且,早在1921年2月7日天津就创设了当时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天津证券花纱粮食皮毛交易所,俗称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这也是天津第一家正式证券交易所。到1945年初,天津的证券行发展到98家,天津解放后,1949年6月1日,“天津市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有经纪人39家,上市证券为各大公司股票。此后,天津的证券交易所停止办文,股票交易难以正常运行。天津投资公司于1951年发行的‘天津投资股份公司股票’则是新中国第一张股票。1952年7月19日,交易所撤销,其买卖由天津市投资公司办理,后又改为交通银行兼管。1956年公司合营后,股票交易停止。

  天津当时之所以能成为北方的金融中心,并非偶然。它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较发达的工商实业。首先是地理优势。天津自元代漕运以来,就逐渐形成水旱交通枢纽,成为商品集散地,这必然使资金流向天津。其二,地缘条件。当时盐业作为天津经济的主要支柱,促进了天津向周边及三北地区的辐射能力,三北地区逐渐构成天津经济的腹地,为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三,开放的格局。天津自1860年开埠后,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天津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吸引了各地的实业家纷纷来津投资建厂,内地原料的汇聚与产品的直接出口,进一步加速了天津金融业的发展。其四,城市环境。天津开埠后由于西方各国在天津设立租界,使北京许多遗老遗少、下野军阀政客以及周边地区的地主或迁居,或将资产转移天津,大量游资流向天津,成为银行吸纳存款的财源。其五,金融市场。特别是北洋时期政府财政窘拮,需常年向银行贷款,并通过银行发行各种公债,进一步刺激了银行业的发展。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华的外商银行因战争原因,业务急剧收缩,这为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办银行创造了条件。

  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天津的经济中心地位和金融功能逐渐被弱化。金融中心变迁首先对相关地区金融业本身(包括银行、证券交易所、信托与保险机构等)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在1978年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情况下,天津在东部的金融配置中相对落后,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在多数年份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融系统存贷款余额在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到1999年均只占到11.95%左右。

  国际金融市场的历史表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与经济活动中心的变迁紧密相关。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是一对孪生兄弟,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的反映。天津金融中心的变迁也正是这一关系的体现。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天津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商贸中心、工业中心和交通通讯中心。在近代史上天津成为我国北方经济中心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

 天津市金融办电话 天津市金融中心建设的理想与现实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甚至取消商品经济,导致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功能逐渐萎缩,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天津的地位和市场经济的命运有着内在的联系。天津曾两次失去设立证交所的机会。第一次是在1990年代初,与深圳的竞争中败北。据说,当时为了争取中央批准在津设立证券交易所,不得不将一批拟上市公司压了下来,以备不时之需;而且,还以优惠条件,吸引海内外金融机构,尤其是国内证券公司在津设立营业部、分公司等等。第二次是在与武汉、沈阳等多个城市竞争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的过程中集体失败。

  天津市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固然有外部的客观原因,比如,有天津人认为,天津在被划为河北省省会的8年间发展受到牵制,唐山大地震天津也遭遇重创,恢复城建又用了8年,后来由于一些政治原因,在改革开放后,天津在中国整个经济版图优势地位渐失。但是也有主观原因,包括有些同志思想观念落后,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例如,忽视改革浪潮的冲击和科技进步的作用等等;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认识不足,导致地方金融业发展不快,丧失了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先机;经营理念保守,融资方法和金融品种单一;用人机制陈旧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等等。

