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在公司面临转折的关键时刻,青啤的高层管理人员表现出了极高的团队素质。没有人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更没有出现争权夺利的场面。大家共同关心的是,青岛啤酒发展到现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掌控,来带领大家继续向前走。大家众说不一,最后,董事长说:"我们先放开那些‘四化‘、廉政、业绩方面的标准。就看青啤现在最需要什么。"经过客观务实的分析和研究,关于"新的总经理应当符合怎样的标准"很快有了答案。 在"发展是主旋律"的今天,青啤的领军人物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应该是创新型的人才;第二,此人要懂市场、懂营销,具备很强的市场拓展能力。 董事长分析,干部有管理型,有创新型。创新型的干部遇事求变,管理型的干部遇事求稳;创新型的干部是理想主义者,管理型的干部是现实主义者。此时,青啤需要的是懂市场的创新型领导。 重托如山 8月18日,第十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 青啤公司在全国15个省市并购的40余家企业以及他们生产的100多种青岛啤酒系列产品无一例外地"回家"团聚,向人们展示了一支庞大的青啤家族。在啤酒节的新闻发布会上,李董事长告诉急切的记者们,近期将确定青啤公司继任总经理的人选,该人选将在青啤内部产生,对于这一点,董事会成员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他强调说:"‘好人里面选能人‘是政府标准,‘能人里面选好人‘是企业标准。现在青岛市的主管领导和组织部门都已与青啤董事会交换过意见,大家基本认同‘能人里面选好人‘这个标准。谁行就谁上,就推荐谁,要排除社会干扰因素和传统习惯的影响。" 应该说,在外界的眼里,我在青啤公司的组织序列里并没有很大的机会。我那时不过是一名中层管理者,和我级别相仿以及在我之上的管理者有11人之多。 组织部门和董事会在整个青啤公司进行了"你心目中的未来掌舵人应该是谁"大规模民意调查,以及中高管理层的无记名投票中,我的得票率超过了70%。当我刚刚得知这一结果时,感到非常惊讶,心里涌起了一股股暖流,同时也感到肩上巨大的责任。真的,他们的手中不是一张薄薄的选票,而是青啤沉甸甸的未来。我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会把信任给予我,其中还有一些是我的上级领导。 直到今天,我都被深深地感动。有这么好的团队,这么好的员工,这么好的品牌,青岛啤酒没有理由不发展,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

青岛市组织部副部长和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根据这个结果分别找青啤的干部谈话,最后他们对董事长说:"老李,你真是有一个好班子。"市里的领导说:"人选能这么集中到一个中层干部上,大家都推荐他,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是这个班子的成员基本上不论资排辈;第二是没有什么帮派观念;第三是大家确实是以公司利益为重。" 彭总出事之后,组织部门曾经找我谈话,问我对这个危急情况的看法,我毫无保留地说:"能接青啤的班的人,只有我。这个时候就别客气了,我就是青啤唯一最合适的接班人。" 我爱人当时非常反对我接这个班,她担心我的身体,心疼地说,来接这个摊子你是找死。但是,我要说,我三十多年来长的这点儿本事都是青啤培育的,在青啤的紧急关头,我一定要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