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第80节:说话之道(5)



系列专题:《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

所以,我们不妨采取这样一个原则,不要轻率地评价、讥讽别人。

  生活中的有些事情,是不能用是非曲直把它说清楚的,抑或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分出个是非高下。只有公堂之上的审判官才必须用是与非来评判受审者,为的是还给他自由或剥夺他的自由,那是一种无奈的职业。而我们在生活中,总希望活得轻松、自在,为什么要像法官那样费尽周折去定是非呢。所以定是非无非是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作祟,图自己一时的痛快,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对于那些生活上的鸡毛蒜皮之事,既使你对了他错了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结果并不见得是对方承认你聪明,反而倒是彼此在心上拉开了一段距离,影响了夫妻之情、手足之谊或朋友之间的和睦气氛。

  有些人不但在生活上喜欢分出个是非曲直,而且在做学问时,也会犯讥讽古人的错误,总爱给古人们排个先后,评个高下,谈论中不禁口出狂言,养成不自量力的习气。凡是善于学习的人,对于别人的一点点优势特长都虚心领受,用心揣摸,总把它学到手,哪里有狂妄评判指摘的举动呢?

  所以,不轻率地讥评别人,要紧的是在内心中戒除一个“傲”字,对待朋友、家人、古人都不能过于苛刻,处理事物时要处处留有分寸,看待周围的人时多从好处着眼,只要大是大非不乱,小是小非就不要去深究了。这样天长日久,在你身边必定会形成和谐顺畅的氛围。

  □ 不逞口舌之快

  东汉末年有个叫孔融的人,从小就十分聪颖,“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流传和称道。他非常能言善辩,这一点既给他带来了好处,也给他造成了祸害。

  孔融10岁时,有一天跟随父亲到洛阳去。当时,洛阳城里有个叫李元礼的人很有才华,美誉如日中天。他于是对父亲说:“我想去见见李元礼先生。”

  孔父大笑道:“多少达官贵人都见不到他,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就不要再痴心妄想了。”

  孔融很不以为然地说:“你只管带我去就行了,我保证一定能够见到他。”

 《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第80节:说话之道(5)

  到了李府门口,孔融对看门的侍者说:“我是李先生的亲戚,烦你进去通报一声。”

  李元礼接见孔融父子之后,大惑不解,便问道:“小先生,你和我是什么亲戚呀?”

  孔融笑着说:“从前,我的先人仲尼(孔子)和您的先人伯阳(老子)有师资之尊,所以我与你是通家之好,赛过寻常邻里。您能说我们不是亲戚吗?”

  小孔融的寥寥数语,令李元礼不禁暗中啧啧称奇,从此对他刮目相看,视为奇才。后来孔融长大后,李元礼力排众议推荐他为京都大学之师,并视之为忘年之友。

  不过,紧接着孔融锋芒太劲的言语,又为他英才多劫的人生埋下了沉重的伏笔,直至最终被曹操无情地贬黜。

  当孔融正在和李元礼谈话时,碰巧太中大夫陈炜前来造访。李元礼的门人将刚才孔融的表现,绘声绘色地告诉了陈炜。陈炜一向老成持重,听后以略带轻视的口吻说:“小时候聪慧的人,长大以后未必如此。”

  孔融立刻反唇相讥道:“想来太中大夫小时候一定是十分聪慧的啦!”

  陈炜顿时唇紫髭翘,无语凝噎。但从此之后,他心中充满了对孔融的厌恶感。故事解读:

  路不能乱走,话不可乱说,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因言招祸。应用之道:

  有一种人,反应快,口才好,心思灵敏,在生活或工作中和人有利益或意见的冲突时,往往能充分发挥辩才,把对方辩得脸红脖子粗,哑口无言。

  这种人不管自己有理无理,一要用到嘴巴,他绝不会认输,而且也不会输,因为他有本事抓你语言上的漏洞,也会转移战场,四处攻击,让你毫无招架之力;虽然你有理,他无理,但你就是拿他没办法。

  在辩论会、谈判桌上,这种人也许是个人才,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中,这种人反而会吃亏,因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不是辩论场,也不是会议场和谈判桌,你面对的可能是能力强但口才差,或是能力差口才也差的人,你辩赢了前者,并不表示你的观点就是对的,你辩赢了后者,只凸显你是个好辩之徒罢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3517.html

更多阅读

《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第89节:说话之道(14)

系列专题:《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 幽默的味道  杰瑞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警官,无论遇到什么案件或难题,在他手下总能迎刃而解。  有一天,有三位女士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大吵大闹来到警察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让谁

《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第88节:说话之道(13)

系列专题:《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有些人常喜欢把一件已经对你说过的事情又重复地说给你听,也有些人会把一个笑话说了多次还当新鲜的东西。作为一个听者的你,此时要有一种忍耐的美德,你不好对他说:你已经说过几遍了。这话会伤害

《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第87节:说话之道(12)

系列专题:《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一个会说话的人,总可以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动听,使别人很乐意地来接受。有时候还可以立刻从问答中测定对方言语的意图,并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启示,增加自己对于对方

《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第86节:说话之道(11)

系列专题:《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其实,更难的还在后面——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无人说——信息在传递中的扭曲却是最难防的啊。人人都是信息源,既为社会带来欢快和喜悦,也为生活增添烦恼和苦楚——关键在于嘴巴如何摆弄。虽

声明:《《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处世智典》:第80节:说话之道(5)》为网友人心不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