  三、天津市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和条件

  天津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较早的城市。“金融中心”对天津来说这是个久违了的词汇。在近代中国,天津曾与上海分享这一地位。20世纪初,本土和外资金融机构的云集,曾铸造了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金融中心”的辉煌。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天津的经济中心地位和金融功能逐渐被弱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服务与区域发展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天津一直梦寐以求并努力重铸金融中心功能。当今,重燃金融中心的梦想,天津不乏自己的优势和条件。包括天津的经济区位优势、综合经济实力以及金融资源等。首先,天津具有良好的经济区位优势。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中心,连接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位于东北亚国际合作区的中心地带,是北京以及华北、西北的重要出海通道,拥有著名的天然良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和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天津作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天津作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必将有效地带动资金流汇集和资金中心的形成,进而带动金融业的跨跃发展。其次,天津经济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尤其是滨海新区的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投资环境良好,吸纳外资金融机构和外资的条件不断优化,有条件形成金融机构和资本的集聚效应,并发挥配置金融资本的枢纽功能,具有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首要条件。这就为天津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从而也为加快天津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与经济活动中心的变迁紧密相关。第三,天津不乏丰富的金融资源。天津是央行天津大区行所在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天津拥有分支机构;大部分股份制银行也都进入了天津;摩根大通、汇丰、东京三菱、法国兴业等外资银行在天津设立分行。2004年2月15日我国首家中外合资的住房储蓄银行—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在天津正式开始营业。2004年2月,北方产权交易中心落户天津。2005年,我国创业投资历史上第一个“非法人制”外商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赛富成长创业基金在天津开发区注册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农村合作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成立。首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于天津的渤海银行也已于2006年2月16日正式对外营业。2006年3月,全国首只私募基金——渤海基金获批在天津市设立。目前,天津已经初步形成国有银行为主体、多层次金融机构并存的竞争性金融组织体系,货币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相互促进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银行、证券、保险协调配合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良好。第四,天津具有较强的经济科技实力。天津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汽车、石油、海洋与精细化工等的支柱产业以及高能电池产业群、软件产业群、环保科技产业集群等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建设要吸纳大量的资金,加上许多国内外大企业投资,天津金融业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这是建设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柱。第五,政策优势。进入2006年后,国家政策大幅向天津倾斜,2006年3月,天津市被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4月,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2006年6月份《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下发,滨海新区将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之后,8月份中央批复《2004-2020年天津远景规划》,表示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首次提出将北方经济中心从北京转向天津。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天津的区域价值将得到大幅提升。众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的推行有望使其成为新的资本洼地。天津也已经向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金融改革试点的请求,包括以产业基金和资产证券化等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允许开展金融机构综合经营试点;创新消费信贷和中小企业融资;设立上海和深圳之外的第三个交易市场以促进产权交易;试点开放外汇市场和资本账户并引进离岸金融业务等。假如能设立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吸引国际大银行和跨国公司前来天津发展,聚拢金融人才,活跃当地的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无疑将为北方金融中心的建设注入一剂强心针。

  另外,金融中心必须得有“金融街”,这在国际上已成惯例。目前,同时在建的天津友谊路金融街和滨海金融街承载着天津“北方重要金融中心”的梦想。天津人给友谊路金融街起了个名字叫“天津的华尔街”;给滨海金融街起个名字叫“天津的曼哈顿”。金融街的建设吸引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纷至沓来,数量已经相当可观,“扎堆”效应开始显现。

  四、天津市建设金融中心的实现差距

  虽然天津建立金融中心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但是天津市与京、沪等地相比,天津市金融业的总体发展相对滞后,能够辐射到全国和北方地区的金融机构总部少,金融机构数量、融资规模、辐射能力以及金融业经营状况均与经济发达城市有差距。特别是金融功能区建设还显得滞后,信息网络设施还需要完善,而要在这两方面胜出北京、上海等其他志在发展金融业的城市,天津市政府应加大力度打造金融功能区。目前,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金融街)和天津滨海金融街无论在建设规模、硬件设施、服务水平、承载能力上,还是在金融机构的数量上,都与上海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外滩金融区构成的商务区有一定的差距。天津的金融信息网络建设工作也落后于上海。

  金融中心是每个特大城市的梦想。争夺北方金融中心,天津、北京都有条件。北京是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最集中的城市,其核心功能是金融决策和金融信息中心。“但是全国近90%以上的信贷金、80%的金融机构的总部在北京,金融一项对北京GDP的贡献率占15%。天津要成为真正的北方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还有一段路要走。”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说。确实,天津的金融实力与北京相比,相差太远。北京在金融资源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如是全国的金融决策和监管中心、全国的资金调度中心和金融批发中心等等。其中的许多优势是国内包括天津在内的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北京市是中国金融宏观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所在地以及30多家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总部的聚集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这“一行三会”,包含了金融层面的所有监管机构都集聚在北京,在加上一直设在北京的国库,北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央金融决策中心。与此同时,北京还是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总部的密集地,总部在北京的金融机构占据了全国金融资源的绝大部分。四大专业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北京,她们的业务占据了中国银行业务总量的大半壁江山。此外,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北京。在其它金融机构集聚上,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再保险三大保险公司的总部,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大型证券公司的总部,以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都设北京。北京不仅成了中国保险业2/3以上的资金统一运作的场所,还成了中国最大的金融结算中心。北京的金融资源十分丰富。2005年北京市金融业增加值793亿元,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6%,在全国各城市中位列第一,集中程度高于上海和深圳。北京不仅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基地,也是最大的国内公司总部基地。全球500强企业的中国总部有一半以上都在北京,而且全国500强企业的前100强有将近80家总部在北京。国有资产总量的一半以上,由总部在北京的国有大型企业所控制,中石化、中石油、中移动、联通、网通、华能、中远等,它们所带动的庞大的资金流,同样是北京成为金融中心的有力支撑。

