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恋人心 百度云 《读懂恋人心》 第三章 三种依恋风,找到适合你的另一半 第六



      方便一个人在较短时间内发现配偶或恋人的依恋风格。我们劝说别人不必压抑依恋本能,而是要顺水行舟,承认自己对爱人的依恋。这样,我们鼓励人们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不仅避免压抑正常的感情需求,还发现了感情生活中耀眼的“珍珠”,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依恋理论不仅适用于单身男女,也适用于恋人、夫妻。相比之下,其他情感干预往往适用面窄,不是局限于单身人士,就是局限于夫妻配偶。而依恋理论不存在这种局限性。不管一个人有没有开始一段恋情,不管他处在恋情的哪个阶段,都可以学习并运用依恋理论。不管你是剩男剩女也好,第一次牵手的情侣也好,白首偕老的夫妻也好,正闹离婚也好,处于失恋愈合期也好……本书都为你提供了有效而实用的方法,帮你达成愿望。我们相信,成人依恋理论可以在上述所有阶段发挥作用,指导人们突破感情迷雾,让爱情拨云见日。

知己知彼,方能享受爱情

 在提出依恋理论这个概念后不久,依恋类型成了周围朋友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一接触依恋理论,就迫不及待地进行自我分析。比如,在治疗期间,他们自己就这么说:“不行,我不能和他交往下去,他是回避型的人。”或者,在共进晚餐的时候,话题不经意间就转向依恋风格:“你知道,我是焦型的,最怕爱情没法维持。”

 有一天,塔玛拉也听说了依恋理论。随后每次聊天,她都会提到自己的依恋风格。最后,她终于鼓足勇气,斩断了和格雷格之间纠缠不清的情丝,准备迎接新的感情。她能自己判断什么样的人是回避型的,她见了这种类型的男人就绕道走,并灵巧地拒绝他们的追求。从前那些可能使她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人,渐渐淡出她的考虑范围。她不再暗自分析这些人的真实感情,也不再为等不到电话而苦恼。塔玛拉开始睁大眼睛观察追求者的依恋风格,判断他们是否具备与她发展长期亲密关系的潜力。

 不久,塔玛拉遇见了汤姆。汤姆明显是安全型恋人,他们的感情发展非常顺利。塔玛拉心态变得平和,不再向我们倾诉复杂苦闷的情绪。这不是由于她疏远了我们,而是由于感情处于甜蜜期,不需要讲什么愁苦的事。现在我们聊天的时候,她常常和我们分享他们共度的甜美时光,为他们的未来描摹蓝图,或者谈论她蒸蒸日上的事业。

 我们希望,你可以像塔玛拉以及我们周围的许多同事和朋友一样,了解并妥善地运用依恋理论,拥有更幸福的感情生活。接下来,本书将为你详细解释每一种依恋风格,以及它们对爱情生活的影响。你可以用依恋理论的新视角,重新审视曾失败的感情。“他到底有没有爱过我?” 诸如此类的问题将不再真假难辨。你将发现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过去和未来的感情生活,并且有足够的能力收获完美的爱情。你会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更加了解别人,明白什么样的人真正适合自己。你会清楚地知道,怎样才能享受爱情。

 如果你正在谈恋爱,并且与恋人纷扰不断,心情难安,那么本书将指导你分析彼此的想法和行为,发现彼此的依恋类型,挖掘出日常冲突的深层原因,并告诉你具体的方法,提升你对爱情的满意度。总而言之,无论你处在恋情的哪个阶段,你都能从本书获益,得到完美的感情体验。

第二节 依赖不是一件坏事

看似完美的情侣真的和谐吗

 若干年前,有一个真人比赛电视节目。来自世界各地的恋人或夫妻两人一组,接受困难任务的挑战,看哪一组能拔得头筹。在所有恋人和夫妻中,凯伦和提姆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对。他们有着出众的外貌、完美的身材和成功的事业。可当面临挑战,承受压力时,他们的感情分歧就浮现出来了。凯伦想结婚,提姆不想。甜蜜的婚姻和二人世界在凯伦看来是天堂,在提姆看来是牢笼和围城。

当众牵手很难为情吗?

 这个比赛竞争非常激烈,凯伦和提姆感觉压力很大,难免发生争吵。吵完后,凯伦想握着提姆的手,得到一些安慰,提姆却心不甘情不愿。他认为在公众场合握手太肉麻了,总不能凯伦每次想握手,他都要配合。

 两人一度处于领先地位,差一点就赢得大奖,却在最后一场比赛遭遇失败。在节目最后接受采访时,主持人问他们有什么感想。凯伦说:“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的依赖感强了。回过头看,我觉得自己有点过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想要在比赛的时候握着提姆的手。无论如何,我学到了一课。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何必一定要握着他的手呢?挺傻的。即使没有他的手,我也该争取保持良好状态。”提姆的感想比较少,他说:“比赛和真实生活差别很大。节奏太紧,一个任务紧接着一个任务,让我感觉很紧张,连吵架的工夫都没有。”

 在采访的镜头前,两个人仿佛心照不宣地忽略了一件事情。在最后一关蹦极挑战中,提姆胆怯了,想要放弃比赛。凯伦努力地给他打气,说会和他一起跳,可提姆还是不敢跳。他当时差点就脱下装备,逃离比赛现场。虽然他最终鼓足勇气,接受了蹦极挑战,但是颓势已经难以挽回,提姆一时的犹豫胆怯令他们功败垂成。

 凯伦认为自己应该控制依恋情绪,独自承担所有的压力。从成人依恋的角度来看,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她以为失败的原因是自己依赖感太强,而从科学研究的结果来看,则并非如此。所谓依恋,即意味着我们需要伴侣的支持,渴求与伴侣保持身心的亲近。假如伴侣对这种需要视而不见,我们会出自本能地继续要求,直到伴侣回应。凯伦和提姆要是知道依恋理论,比赛时就不会遭遇窘迫的失败。凯伦不会对自己在全国性的电视节目中要求握着提姆的手而感到羞愧,提姆也会知道握着凯伦的手更有利于获胜。提姆只要及时满足凯伦的需要,就能使她避免承受太多压力,也不用后来花更多时间安抚她。假如提姆知道他的积极回应能带给凯伦力量,他或许会很乐意在她需要的时候主动地握紧她的手。还有,如果他早一点接受凯伦的鼓励,就不会在蹦极这关失利了。

 依恋理论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有依赖感,是因为他们需要伴侣的情感支持,伴侣却没有给予支持。一旦情感需要得到满足,依赖感就随之消失。情感需要满足得越及时,依赖感就越小。在依恋理论研究中,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依赖悖论”(Dependency paradox),即人们只有彼此依靠,才能充满自信,保持独立。凯伦和提姆的优势在于他们感情很好,本来可以互相依靠,合作得更好,可惜他们没有把握好这种优势。

 在失败后发表感想时,凯伦责怪自己依赖感太强,造成比赛失利。提姆则无视自己作为恋人的责任,不认为自己有义务让对方依赖。他们的观点都有些偏颇,但也在情理之中。过错在于我们身边的流行文化。这种文化吹捧独立,抹杀对亲密关系的需求,轻视依赖感。最糟糕的是,我们却把这种谬误的文化奉为真理,不加反思,所以深受其害。

