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 如何正确“阅读”《物业管理条例》



《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3年6月8日颁布之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从目前调查掌握的情况看,无论是业主、物业管理企业、开发商、专家学者还是新闻媒体,对《条例》总体评价是好的,认为《条例》基本解决了物业管理活动中的焦点问题,规范了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条例》的实施,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促进社会稳定、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意见认为《条例》存在一些不足,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日前,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您对《条例》作一个总体评价。

  答:有人认为,《条例》中没有细节描写,能够被顺利操作的内容很少,物业服务中存在的诸如业主委员会选举问题、新旧物业公司的更替问题、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问题以及物业服务标准与服务费用等问题,《条例》都没有提出解决办法。《条例》虽规定了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的10项权利,但具体如何行使并不明确,等于给业主开了张空头支票。

  我们认为,我国东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物业管理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具体情况差距很大,作为全国适用的《条例》,不可能就每一个具体问题作统一、细致的规定,从这一点看,《条例》的确比较“粗”。但是,笼统地说《条例》不具有操作性是不妥的。第一,在业主大会会议的召开及其决议的作出、前期物业管理阶段建设单位的责任、物业服务合同的签订、物业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条例》作了比较详细和符合实际的规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第二,《条例》虽然对首次业主大会会议上业主投票权的确定、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专项维修资金的收取、使用和管理等问题没有作具体规定,但明确了相关具体管理办法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有关部门另行制定。第三,贯彻执行《条例》不仅是《条例》本身,还包括根据《条例》制定的配套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条例》给物业管理活动的规范提供了一个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建设部已经根据《条例》,颁布了《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和《业主大会规程》,正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住房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物业管理收费管理办法》,正在进行《物业服务合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业主公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示范文本、《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并在着手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指导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制订《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另外,《条例》颁布之后,各地也在按照《条例》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或修订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或办法。这些配套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和《条例》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使《条例》具有了更强的操作性。第四,物业管理活动中的问题,有的是直接适用《条例》进行规范,有的则由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是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的法律依据。

  问:《条例》是否完全忽略了物权与业主大会的法律地位这两个重要问题?

  答:有人认为,物权和业主大会的法律地位是解决物业管理纠纷的两个最核心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在《条例》中都没有体现出来。《条例》若能在内容上为构造我国的财产制度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将是它最成功的地方,可惜它走的仍是行业管理模式,而不是法律模式。在有关物权的内容上,《条例》也只字未提。

  对于《条例》没有规定物权的问题,我们认为: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和管理,因而牵涉到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权属的划分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确实影响了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彻底理顺。但这个问题的解决,属于民事基本权利的确立和划分的范畴,根据《立法法》规定的原则,只能以制定法律的形式来完成。目前我国《物权法》正在制定之中,《物权法》的出台将解决这个问题。《条例》作为行政法规,不能将对物权关系的规范调整作为此次立法的对象和内容。从实际出发,《条例》先解决当前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急需规范的问题,今后随着国家物权法律制度完善,再对物权的有关问题加以规定,这样的立法思路是可以接受的。对于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的问题,有人提出,应当明确业主大会是法人或者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这种观点不妥。首先,业主大会没有自己的财产,不能独立承担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以不是法人。其次,业主大会是业主基于对自有物业实施管理,必须达成一致意见而建立的一种共同意志形成机制,主要职能在于对物业管理共同事项(主要是财产性的事项)达成共同意志,因而也不是自治组织。而且,《条例》虽然没有明确业主大会是法人或者自治组织的地位,但明确规定了业主大会应当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详细规定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各项职责,已经能够充分保障业主大会在物业管理范围内开展活动。另外,根据《立法法》的原则,自治组织的设立,只能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来完成,《条例》作为行政法规,不能明确业主大会是自治组织。

  问:为何要对业主大会会议的召开作出比较严格的规定?

  答:根据《条例》规定,业主大会会议应有物业管理区域内持有1/2以上投票权的业主参加,方可召开。业主大会作出的决定,必须经与会业主所持投票权1/2以上通过。业主大会作出制定和修改业主公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选聘和解聘物业管理企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和续筹方案的决定,必须经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所持投票权2/3以上通过。有意见认为,实践中多数社区连一年举行一次会议都不能保证,此条规定可能会使本意要有效维护全体业主权利的规定流于形式。必须认识到,《条例》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体现大多数业主的共同意愿,避免开发商和少数业主委员会成员滥用权利,保护全体业主的共同财产和共同利益。共同财产和共同利益是构成业主之间联系的基础。业主共同财产和共同利益的平衡,需要有民主协商机制来实现。业主一旦共同决定委托物业管理企业开展物业管理,就将共同财产的管理置于整体的共同契约中。共同契约就必然要在单个业主利益的分散性与众多业主利益的协调性之间实现均衡。业主加入共同契约就意味着要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于重大问题,如大家关心的选聘和解聘物业管理企业问题,审慎行事还是完全必要的。

  另外,从国外的通常做法来看,大多也对业主大会(国外一般叫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会议)决定的作出规定比较严格的条件。因而,《条例》对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和作出决定规定了比较严格的条件。当然,规定严格的条件确实会给业主大会会议的召开和决定的作出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条例》对业主大会会议的召开作了灵活性规定,首先,业主大会会议可采用或集体讨论或书面征求意见的灵活方式召开,其次,业主还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第三,《业主大会规程》作为《条例》的配套文件,规定了业主人数较多的,可以推选业主代表参加业主大会,业主代表应当真实反映所代表的业主意愿。这些规定在保证业主大会作出的决定真实反映全体业主利益和意志的基础上,增强了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和作出决定的可操作性。

 如何正确“阅读”《物业管理条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8351.html

更多阅读

阅读《核舟记_wanglixia 口技核舟记对比阅读

(二)阅读《核舟记》回答下列问题。1、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窗上刻的文句出自何处?作者是谁?为什么要刻这些句子?《前赤壁赋》《后赤壁赋》___苏轼____暗示核

正确理解《深空失忆》剧情 深空失忆

《深空失忆》出了英文字幕版本,于是终于不用费力猜测剧情了。看到网上有很多《深空失忆》剧情的介绍都是基于上一个狗屎字幕版,有误导嫌疑,所以想将《深空失忆》完整正确剧情写一下,当然也有部分猜测的,因为片子里也没讲清。片名叫《深

正确阅读农历 如何正确阅读

每逢农历新年和赶上历法调整现象,社会就泛起各种惑众传言,其中流行的是把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和阴历正月初一的“春节”混淆,说农历新年起始是“立春”;基于这个说法,一些官

《韩非子》全集在线阅读 韩非子喻老阅读答案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

声明:《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 如何正确“阅读”《物业管理条例》》为网友清城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