  上海是金融活动最活跃的城市,其核心功能是国际和国内金融交易与服务及区域金融辐射。目前,上海已经初显全国资本运作中心、资金运营中心、资金运算中心和外资在华(在沪)金融机构管理中心的地位。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黄金交易所以及中国银联都已相继落户上海。其中中国银联落户上海,标志着上海成为了全国银行卡资金的清算中心和电子货币流通体系的枢纽。而在此之前,汇丰银行在上海建立了数据中心。中行、建行已经相继将资金运营中心迁移上海,工行的票据中心设在上海,农行的全国性票据业务部也正落户上海。近来,一些股份制银行,例如兴业银行的资金运营中心等也陆续搬迁到上海。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也在上海安家落户。在加上上海有北京和天津都无法比拟的完善市场体系,证券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等都在上海,使得上海“营运中心”地位已初具规模。而且世界前200位的金融机构大部分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处;大多数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在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业务运作中心设在上海。

  金融中心不是喊口号能够喊来的。从天津所具有的金融资源看,无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在津的分支机构、股份制银行分部入津,还是摩根大通、汇丰、东京三菱、法国兴业等外资银行的在津分行,更多是服务天津,“作为分行对地方资金有吸纳功能,总行才有运作、支配的权利。没有更多的金融总部在津落户,天津的资金沉淀就会减速。”

  纽约、伦敦是最具实力的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纽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全球金融体系最完善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上的金融中心中,纽约华尔街无疑是真正的标杆。在纽约华尔街不足1公里长的街道上就集中了几十家世界一流的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英法日瑞等国际大公司的总部及区域总部,使这里成为世界上资本密度最高的地区。美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如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就设在华尔街,那里就是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是财富的象征。伦敦是全球第一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全球外向度最高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集中了分布在整个欧洲80%的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世界上外汇交易量最大,业务来自包括东欧、非洲、亚洲及中东等地区;专业人才丰富,人事成本及所得税率都比欧洲国家低,拥有高品质的生活环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高,经济高度外向性;法律完善、合理、透明,管理制度自由且富弹性。伦敦这个至今交易量仍居第一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它的特点是比纽约市场更为国际化。金融业务中,外国股票交易、国际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外汇市场交易、航空和海运保险净收入以及跨境银行借贷额均居第一位。

  与全球公认的金融中心伦敦和纽约相比,天津存在很大差距。作为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纽约和伦敦集聚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大规模的金融市场交易、大批的金融人才,这些都是天津无法相比的。从2004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世界排名前30位(按一级资本金额排名)银行的注册地看,纽约有3家,排名分别为1、5、28位;伦敦有3家,排名分别为3、13、26位;北京有3家,排名分别为21、25、29位(它们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天津则没有一家。相比而言,天津:(1)金融“软件”基础差、中介服务弱。天津的信用制度、信用意识等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各种金融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经纪公司等,数量少,质量差。(2)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不足。(3)现行金融体制还有待改善,金融法规还不健全。(4)从市场参与者方面看,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过分注重业务扩张,弱化了功能开发;过分注重争取优惠条件,相对轻视自身创新能力和内控水平的提高;过分注重办公条件完善等硬件优势,对金融中心软件基础设施的投入明显不足。(5)从市场环境看,天津金融的对外开放度与对内开放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不高;金融信息化包括银行IC卡的推广进展不快;金融中介机构明显不足;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严重缺乏。(6)从组织方面看,金融中心的重要构造之一是有一大批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天津目前的金融机构过于单一,银行占了绝对比重,非银行金融机构很不发达,这种状况不利于天津金融中心的建设。