流行爱情观念就正确吗

 流行的爱情观念错误地认为:所有人,尤其是女人,应该保持情感独立,不依赖任何人。这种观念流毒深远。

 不久之前,西方社会一直认为自立的儿童能更快乐成长。19 世纪40 年代,专家们还认为“溺爱”儿童会造成儿童性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和缺乏安全感,长大之后难以适应社会。那时候,做父母的也相信,不应该给婴儿太多关爱,让他们要哭多久就哭多久,无需理会他们的哭闹,只需严格按照时间表给他们喂饭吃就行。在医院里,情况也是一样,医院不准父母接触孩子。父母想探望生病的小孩,只能通过玻璃窗遥望。在家庭中,儿童的独立自主也受到最高的重视。社工一旦发现一丝一毫的溺爱,就认为养育不当,要把儿童弄出亲生父母的家,寄养到陌生人家里。种种荒唐的行为,无不是错误观念引导的结果。

 那时人们普遍认为,父母和孩子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亲密的爱抚应当谨慎而节制。在20 世纪20 年代,有一本育儿书广受欢迎,它是约翰·布罗德斯·沃森(John Broadus Watson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译者注)所著的《婴幼儿心理卫生》(Psychological Care of Infant and Child)。沃森把此书献给“养育快乐儿童的好妈妈”, 并且论断“母亲的溺爱”对儿童有害。他认为,快乐的儿童感情上完全独立,不依赖父母。他们勇敢果断、无所畏惧、适应能力强,并且善于解决问题,只有在身体受伤害的情况下才哭。他们完全投入学习和游戏,不依恋任何人,也不留恋任何地方。

 和流行文化一样,那个时代的心理学家一点都不重视亲子关系,也不知道亲子依恋对于婴儿的重要意义。

 在玛丽·安斯沃思(MaryAinsworth )和约翰·鲍尔比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建依恋理论之前,人们一直抱有上述错误观念。但依恋理论的研究结果,颠覆了流行的观点,改变了人们对儿童依赖父母的看法。人们一直认为儿童之所以依恋母亲,只是因为母亲提供了食物和营养。专家们想当然地认为,儿童把母亲与食物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会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

 依恋理论创始者之一鲍尔比认为,这种假想与实际有很大出入。他发现,即使婴儿得到所需的全部食物,他们仍然需要关爱和依恋。如果婴儿缺少依恋对象,就难以在心智方面健康发展。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和“二战”孤儿就是鲜明的例子。他们都拥有足够食物,却仍然在身体、智力、情绪、社会关系等方面发育迟缓。安斯沃思与鲍尔比的研究证明,除了水和食物,亲子依恋关系也是儿童存活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都需要依恋,确信对方不离不弃

 鲍尔比一直认为,依恋是人类行为不可缺少的部分,贯穿着一个人生命的始终。随后,玛丽·梅因(Mary Main )发现,幼时亲子关系不仅影响成年人的依恋类型,还会影响他们抚养下一代婴儿的方式,这算得上一种依恋的循环。

 在一项调查中,学者辛迪·哈赞与菲利普·谢弗在《洛基山新闻报》(Rocky Mountain News )刊登一则“感情测试”,邀请读者从3 个选项里选出最符合自己的一项,每个选项对应着一种依恋风格。这3 个选项内容如下:

我感觉自己容易与别人亲近,也容易和别人互相依恋。我不担心遭到伴侣的抛弃,也不会因为伴侣与我关系太过亲密而感到紧张。(安全型依恋风格)

和别人亲近会让我感到不自在。我很难完全信任别人,也不愿依靠别人。如果别人和我太亲近,我会紧张。我的恋人经常想更接近我,这让我不耐烦。(回避型依恋风格)

我喜欢亲密的关系,可是别人似乎不太喜欢。我经常担心恋人不真心爱我,还担心对方会甩掉我。我渴望完全融入恋人的生活,但是这种想法让对方感到害怕。(焦虑型依恋风格)

 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表现出的不同依恋风格,分布情况与幼儿的依恋风格分布类似。大多数人属于安全型,少数人属于焦虑型或回避型。研究还发现,不同依恋风格的人,对待恋人的态度大相径庭,恋爱观、亲密观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哈赞、谢弗与其他学者对成人依恋进行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正如鲍尔比所设想的,依恋心理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年人也有依恋心理,不过与幼儿时期的依恋心理有不同之处。成人具有高度抽象的思维能力,即使暂时看不到依恋对象,也知道对方和自己感情相通,心意相连,不会像幼儿一样容易爆发“分离焦虑症”。而成年人和婴儿依恋心理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需要亲密关系,需要在心中确信依恋对象不离不弃。

 遗憾的是,亲子依恋在过去长期受到忽视,成人依恋的意义至今也未被大众所广知。尽管我们实际上需要互相依赖,主流的观点还是把依赖感看成病态心理。

恋爱就是要亲密,而不是彼此独立

 依赖心理长期以来都被妖魔化了。无论是病态依赖理论,还是市面流行的心理学自助书籍,无不反映着20 世纪上半叶错误的亲子观、依赖观。当时,人们竟然认为不依恋父母的儿童才是“快乐的儿童”。直到今天,某些专家的说法与那时流行的观点如出一辙:你的幸福只能靠自己打造,不能依靠配偶或恋人;配偶或恋人与你的幸福无关,你也与他们的幸福无关。更夸张的是,这些专家说每个人都应该自己顾自己,不要让亲近的人扰乱内心的平静。还有,如果恋人的行为让你感到不安,你就应该和他保持距离,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避免受到他的影响。如果不这样做,你就是软弱,就是和他纠缠不清,对他有“病态依赖”, 你必须学习在感情方面与他划清界限,摆脱依赖感。

 这种错误观点认为,完美的爱情只存在于两个独立的人之间。这两个人要心态成熟,相敬如宾,恋人之间也要划清界限。如果一方过于依赖另一方,就会给另一方带来压力。依赖别人是一种性格缺陷,应该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拥有“独立自主意识”。恋爱时难舍难分,离了对方就觉得生活不完整是最糟糕的情况。这简直是一方对另一方依赖成瘾,两人的情感未来似乎危机四伏,永无宁日。

 你知道吗?病态依赖理论创立之初,是为了帮助吸毒的人克服毒瘾的。它确实帮助很多沾染毒瘾的人获得了康复。然而,对亲人、爱人的依恋怎么能和毒瘾等同视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用于依恋情况,病态依赖理论就可能误导人们,损害人与人的关系。本节开头提到的凯伦就受到了这类理论的负面影响。生物学研究告诉我们,有依赖感并不是一件坏事。

 让人吃惊的是,依恋不仅是一种心理需求,它还有着不可磨灭的生理基础。无数研究结果表明,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建立依恋关系时,两人就成为一个生理整体。一方对另一方的血压、心跳、呼吸、荷尔蒙水平都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依恋关系中的两个人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流行心理学错误地认为两个人应该完全独立。因此,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当今流行的心理学站不住脚。恋人互相依赖是一个生理学事实,保持独立不意味着没有依赖感。

 弗吉尼亚大学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詹姆斯·科恩(James Coan) 博士与理查德·达维森(Richard Davidson)、希拉里·谢弗(Hillary Schaefer )曾合作进行过一次实验。该实验清楚地表明,拥有亲密人际关系的人与拥有宽泛人际关系的人相比,情绪状态迥异。在实验中,科恩博士与同事一起模拟了一个压力场景。他们对参与实验的已婚妇女说,她们将受到一阵微电流刺激,同时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RItechnology )扫描她们的大脑活动。

 当人体处于压力和刺激性环境中,下丘脑会活跃起来。这些妇女独自等待电流刺激的时候,她们的下丘脑出现了明显的活动现象。当她们握着一位陌生人的手等待电流刺激的时候,下丘脑的活动稍微减弱。实验最后,她们将握着丈夫的手等待电流刺激。结果会如何呢?扫描结果显示,下丘脑的活动状况并不明显,说明她们这一次感到的压力很小。实验结果同时显示,对婚姻满足度越高的妇女,握着丈夫的手时感觉越放松。

 这项研究证明,当恋人的感情亲密时,双方身心健康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一段亲密的感情,能帮助我们减轻心理压力,使我们更有安全感,更勇敢,并更具有创造力。既然亲密关系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恋人相处时又怎么可能像陌生人一样互不相干、彼此独立呢?

