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县长黄志标:贫困县更需要幸福民生



    黄志标连续两届以满票当选赣县县长。有位80高龄老者说:“我们有一位愿意住‘危楼’的好县长,只要有他在,我就要拔长了自己过日子,活他个一百岁。”

    董显苹★胡洁/江西报道

  民生幸福是什么?

  几千年前,《孟子》里说,幸福的民生就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几千年之后的今天,答案有了进一步延伸。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民生幸福就是要“让所有的中国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民生幸福就应该是一场“人人享有”的盛宴。

  “赣县是个全国贫困县,民生建设很有挑战性,考验着我们县委、县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考验着县委、县政府转型的决心,也考验着县委、县政府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智慧。”赣县人民政府县长黄志标向《中国经济周刊》讲述着他的“幸福民生学”:“民生,不应只是一个靓丽的字眼,更应该是鲜活的实践,百姓真切的体验。从2006年开始,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如今已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一项项新举措的出台,一个个‘老大难’问题的化解,一张张笑脸的出现,成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生动体现。”

  这里的民众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

  财政年增一个亿,办公楼依“旧”

  简单不失庄重的县政府大院内坐落着一栋古旧的红色老房子,因为时日长久而生的沧桑依然清晰可见,房内的设施简陋古朴,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是我们县政府的办公大楼。”

  当被问起为什么不花点钱建一栋新的办公大楼时,黄志标笑笑说到:“并不是我们没有钱建新的办公楼,我们这三年来每年财政收入都递增一个亿,要说改善一下办公环境已经完全有这个经济实力。可是每次都想着还是算了,舍不得,还不如多拿些钱为老百姓多办点实事,为公益事业服务,办公楼能过得去就可以了,等到老百姓的问题解决好了再来考虑新的办公环境。”

  “赣县的经济发展再快,但是经济总量小,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有待提高,赣县仍然有一部分群众生活相当困难,县委、县政府对改善民生不仅上心,而且也有这个信心。‘德为善政,政在养民’,贴近老百姓,贴近基层,才能更好的为民立命。”

  “县长不仅仅是一种权力、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一项使命、一副担子、一份期待。人民群众把这个权力交给你,你就必须运用好这个权力为群众办实事、谋实惠;人民群众把这份荣誉给了你,你就必须担负起责任和使命,尽心尽职。”黄志标说。

  黄志标从2003年接过赣县县长接力棒,4年来,和赣县领导班子一起,“衣带渐宽终不悔”,带领着全县走出一个又一个历史新起点。生产总值由14.4亿元增加到42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36亿元,增幅列全市第3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6亿元,增幅列全市第1位,提前100天完成了全年收入。二、三产业比重均超过第一产业,加速了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型,赣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极大发展。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至今,黄志标已连续两届以满票当选赣县县长,民生脉动总关情,行动收获民心,难怪有位80高龄的老人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有一位愿意住‘危楼’的好县长,只要有他在,我就要拔长了自己过日子,活他个一百岁。”

  “十大民生实事”

  “幸福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如今‘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都是与民生疾苦相关,针对赣县实际情况,赣县的领导班子做了很多实事”。

  黄志标重点介绍了赣县投入近1.6亿元来做好民生工程中的“十大实事”:1)城乡就业,极大的缓解了赣县各乡镇的就业问题;2)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为止,全县五大保险共有参保人数7万人次;3)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均有很大提升,五保集中供养率已达80%;4)群众住房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中,如今已完成84套廉租房建设,新开工建设了1万平方米廉租房和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部分“双困户”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得到了解决;5)完成“村村通”改造工程,如今赣县已全面实现了户户通电、消灭了无电组、无电户,实现了100%的村通电话、100%的村通广播电视的好现状;6)抓好县城综合整治,县财政投入六千多万元对县城进行改造;7)改善基本医疗服务;8)狠抓教育,赣县开工建设赣县第三中学,完成24所农村中小学校改造,新建、扩建中小学校舍1.2万平方米。9)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教科书费并补助寄宿生活费;10)加强农村文体事业建设,让农民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打牢农村基础设施,为新农村建设铺好道路。

  责重若山,行胜于言,当然民生建设不会是这么简单。政府为市民选举产生,所以尽心竭力为民众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我们会要求自身做到最好”。

 赣县县长黄志标:贫困县更需要幸福民生
  “六类精品新村”

  有人说,以前农民过的日子只能叫“生存”,现在可称得上“生活”了,农村的发展速度着实惊人,多亏了有新农村建设这个契机,“上得起学、治得了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挣得到钱、做得了主、学得到艺、看得到戏。”这应该就是现代的农村民生。

  赣县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抓手,结合县内乡镇实际,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和村庄整治为重点,政府积极主动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同时配合一系列政策激励来推动新农村建设这辆火车,给农村的发展拉来活力,县政府还曾先后组织开展了千名机关干部驻村抓新农村建设、百名后备干部包段抓沿线整治活动,深入村组帮扶新农村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全县广大农村呈现出了一派新气象。

  《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到,今年以来,赣县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八千多万元,完成了2378个20户以上村庄规划编制,规划编制率达100%;并组织全县万名农民外出参观,激发了农民的参与热情,自行拆旧粉新建新房屋290多万平方米,全面改善农村面貌;解决好了近3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硬化干道400公里。

  同时全县共建设各类特色新村86个,茅店罗坑村被评为全市首届“十佳和谐·魅力新村”鹭村被评为全市历史文化单项奖。

  在农业产业化上,赣县新开发了王母渡、大田两个万亩现代脐橙示范基地,已规划落实面积6万亩。种植烟叶1.24万亩,建立优质烟叶基地40个;甜叶菊面积达到6028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全县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000户。

  随着“产业新村、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网络新村、科技新村和体育新村‘六类精品新村’”新概念的提出,赣县一村带一村,多村带全县,凸显地方和谐特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7357.html

更多阅读

黄志伟:打造有责任感的商学院

     对很多进入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门多萨商学院(Mendoza College of Business)就读的学生来说,感受最深的一个词便是“纠结”——在教授给出的案例讨论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是选择坚持道德,还是让自己

胡志标:民营企业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

全球经济的寒冬,在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阴霾中并未迎来春天温暖的阳光。在危机中,全球最大的玩具代工厂倒了、全国最大印染的企业破产了、国内最大的树脂工艺品龙头企业败了……我们不禁要问:危机面前,企业该如何平安度过?我们有没有找到

颜志荣:消费者更关注安利的产品价值

颜志荣:消费者更关注安利的产品价值文/本刊记者周再宇 发自北京4月中旬,冷空气袭来,北京刮起五六级大风,气温骤降,14000余名来自全球的长跑选手依旧全部集结在天安门广场,等待着北京国际长跑节的开幕。对于这个场景,爱好长跑的人士并不

声明:《赣县县长黄志标:贫困县更需要幸福民生》为网友愚人娱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