  五、简要总结和展望

  金融中心是区域内各金融市场通过能否为各种金融业务活动提供最大便利的竞争而逐渐形成的。这种竞争优势地位的取得需要金融市场自身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发展,由此导致需要经常的、阶段性的重新审视和调整原有金融市场的体制和制度缺陷,并建立新的金融市场体制和制度,以解除滞后体制和制度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制约,并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而那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展最快的金融市场则将是本区域内金融中心最有可能的形成者。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所谓金融中心的标志性作用,通过完善金融中心外部环境促使各金融中心通过功能划分和优势互补,采取在国内金融服务的增量中寻求最大的份额办法,由市场力量而非行政手段去调整和构建我国多层次的金融中心体系。

  天津近代金融中心的历史优势或者金融业积淀,使天津人产生了一种金融情结,几十年来,这种情结一直埋在他们心中。如今,在滨海新区鼓励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天津北方金融中心之梦再次点燃。发挥天津比较优势,建设北方金融中心,必须取得这个地区各地方的认同、支持与参与。如果没有为全区域服务的思想,只想着本地经济发展,不但不能得到这种认同和支持,而且还可能遭到抵制。如果大家都建设金融中心,不仅中心不成为中心,而且必然加剧地区分割,削弱资金的流动性,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天津建设金融中心,应立足于我国现实情况,有特色,有创新,注重整合周边省市资源,领衔区域经济发展;加强金融领域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加大在金融方面的开放程度。另外,在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推进天津金融中心建设十分重要。

  在对天津金融的改造和建设方面,戴相龙说,天津现在要做的,不是与北京争夺北方金融中心称号,而是建立一个与经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为环渤海地区服务。可以看出,从把天津建成“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到建立与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转变,反映了天津从激情到理性的变化。其实,不事张扬中,渤海银行、渤海财险、渤海产业基金等一系列金融产品问世,有的产品“可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低调、务实地加快金融建设显示天津高层的稳健与远见。金融中心的形成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金融中心不是人为选出的桂冠,应主要依靠金融开放与金融环境以及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的自发选择,它更是市场长期竞争的结果。不断前进的天津金融业让市场颇感兴奋。我们可以肯定地预言,健康发展的天津金融业会有更多的作为,并成为天津经济跃升的强劲引擎。构建金融服务体系也好,打造金融中心也罢,总之天津发展金融市场的脚步越走越快。在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还有一些大动作正在逐步实施。国务院已原则批准设立滨海产业发展基金,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公募资金,在全国先行先试。另外,在滨海新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争取筹建总部设在天津的东北亚银行等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实施。

  天津应适应滨海新区综合开发开放的新形势,以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城市化水平为依托,以壮大金融机构实力、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为重点,大力推进金融体制创新、金融功能创新和金融环境创新,加快建立健全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化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等五大体系,努力实现由城市金融服务向区域性金融服务的全面转变,由货币市场为主的金融服务向货币、资本、保险、信托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的全面转变,通过经济实力、金融实力的提升,逐步确立天津金融作为我国环渤海地区影响面广、辐射力强、产业实力大的中心地位,为推动天津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营造一流的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方面,天津市在推动直接融资、综合经营、外汇改革、资本市场建设、大陆和台湾金融合作、金融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推出了多项措施。“北方重要金融中心”的建设任重道远,从激情到理性,再到政策或制度的形成,还需要走过一段艰苦的改革之路。虽然面临困难重重,竞争激烈,但已蓄势待发,且前景无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5932.html

更多阅读

农村审计实践的思考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城镇发展的认识决定着城镇化建设的命运,在当今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之时,建设什么样的农村城镇?如何定位农村新型城镇?过去和今天,我们的认识仍有偏颇,观点仍有分歧,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也给我们推进农村城

抓好党风建设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中央确定的必须常抓不懈的重大政治任务。近年来,第一作业区党委通过强化两级班子政治理论学习、组织专题理论研讨、集中上党课、强化法律法规教育、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

恒昌探索实践 基层国库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国库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国库文化是央行文化的分支,是国库事业在发展和实践过程中渗透出的一个崭新范畴,是国库干部职工在长期的国库服务和国库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国库文化是国库人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民生

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驶入快车道

    发展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但不容回避的是,作为后发地区,西安在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还将要面对来自省外和省内的双重挑战。  《陕西省“十二五”金融业

声明:《天津市金融办电话 天津市金融中心建设的理想与现实》为网友箛島逑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