 流行的错误心理学观点对人们有害无利。比如凯伦,她的心理和身体都指引她握着伴侣的手,以获得支持和心安,可是因为这些流行观念在作祟,她反而认为依赖是软弱的表现,是不正常的,于是压抑自己的依恋需求。

依恋让我们的内心更强大

 不论你多么善于照顾自己,或是独处时自我感觉多么良好,你仍然需要与恋人分享爱和甜蜜,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是基因决定的需求。

 在大脑成像技术出现之前,约翰·鲍尔比就已经知道,基因决定了我们需要亲密的伴侣。唯有如此,才能度过幸福的一生,依恋和独立自主毫不冲突。他发现,一旦我们对某人产生依恋,一种超越我们自身的强大力量就产生了。不管我们有多么独立,有些事情总会超出我们的控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我们一旦选定一位伴侣,是否依赖对方就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事情,因为依赖感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在一段优雅的感情中,恋人双方从容淡定,既不怕受伤害,也不怕失去彼此,他们给彼此留出足够的空间,保持着礼貌适当的距离,这听起来似乎很完美,可是它如同镜花水月一般不现实,也不符合生物学事实。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对彼此心意相通的恋人生存几率最高。如果她感应到危险,他也能立刻感知;如果他忐忑不安,她也心情起伏;一方感到安全,另一方也会如释重负。他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她愿意付出一切去救他。亲密的恋人,彼此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两人把对方的安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两个人的生存几率都增加了。

 对于依恋的强大力量,不同依恋风格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安全型和焦虑型的人对于这种力量处之泰然,而回避型的人则尽一切可能将其压抑。他们也需要亲密关系,只是他们压抑了这种需要。本书在第6 节列举了一些实验,能够揭示回避型依恋风格的真实心理状态。

 依恋需求是如此强烈,它的力量又如此强大,那我们是不是要全身心扑在伴侣身上,把生活中的其他事情都抛在一边呢?我们是不是要放弃事业、疏远朋友呢?绝不是这样!相反,一个亲密的伴侣,能让我们更好地处理其他事情,更好地面对世界。乍听起来,这个说法有点自相矛盾。我们怎么既依靠别人,又保持独立呢?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解释清楚,那就是:要想获得独立和幸福,就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依恋的人,和这个人相濡以沫,共度一生。只要能理解这句话,你就把握了依恋的精髓。为了帮助你理解成人依恋,我们再回过头来参考儿童的例子。虽然儿童依恋与成人依恋不尽相同,但是儿童依恋领域的“陌生情境实验”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成人依恋心理。

婴儿在陌生情景下与妈妈分离,然后团聚

 萨拉和1岁的女儿金米走进一间堆满玩具的屋子。在屋子里,研究助理迎接了她们,和她们讲了几句话。然后,金米开始尽情地在这个玩具王国里探险。她爬来爬去,抓起玩具,又扔在地上,小眼睛瞧着玩具滚来滚去,观察玩具会不会发出响声,或者亮起灯。与此同时,她转动着眼睛,时不时看看妈妈在不在附近。

 片刻后,研究助理让萨拉离开房间。于是,萨拉悄无声息地走了出去。金米一发现妈妈不在屋子里,立刻显得心慌意乱。她以最快的速度爬到门口,一边哭着叫妈妈,一边奋力地用小手打门。研究助理给金米取来一些五颜六色的积木玩,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可是金米不吃这一套。她一点儿都不听助理的,还把一块积木扔到助理脸上。

 妈妈很快回到了现场。一看见妈妈,金米就手脚并用地爬向她,还伸出小胳膊来让妈妈抱抱。两个人拥在一起,妈妈抚慰着哭泣的小女孩。金米紧紧地抱着妈妈,慢慢停止了哭泣。在感到安全之后,她对玩具的兴趣又恢复如常,再次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游戏里。

 以上叙述只是对实验过程的简单概括。这个实验几乎是依恋理论领域最重要的实验,叫做“陌生情境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玛丽·安斯沃思惊讶地发现,母亲在场的时候,孩子能够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而当母亲离开后,孩子就失去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陌生情境实验”还发现,只要依恋对象在场,儿童就能够在陌生情境中表现自如,乐于探索。在依恋理论中,依恋对象的支持被称为“安全基地”,你知道此人一定会支持你,你可以完全信赖此人,在需要的时候,他随时会过来帮你。简而言之,安全基地是儿童探索、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

 长大以后,我们不再像小孩一样探索堆满玩具的房间。我们探索的是周围真实的世界,不断面对新情况,迎接新挑战。我们要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要有几个爱好,还要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和家人。我们和“陌生情境实验”里的孩子一样,有安全感的支撑,才可以在世界上披荆斩棘、追求梦想并创意迭出。如果没有安全感的支撑,不能确信最在乎的人是否在我们身边,一直相信我们、支持我们,我们就难以集中精力迎接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当我们的人生走入陌生环境,唯有伴侣做我们坚实后盾,给我们以抚慰和鼓励,我们才能集中精力面对挑战,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卡耐基梅隆大学关系实验室主任布鲁克·菲尼(Brooke Feeney )博士对配偶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及影响配偶互动的因素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通过一次实验,他揭示了“安全基地”在成年人生活中的作用。在这个实验中,菲尼博士让几对配偶互相讨论个人目标和发展机遇。结果表明,参与者如果得到配偶的支持,他们就更加自信和情绪飞扬,并且认为未来的发展机遇良好,很有可能达到目标。如果参与者感觉配偶不支持,或表情冷淡、不太关心,就会变得畏缩起来,认为自己的目标不值一提,不愿意谈论,更不会主动思考有什么机遇。

 让我们回头看看本节开头参加电视比赛节目的凯伦和提姆。在许多方面,他们的经历都很像萨拉和金米的“陌生情境实验”。就像金米需要妈妈的抚慰,凯伦需要握提姆的手,提姆也需要凯伦的鼓励;就像金米发现妈妈不在的时候哭喊,提姆不愿意握凯伦的手,凯伦就情绪不稳,没有动力继续比赛。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人都必须先有依恋对象的支持,才能心情愉快地从事其他活动。

找一个对的人依赖吧

 我们希望有人值得我们托付终身。可问题是,假如你全心全意地依恋他,他却躲躲闪闪,不给你支持,该怎么办?

 在成人依恋关系中,我们把配偶当做情感的“安全基地”和心灵的避风港,自然而然地期待恋人的支持。遇到困难的时候,恋人的存在会减轻我们内心的压力。通过了解科恩等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我们已经知道,接触配偶的身体能够降低我们在压力状态下的焦虑水平。我们还知道,爱情体验越幸福,感受到的外界压力就越小。

 其他一些实验的影响更加深远。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布赖恩·贝克(Brian Baker),研究心脏病、高血压的精神影响因素,尤其是婚姻和工作压力对心脏功能和血压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贝克博士发现,幸福的婚姻有助于治疗轻微的高血压。和伴侣在一起,能够降低血压,使病人更加健康。相反地,婚姻不幸,和配偶接触就会使血压升高。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只有见不着对方,血压才能降下来!这项研究结果具有重大意义。假如恋人不能满足我们基本的依恋需要,我们就会长期处于不安和压抑中,容易患染各种疾病。恋人应该是“安全基地”,

 但如果对方不扮演好这个角色,我们不仅心情受到影响,郁郁寡欢,还会殃及身体健康。

 各种研究结果都显示,恋人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大影响。这一点毫无疑问。他们不仅影响我们一时的感受,还影响着我们的长期自我感觉。我们有没有勇气追求理想都受恋人的影响。恋人如果满足我们内在的依恋需求,我们就有了“安全基地”,容易保持身心健康,延长寿命。如果他们时冷时热,不支持我们,我们便心情沉郁、难以振作,甚至身体疲倦、健康受损。

 如果爱,请找到真爱。美满的恋情,是一生幸福和健康的保障。本书将会告诉你,什么样的人能做你的“安全基地”,以及怎样才能找到那个人;同时,本书也会教你,应该怎么做,才能当好恋人的“安全基地”,使恋人更加完美和优秀,以及怎样鼓励恋人,帮助他们成为更加稳固的“安全基地”。

第三章 三种依恋风,找到适合你的另一半

第五节 敏感脆弱的焦虑型恋人

 19 世纪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说:“一切快乐或痛苦都系于我们所爱事物的性质。”选择爱谁是一件大事,我们一生的幸福都与此相连。尤其是对于准备谈恋爱的焦虑型人士,我们建议你选择安全型的恋人,否则,你会疲惫不堪,甚至生活和未来都会发生消极的转变。

别让你的敏感伤到自己

 焦虑型人士在恋爱中最容易受伤,他们最为敏感,最在乎别人的看法,因而总是在自我折磨。他们一旦选错要爱的人,就会像下面阿米尔的同事埃米莉一样冒险受伤。

 遇人不淑,差点自毁前途

 埃米莉本是一名精神科住院实习医师,但与大卫的相遇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参加医师培训之初,埃米莉志在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按照精神分析研究院的要求,在学习课程的前一年,她本人必须接受精神分析。分析每周进行4 次,她要躺在病人躺椅上,把头脑中出现的一切想法都说出来。开始时埃米莉的表现很优异。她的精神分析师甚至认为她2年之内就能完成分析,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要知道,精神科从业人员大多数都要接受4到5 年分析呢。

 在学业的关键时刻,埃米莉遇到了大卫,并很快倾心于他。大卫是一名雄心勃勃的演艺人员,根本不适合埃米莉。他说要和埃米莉在一起,却又忽冷忽热,把埃米莉的生活完全打乱了。那段时间,我们和埃米莉经常驱车到纽约中央公园的水库边散心。为了不错过大卫的电话,埃米莉不仅带着传呼机,还带着一部板砖似的手机(那时候的手机都很笨重)。她一会儿看看传呼机,一会儿看看手机,唯恐错过他的电话。在工作场合,埃米莉也不能专心工作。工作的时候,她好几个小时都泡在网上,追查大卫的行踪。她到大卫经常访问的聊天室,给自己注册了一个马甲,假装成别的女人和大卫聊天。总之,她的表现有点神经质。

 看到最有前途的学生脱离常轨,发生如此糟糕的变化,埃米莉的精神分析师感到一筹莫展。埃米莉从一个坚忍不拔、性格完整的健康人,变成了一个自虐边缘人格特质患者。在他看来,她不可能在2 年内完成分析了。

 

 实际上,埃米莉既没有受虐心理,也没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只是她的依恋系统被激活罢了。具有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比如埃米莉,依恋系统都非常敏感。前几章我们说过,依恋系统受大脑控制,它的主要作用是追踪依恋对象的动向,观察依恋对象是否安然无恙。由于焦虑型人士的依恋系统非常敏感,很容易激动,他们往往具有敏锐的第六感,能够捕捉恋情的细微变化。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触发焦虑型人士的依恋系统。而一旦依赖系统被触发,他们就不可能保持冷静。只有看到依恋对象出现在面前,听到他们说没事,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没事,他们才能恢复正常状态。具有其他依恋风格的人可能难以理解这种状态。其他类型人士的依恋系统虽说也会被激发,却不会像焦虑型依恋系统那样草木皆兵,如临大敌。

 为了确定焦虑型人士依恋系统的敏感程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克里斯·弗雷利实验室与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学者葆拉·尼登塔尔(PaulaNiedenthal )合作,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进行了一次测试。

 他们让受测试者观看“渐变电影”,这是一段电脑制作的视频。视频中有一张人脸,脸上的表情从愤怒慢慢地演变为平静。实验要求参与者一发现人脸的表情改变,就立刻按下停止键。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发现人脸表情变化的时间最短。为了进一步确认,他们又进行了反向实验,即让人脸表情从平静慢慢演变为愤怒。实验结果依然显示,焦虑型人士比其他依恋风格的人更早发现表情的变化。他们的感觉非常灵敏,能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快速地感知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同时,实验结果还显示,焦虑型人士的敏感未必能成为他们的优势。焦虑型人士容易过快下结论,造成他们误解别人的情绪感受。只有改动实验规则,让焦虑者在发现人脸表情变化后稍等片刻,或者让他们参考更多信息再下判断,他们才相对其他参与者显示出优势。这给焦虑型人士一些提醒:不要过早下结论,也别过快做出反应,只要多等片刻,你就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周围的世界,让你的敏锐真正成为优势。稍有风吹草动,你就不假思索地回应,只会让你犯下错误,伤害自己。

 因为一旦依恋系统被触发,焦虑型人士就难以自已,头脑被许多思绪控制,所有的思绪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就是要和依恋对象保持亲近。这一现象在依恋理论中叫做“激活策略”。

 激活策略是一系列思想感觉,它们使你强烈渴望在身体或情感上接近依恋对象。激活策略的作用之下,焦虑型恋人会有以下表现:

思念依恋对象,无法集中精力做别的事。

只记得他们的优点。

把他们当成偶像来崇拜,贬低自己的才干,夸大他们的才干。

万分不安和焦虑,只有与他们联系上才能缓解焦急情绪。

以为他们是自己的唯一,例如:

 “我的性格跟人合不来,到哪里还能找到像他这样包容我的人呢?”

 读懂恋人心 百度云 《读懂恋人心》 第三章 三种依恋风,找到适合你的另一半 第六
 “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女朋友,如果这次错过她,我肯定会孤独终老。”

即使不开心,也不愿意放手,心里以为:

 “分手的话,她就会成为别人的女友。”

 “他会改的。”

 “所有恋人都有摩擦,我不能因为这些小事就放弃这段感情。”

 这时只要依恋对象回应了你,重建你的安全感,你就能够恢复常态,镇静下来。

 埃米莉与大卫恋爱时,他们的恋情非常不稳定,导致她的依恋系统一直处在激活状态。埃米莉工作的时候,大卫撒谎说自己在外面试镜,实际上却在不知疲倦地浏览网络色情片。埃米莉还发现,大卫在好几个聊天室跟别的女人调情,包括埃米莉自己假扮的那一个。虽然大卫表现不忠,埃米莉却难以自拔。她不是不想分手,而是激活策略使她割舍不下。激活策略告诉她,人无完人,大卫会改的,再给他一个机会,这么优秀的男朋友不好找……还有许多我们在上面列举的原因。这样蹉跎了有一年时间,埃米莉才忍无可忍,决定分手。在分手前后的很长时间,埃米莉的生活都是一团乱麻,无暇他顾。那段时期,接受精神分析时,她的话题总离不开他。

 若干年后,埃米莉和一个好男人结婚了,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回首往事,她感到惊讶不已。想起自己曾为那段失败感情做出种种“疯狂”举动,还浪费时间为他接受精神分析,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要是早一点遇到好男人,一个不经常触动她依恋系统的人,她早就用不着分析自己怎么沾上“自虐边缘人格特质”了。

陷入焦灼猜疑,一切情境皆险景

 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很容易依恋别人,依恋系统又非常敏感,动不动就激动和紧张,因此很有必要了解依恋系统的运作原理。许多焦虑型人士,比如埃米莉,依恋系统长期处于被激活状态,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却不自知。

 如果有所了解,他们就能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了。下一页图示说了依恋系统的运作原理,请仔细观察。

 和大卫恋爱的时候,埃米莉的心理状态一直处于危险区。她的依恋系统亢奋地运作,安全感短暂而稀少,焦虑是她情感的主调。这种感觉好像走钢丝,下面没有防护网,她小心翼翼,苦苦挣扎,艰难地维持平衡。由于大卫并不是真心对她,她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两人的感情受到威胁。在激活策略的作用下,她的思想、感觉、行为都不由自主,想和大卫在一起。只要能在一起,不管是让她浪费宝贵的工作时间,上网装成别的女人,还是让她在接受精神分析的时候滔滔不绝地谈论他,她都愿意。这样,她才能把他放在心里,感觉他并未远离。

 所有这些匪夷所思的行为,所有激活策略,都只有一个目的:和大卫在一起。如果大卫真心对待埃米莉,持续给她感情支持,就能对激活策略打个预防针,埃米莉也根本不会这样失常。相反,她会一直在舒适区,不会遇到那么多挫折。

 现在,埃米莉早已脱离危险区。她丈夫非常爱她,对她关怀备至,不断给她情感支持。

 只是,过去的阴影会偶尔袭上心头。她知道,一旦依恋系统被触发,她又会处于癫狂的状态,那种情景真是让人不堪忍受。假如她再谈一次恋爱,又遇见三心二意的恋人,她可能还会重蹈覆辙,把过去受过的苦再受一遍。一想到这种可能,埃米莉就后怕得直冒冷汗。

你不接电话,我也假装不在乎

 瑞安和肖恩娜是办公室恋人。他们恋爱几月后,瑞安辞职了,跳槽到某大型公司,薪酬丰厚。这以后的工作日,两人就不能像原来一样出双入对了。有一次,瑞安被新公司派去出差。期间,他想念肖恩娜,给她打电话。电话响了两声,肖恩娜就挂断了。肖恩娜从没挂过他的电话,所以瑞安感觉很不对。他又拨一次,这次肖恩娜直接就挂断电话,并关了机。听着手机里传来语音留言的提示,瑞安很受伤。他不知道肖恩娜为什么拒接电话,有点不安,也没给她留言。由于心绪不宁,他在开会的时候也无法集中注意力。他对自己说:既然肖恩娜不接电话,那我出差期间再也不给她打电话了。眼看一场误会就要酿成,幸好肖恩娜一小时后给他发短信道歉,解释她之所以没接电话,是因为老板正在旁边问她工作的事。看到短信后,瑞安感觉如释重负,立马给她回了电话。

 瑞安是焦虑型依恋风格,对恋爱中的细枝末节都有敏锐的第六感。对女朋友的行为举动,他一直有细致的观察。他能注意到电话响了几声,肖恩娜才挂掉。他还能准确地推断出肖恩娜一定是先挂断了他的电话,接着又关掉手机。如果是其他依恋风格的人,一定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他过去一直和肖恩娜距离较近,相隔不过三间办公室,这次的暂别是他们第一次分开,他的敏感和焦虑也是正常的。幸好,肖恩娜是安全型的,能轻松自如地应对瑞安的焦虑。她及时和他取得联系,安抚了他一触即发的依恋系统。瑞安和上个案例中的埃米莉都是焦虑型依恋风格,感情际遇却大不相同。由于瑞安的焦虑总能及时得到安抚,他的感情状态一直比较好,从未进入危险区。

 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有时候只需要恋人一个小小的举动,比如一条短信,就能使焦虑的心安稳下来。如果小事没有得到解决,那么焦虑者对恋情的担忧就急剧增加,变成了大问题。到那时,一条短信可就无法解决问题了。一旦依恋系统被激活,要使它平静下来,需要花费许多功夫。任何一个恋爱中的人都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尽快回应恋人的情感需要吧,防患于未然比亡羊补牢轻松得多。

 以肖恩娜和瑞安为例,如果肖恩娜没发短信解释,那么瑞安就会继续受到激活策略的影响,不能安心工作。等到肖恩娜打电话给他,他可能会采取防御行为,要么在电话里大发雷霆,要么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但对肖恩娜冷酷无情。这两种做法都会给恋情带来巨大的损伤。

 焦虑型人士很容易就觉察到恋人情绪中的微妙波动,并热衷于猜测恋人言行背后的态度。如果一时联系不到恋人,焦虑型人士会从开始的焦急寻找变成猜疑受伤,最终会演变成对恋情的绝望,在这个过程中,焦虑型人士会采取不同的防御行为。防御行为包括所有试图吸引恋人注意、与其重建联系的行为。只要是利用周围情况,使对方不得不注意你、回应你,都是防御行为的表现——

 拼命联系恋人:不断拨打恋人电话、发短信、发邮件,焦虑不安地等他给你打电话,在他办公室附近闲逛,希望碰到他。情感退缩:假装忙着阅读文件,一语不发,不理会他,忽视他的话。

 比较双方的付出:留意恋人多久才给你回电话,让他等待相同的时间,矛盾过后等着他先道歉。比如上面例子中,瑞安想如果肖恩娜不接他的电话,他就不留言,这就是在比较双方付出。他认为:“你不接我电话,我就不给你留言。”

 表示反感和敌意:在恋人说话的时候翻白眼,不看他,他正和你说话,你突然离开房间,中断谈话。有时候,反感可能升级为暴力冲突。

 提出分手威胁:说“我们合不来,也许我们在一起是错误的选择”,“我就知道咱俩不合适”,“我一个人过也比跟你耗着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其实希望恋人挽留你。假装不在乎:不忙装忙,装出不可接近的样子。不接电话,撒谎说自己有事。故意让恋人吃醋:约前任共进午餐,和朋友一起去单身酒吧,告诉他有人喜欢上你。

 当激活策略占据了你的思想,你就可能采取防御行动,做出伤害双方感情的事情,使两人的关系变得难以挽回。有时,你采取防御行为,自己却意识不到。本书第8 节的内容能帮助你发现自己的哪些做法属于防御行为,然后教你用更好的方式处理感情问题。即使和恋人已经分手,激活策略和防御行为还会继续长期影响你,这就是分手让人伤心欲绝的原因。昔日的恋人已经离开,我们却难以挣脱自己的往日感受,渴望他们再回到身边。你的理性告诉你,不要再与此人纠缠,然而依恋系统却让你欲罢不能。它顽固而持久,让你在很长时间内都放不下那个人。

 焦虑型人士的依恋系统经常处于激活状态,会使生活和情感都受到负面影响。学者们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他们要求20 多名女士在头脑中回想恋爱场景,而后控制自己的思绪,停止回想。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他们惊奇地发现,焦虑型女性想起不愉快的情感经历,例如吵架、分手、恋人死亡的时候,她们大脑情感反射区呈现的颜色比其他依恋类型的女性颜色更深,而她们的情感调控区,如眶额皮层(人类情绪产生的主要神经机制。——译者注),活跃程度也低于其他依恋类型的女性。换句话说,焦虑型人士的大脑对损失和创伤的反应更为强烈,而负责调控负面情绪的大脑区域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一旦焦虑型人士的依恋系统被激活,就很难恢复平静。

 可见,对于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来说,了解依恋系统是多么重要啊!只有这样,他们享受幸福圆满的爱情。

 对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士,我们有两个建议。第一,如果你目前处于单身状态,最好找一个安全型恋人,这样能让你避免许多烦恼。不过,怎么找是个问题。本章接下来的内容将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帮助你避开寻爱之路上的陷阱。第二个建议给目前在恋爱或已经结婚的焦虑型人士。我们将帮助你重塑依恋风格,从依恋理论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爱情观念,学习安全型的感情交流技巧。

享受恋爱过山车,小心遇上不该爱的人

 我们在本节开头提到了埃米莉,她不了解依恋理论,更不知道自己是焦虑型依恋风格,还有她迷恋的对象大卫是回避型依恋风格。如果对依恋风格有所了解,她就会明白,只有长期稳定、相濡以沫的爱情才能使她保持身心健康,充满活力。而缺乏稳定、态度冷淡的爱情只会使她神经紧张,痛苦不堪。如果她对依恋理论有所了解,她还会明白,回避型的人只会让她徒增烦恼,只有安全型的人,才能平息她内心的挣扎。尽管成人依恋研究证明,焦虑型人士最好找安全型的伴侣,但他们却一再落入回避型恋人的情网。为什么会这样?最重要的是,焦虑型的人怎样才能绕开弯路,避免受伤,找到一个安全型的恋人?

 有几项研究分析了不同依恋风格的爱情规律。成人依恋领域的两名学者,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葆拉·彼得罗莫纳科(Paula Pietromonaco) 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凯瑟琳·卡尔内利(Katherine Carnelley )一致发现,回避型的人喜欢把焦虑型的人当作恋爱对象。

 另一项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者杰弗里·辛普森(Jeffry Simpson) 进行的研究表明,焦虑型女性往往会选择回避型男性约会。为什么会这样?视自由独立高于一切的人,为什么选择最可能侵占其独立空间的恋人?反过来说,渴望亲密感的人,为什么总是爱上与其保持距离的人?

 葆拉·彼得罗莫纳科和凯瑟琳·卡尔内利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两种依恋风格在某些方面相反相成。这两种人在恋爱时,能互相强化彼此的自我认知和爱情观念。通过和焦虑型的人恋爱,回避型人士会更加认为自己内心坚定,独立自主,觉得恋人总想依附于他,剥夺他的自由。焦虑型人士和回避型人士恋爱,就更加认定自己依赖过度,好像永远无法逃离被恋人伤害的魔咒。这两种类型之间存在着一种致命的吸引,使伤痛不断重演,错谬的爱情观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强化。

 除了上述原因,焦虑型人士之所以喜欢回避型恋人,可能还另有隐情。以埃米莉为例,大卫的若即若离让她感到苦恼不安。焦虑型人士和回避型人士开始恋爱时,通常都会有这种感受。到感情下一阶段,回避型人士对恋人的态度仍然模棱两可。他不定期地给你打电话,让你感觉他虽然喜欢你,却还没定下心来。他让你的心里充满猜测。由于恋情的不确定性,你的依恋系统处于激活状态,你常常思绪万千。他偶尔说点甜言蜜语,制造一点浪漫,让你心跳加速,欣喜不已,不幸的是,这种快乐转瞬即逝。很快他又冷淡下来,你的心情随之跌入谷底。和这种人谈恋爱,你好像坐上了感情过山车。你的生活紧张不安,充斥着悬念和未知。你总在不安地等待他给你一点抚慰。不久之后,你习惯成自然,竟然开始认为焦虑不安、思虑重重、欲罢不能等负面的感受就是爱情。其实,你只是在依恋系统的影响下,永无宁日地期望复失望,并误以为这些是爱情应有的状态。

 就这样,长期处在挣扎与焦虑中,你抱着错误的爱情观,总是爱上那些不可能使你幸福的人,任由自己的依恋系统如大海波涛一样起伏不定,而这和甜蜜爱情的本意相去甚远。鲍尔比和安斯沃思认为,作为人,我们需要一个“安全基地”提供力量和安慰,只有依恋系统保持稳定,“安全基地”支持我们,我们才能繁衍生息、良性发展。

 所以你要告诫自己,长期处于激活状态,焦虑不安、心潮起伏,这绝非爱情。下次恋爱时,假如对方又令你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偶尔有一瞬间的幸福,却如流星般消逝天际,接着又是漫长的无望等待……这些负面的生活状态只是依恋系统激活的结果,并不是爱情的表现。真正的爱情会带来心灵的平静,正如“静水流深”,真爱总是平和悠远的。

 然而在寻觅恋人的过程中,你会遇见许多回避型的人。为什么?请思考下面3 个原因:

回避型人士很轻易就分手。一项研究发现,在所有离婚又再婚的人中,回避型人士婚姻再次破裂的比率更高。他们善于压抑真实感情,离婚或分手后很快就恢复如初,再次加入寻找恋人的行列。结论一:回避型的人经常单身,长期都在寻找恋爱对象。

安全型的人通常不会谈许多次恋爱。他们可能谈少数几次恋爱,就安定下来。安定之后,他们轻易不再更改。结论二:安全型人士大多有了爱人,不再寻找恋爱对象。

研究发现,回避型人士不太可能和同类恋爱,因为两个人会互相排斥。研究人员采访了许多对恋人,几乎没有发现一对双方都是回避型的恋人。结论三:回避型的人不和同类恋爱,而更倾向于寻找具有其他依恋风格的恋人。

 把上述3 条因素综合在一起考虑,我们不难发现,你每遇见一个新的候选恋人,他都很可能是回避型的。这个几率远远高于他们在人口中所占的25% 的比例。他们不仅仅经常分手,容易进入单身行列,还不与自己的同类恋爱。由于安全型人士大多数都已有稳定恋情,他们也不太可能和安全型的人恋爱。这样一来,他们的备选对象只剩下哪些人?你猜对了,就是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

流行恋爱指南只会让你吸引错的人

 流行的恋爱指南充斥着错谬。它们告诉你,要“钓”到恋人,你就要若即若离,欲拒还迎,不忙也装忙,不打电话,等着对方主动来电,不要表现出恋爱饥渴的样子,要保持神秘感。这样,你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独立,获得恋人尊重。

 但事实上,这些做法都是自欺欺人。假装坚强独立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不错,这样做使你看起来神秘迷人,也许真的魅力十足。但是,推崇这些指南的人对成人依恋一无所知,一点都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助纣为虐。你如果盲从这些“指南”,那你会更加符合一种人的胃口,就是回避型人士。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些所谓的指南提倡违反自己的真实感受,把感情进度、进展方式的决定权都交给对方。

 回避型的人既要享受,又不想负责。他享受你带给他的喜悦,而不考虑你是否需要亲密。你如果掩饰真实需要,带着面具谈恋爱,对方就更不会注意到你的感受,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反正你一直假装不在乎。

 你会说:“我知道流行的恋爱指南靠不住,但我想把它当作吸引异性的手段,暂时使用那些策略可以吗?”答案也是否定的。第一,回避型的恋人很快就能发觉你的真实意图,他们很善于防备那些企图与他们亲近的人。第二,假如你演戏演够了,决定露出真实的一面,把自己需要亲密感、希望长相厮守、放下一切防备心理的真实想法托盘而出,那么对方就会立刻对你冷淡下来,转身就走。不管怎么样,你盲从流行指南的结果都是输,因为它们给你引来了不合适的恋人。

也许风平浪静才是你需要的爱情

 假如你幸运地遇到一个安全型的候选恋人,那么你会选择把握机会与之相恋,还是选择让机会溜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几年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雷切尔想撮合邻居克洛艾和熟人特雷弗。特雷弗当时在念医科学校,和他交往10 年的女朋友突然离开了他。他是真正的安全型恋人,从18 岁到28 岁,就只有这么一个女朋友。由于失恋,他伤心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振作起来,重新寻找感情。他来自于一个生活富裕、教养良好的家庭,长相英俊,富有幽默感,热爱体育运动,意志坚强,处事果断。这应该是符合完美恋人的条件了吧?然而,克洛艾对他并不满意。

 克洛艾见了他一面,对他丝毫不来电。她虽然认为特雷弗既英俊又潇洒,却觉得跟他没有爱情的火花。最后,她拒绝了特雷弗。这令雷切尔感觉不可思议,摸不着头脑。

 回头来看,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克洛艾会拒绝特雷弗。焦虑型人士与回避型人士恋爱的时候,总能感觉到心神激荡,而与安全型人士交往,只会感到风平浪静,感情乏善可陈。安全型人士态度真诚,有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一定争取做到,从不声东击西、左右试探。他们也不会玩若即若离的感情游戏,他们的爱情相对平和,没有什么悬念。就是这样,焦虑型人士遇到安全型人士的时候,其依恋系统一直处于平静状态。由于已经习惯了错把惊心动魄当爱情,身处平淡的恋情中,他们怅然若失,觉得这种感情不是真爱。由于错误的爱情观,他们容易与完美恋人失之交臂。

 克洛艾误以为紊乱的依恋系统是爱,就不可避免地多受些苦楚。她跟着感觉走,选择自信迷人的托尼当男朋友,后来还嫁给他。然而,托尼不是一个好丈夫。他一有机会就让克洛艾伤心。

 幸运的是,特雷弗和克洛艾的感情虽然各自都历经波折,后来却都有幸福的结局。特雷弗很快就找到一个合拍的女朋友,从那以后再也没分开过。他们一起环游世界,结为夫妇,生儿育女。他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克洛艾和托尼煎熬几年之后,终于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安全型恋人。她离了婚,认识了一个像特雷弗一样善于关怀恋人的好男人布鲁斯。

 幸福或不幸,不只是命运的决定。只要别错把惊心动魄当爱情,不要因为若即若离的感觉而上钩,谁都可以像特雷弗和克洛艾一样,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爱情。

 第六节 自由而孤独的回避型恋人

独行侠的潇洒与落寞

 很多人都喜欢独行侠的角色。他们闯荡天下,无羁无绊,不用牵挂别人。从影视剧中的虚构角色,例如《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到实际生活中的人物,比如生态学家戴安娜·福西(Diane Fossey),这些孤胆独行侠都具有强烈的个人准则和伟大理想。

能够与人分享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乔恩·克拉考尔的畅销书《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里,主人公克里斯·麦坎德利斯学业优秀,体格健壮。为了摆脱庸碌无为的平凡生活,他向广阔的阿拉斯加荒野进发。他独自行动,装备简陋,下定决心不依靠任何人,独自闯荡阿拉斯加。一路上他遇见了好多人,包括一个愿意当他父亲的老人,一个爱上他的少女,一对请他留下一起居住的夫妇。然而,他都不为所动,坚持一个人走下去。

 抵达最终目的地之前,克里斯遇到了生命中见到的最后一个人,即愿意载他一程的加利安。在驶向巍峨群山的路上,加利安几次试图说服克里斯不要进山,然而克里斯毫不动摇。看他这么顽固,加利安又提出载克里斯去安克雷奇(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大港市,美国空运中心。——译者注),到那里给他买一些先进的装备。克里斯回答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的装备够用了。”加利安又问他,父母朋友是否知道他的冒险计划,万一他逾期未归,

 他们可以报警。克里斯镇静地回答:没人知道这个计划。实际上,他3年没有和家人联系过了。他向加利安夸口说:“绝对没问题。没有我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

 和加利安道别后,克里斯穿过一条冰冻的河流,进入密林深处,从此完全与世界隔绝了。接下来几个月里,克里斯独自在荒野求生,打猎觅食,顽强地存活了下来。然而,春天到来的时候,他却回不去了。

 他原先穿过的那条河流已经解冻,河水伴着雨水和融化的冰雪湍急地流动,河面也变得宽阔,阻断了他回到文明世界的道路。克里斯别无选择,只得回到简陋的营地,最后死在那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日记里写道:“能够与人分享的幸福,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幸福。”

 在生命和感情的旅途中,我们可以把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比喻成独行侠。他们好像克里斯一样,把独立自由看成最理想的状态,轻视依赖别人。如果你是回避型依恋风格,那么克里斯最后终于明白的道理——幸福要与人分享,也是你能够体验真正幸福的关键所在。

 本节我们将分析,为什么你即使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也要保持一定距离,就像个独行侠一样。我们会帮助你理解你在恋爱中种种匪夷所思的表现,以及它们如何阻碍你获得幸福的爱情。即使你本人不是回避型,那么你身边可能有回避型的人,你要和他们打交道,就要了解他们种种行为背后的原因。

生存优势,恋爱劣势

 学者们相信,多元的依恋风格,增加了人类在各种环境下的生存几率。由于我们的老祖先主要过着紧密联系的群居生活,互相依赖、彼此合作是保障群体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最好方法,所以安全型依恋风格一直是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风格。

 然而,为了保证人类在各种条件下都能生存繁衍,有必要考虑其他生存策略。史前时代,有些人生于严酷条件下,大批同类因为饥饿、疾病和自然灾难丧生。他们必须具有除集聚、群体行动之外的技能,才能活下去。这时,那些能够不依靠别人生活、独立自主的人,就显示出他们的优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独立的人更善于参与抢夺有限的生存资源的竞争。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一部分回避型风格的人保持了自己的基因。

 遗憾的是,史前的某些生存优势,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已经变成了劣势。克里斯就是这样,如果他愿意和别人合作,他可能还活着。研究表明,现在社会中回避型依恋风格可能是一种不幸。如果你是回避型依恋风格,你的爱情往往不得善终,你从爱情获得的满足感也比较少。

 不过,对于回避型人士来说,不光有坏消息,还有好消息。回避型依恋风格并非注定了爱无能,回避型人士也大可不必成为进化的牺牲品。通过学习一些安全型技巧,回避型人士的爱情可以更加幸福。

他们真的不需要感情吗

 如果一个人是回避型依恋风格,就一定会所有表现。你对爱情的期望、对感情问题的处理方式、对恋人的言行和态度,无不受到这种依恋风格的影响。不管你是单身,还是在恋爱,即便是在一段稳定的感情里,你总是尽量与恋人保持距离。

 苏珊就是回避型依恋风格。她形容自己是个自由的精灵。她也会恋爱,有的恋情还长达一年。然而,最后她会对他们感到厌倦,接着找下一个对象。她开玩笑地说,自己伤了“一串儿男人的心”。她视依赖感为软弱,瞧不起依靠恋人的软柿子,称恋人之间的亲密是“画地为牢”。

 从种种迹象看,苏珊和其他回避型人士是不是真的不需要亲密感?他们是否不需要依靠任何人?如果是这样,这不是和依恋理论的前提、假设相矛盾吗?难道有人真的不需要亲密的感情吗?

 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回避型人士对待感情的态度并不直截了当。他们倾向于压抑真实的感受,不表达出来。普通的日常交流并不能解释回避型人士的思维方式,只有科学研究才能发现他们内心的真实状态。通过先进的研究方法,学者才能发现他们潜意识中真实的自我。下面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回避型人士真实的心理状态。

 通过六次独立的实验,学者们试图解析回避型人士对爱情的真实态度。这些实验让参与者辨认显示器上的文字,并测算他们要花多长时间。认出一个词语所需的时间越短,就意味着这个词语在参与人员头脑中活跃程度越高,受到的压抑较少,反之亦然。

 实验结果发现,回避型人士很快就能认出和恋人弱点相关的“需要”“依赖”这类词语,而认出和自己依恋需求相关的词语,例如“分离”“争吵”和“失去”,则需要更长时间。从实验结果来看,回避型人士倾向于贬低恋人的价值,认为他们性格软弱、有依赖心理。他们在内心深处也害怕失去恋人,却下意识地压抑这种担忧。他们轻视恋人的依赖感,好像不需要依赖任何人。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继续来看实验。在实验的第二部分,研究人员交给参与者一些其他任务,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在回答谜语、解答问题的同时,参与人员要完成辨认词语的任务。这时,回避型人士由于注意力被分散,自我压抑的能力减弱,他们对爱情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才浮出水面。在这些情况下,他们和其他类型的人士一样容易认出与自身感情相联系的词语,例如“分离”“争吵”和“失去”等。

 这些实验证明,即使你是回避型,你也有依恋系统,你其实和别人一样害怕分离。与别人不同的是,只有当你忙于应付其他问题,放下心理防御的时候,真实的情感和感受才能显露出来。

 这些实验还告诉我们,回避型人士,例如苏珊,实际上都不是自由精灵。他们只是设立了心理防线,让自己看起来像独行侠而已。苏珊贬低依赖感,贬低依赖家人或者恋人,其实是心理防御使然。一些研究发现,当遭遇重大人生变故,例如离婚、孩子遭遇重创或军事动荡等,回避型人士的心理防线会很快崩溃,他们的表现会变得和焦虑型人士一样。

明明需要亲密,却拼命压抑

 回避型人士通过哪些方式压抑自己的依恋需要,和恋人保持距离?为了与最亲近的人保持情感距离,他们使用了各种方法:他们频繁使用压抑策略,在头脑中培养一些根深蒂固的看法和观念。让我们仔细地看看具体的方法吧。

迈克,现年27 岁。过去5 年中,他有一段稳定的感情,却总认为恋人智力不如自己。他们彼此相爱很深,但迈克内心深处对这段感情不满。他隐隐约约地感到缺了点什么,仿佛更好的对象在未来不远处等他。

凯亚,现年31 岁。她和男友已经同居2年,却无比怀念单身的自由时光。她忘了自己单身的时候感觉既孤独又压抑。

斯塔夫罗斯,40 岁。他是一名外形英俊、风度翩翩的企业家。他非常渴望结婚生子。他寻找妻子的条件相当严格,她一定要年轻,最多不超过28 岁,美貌漂亮,事业心强。此外,她必须愿意跟他回希腊定居。他找了10 年,还是没有找到这样的女人。

汤姆,49 岁。他和深爱的女人结婚20 多年了,现在感觉备受束缚。他一有机会就单独行动,独自旅行,或者和朋友一起活动。

 上面所有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回避型依恋风格。他们即使恋爱或结婚,而内心深处仍然感到自己是一个人。安全型人士认为接纳伴侣很容易:他们接纳伴侣的一切,包容伴侣的缺点,他们依靠伴侣,相信伴侣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回避型人士都不具备这种心态。回避型人士和恋人在一起,总会保持一定心理距离,随时准备从感情中撤退。与另外一个人亲密相连、相濡以沫,两人融为一体,是他们难以接受的状态。

 为了和恋人保持一定距离,迈克、凯亚、斯塔夫罗斯和汤姆使用了各种方法,这些方法都属于压抑策略。压抑策略包括任何扼杀亲密感的行为或想法。我们的依恋系统渴望亲密感,渴望与恋人接触,而压抑策略的作用是抑制依恋系统。回避型人士也需要亲密的感情,却一直努力压抑这种需要。一个回避型人士使用的压抑策略越多,就越感到对恋情不满意。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压抑策略,请仔细观察:

对自己说“我还没准备好迎接感情”,却依然和恋人在一起,有时长达几年。

关注恋人的小缺点,例如对方说话的样子、衣着打扮、吃相等,让这些影响自己的感情。

思念前任,把那个人完美化。

拈花惹草,或卖弄风情,让现有恋情充满不安定感。

不说出“我爱你”,却让别人误以为你对TA 有意思。

恋情一有进展,就开始疏远(比如,在一次亲密的约会过后,连续几天不给对方打电话)。

和不可能有未来的人交往,比如和已婚人士纠缠不清。

恋人跟你说话的时候,你思想开小差。

为了保持独立感,几乎不和恋人分享心事,保持神秘。

避免身体亲近。例如,不愿在一张床上睡,不想做爱,不和恋人肩并肩手挽手走路。

 回避型人士每一天都在下意识地以微妙的方式使用这些压抑策略,提示恋人或者准恋人不要影响他的独立空间。然而,这些策略并不能保证他的独立,反而阻碍了他的幸福。

 

 仅仅使用压抑策略,还不足以让回避型人士保持距离感。回避型人士的头脑里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和观念,压抑策略只是冰山之一角。顽固的偏见和压抑策略一起构成了回避型人士与恋人保持距离的因素,它们让回避型人士渐渐远离幸福。

自我与偏见让他们更孤独

 回避型人士对恋人抱有偏见,恋人说什么、做什么,都得不到他们的认可。他们完全意识不到带有偏见的思维模式有多大破坏性。

错把“自我依靠”当独立

 29 岁的乔说:“在成长过程中,我父亲不断告诫我,不要依靠任何人。他经常对我说:‘你只能依靠自己!’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在接受心理治疗之前,我一直都把它奉为真理。我曾经对自己说:‘谁需要恋人支持呀?我可以靠自己,干吗把时间浪费在另一个人身上?’我的咨询师让我看到事实,他说:‘只能靠自己?瞎说!你必须依靠别人,你无时不刻都在依靠别人。我们每个人都依靠别人。’我认识到他说得对。这成了我生命的转折点。我放下了以往那些如同强迫症一样的观点,放下了自我孤立的想法,感觉如释重负。”

 许多人就像乔一样信奉自我依靠,结果却倍感孤独寂寞。研究表明,信奉自我依靠和缺乏亲密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回避型人士虽然自信满满,认为不需要依靠他人,可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由于过于自我,他们在感情中感受到的亲密感最少。他们不太愿意袒露心声,不会寻求别人帮助,无法尽情享受亲密感。

 乔的情况清楚地说明,“只能依靠自己”的观念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优势。在恋爱中,自我依靠使你难以和恋人亲近、分享亲密的信息,也难以和恋人享受水乳交融的关系。实际上,自我依靠和独立是两个不同概念,而许多回避型人士混淆了二者的差别。独立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品质。然而,如果过于看重自我依靠,认为别人的帮助不重要,我们就会非常孤立、排斥别人,错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体验。

 自我依靠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自我”。由于“自我”,你倾向于忽视恋人的需要,只看到自己的需要。结果,你难以体会与恋人融为一体的幸福感,失去恋爱的乐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829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读懂恋人心 百度云 《读懂恋人心》 第三章 三种依恋风,找到适合你的另一半 第六》为网友后知后觉后想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