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渡口初相遇 《读懂恋人心》 第一章 初遇依恋,爱情原来是这么回事 第二节



     流行的爱情观念错误地认为:所有人,尤其是女人,应该保持情感独立,不依赖任何人。这种观念流毒深远。

 风陵渡口初相遇 《读懂恋人心》 第一章 初遇依恋,爱情原来是这么回事 第二节
不久之前,西方社会一直认为自立的儿童能更快乐成长。19 世纪40 年代,专家们还认为“溺爱”儿童会造成儿童性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和缺乏安全感,长大之后难以适应社会。那时候,做父母的也相信,不应该给婴儿太多关爱,让他们要哭多久就哭多久,无需理会他们的哭闹,只需严格按照时间表给他们喂饭吃就行。在医院里,情况也是一样,医院不准父母接触孩子。父母想探望生病的小孩,只能通过玻璃窗遥望。在家庭中,儿童的独立自主也受到最高的重视。社工一旦发现一丝一毫的溺爱,就认为养育不当,要把儿童弄出亲生父母的家,寄养到陌生人家里。种种荒唐的行为,无不是错误观念引导的结果。

那时人们普遍认为,父母和孩子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亲密的爱抚应当谨慎而节制。在20 世纪20 年代,有一本育儿书广受欢迎,它是约翰·布罗德斯·沃森(John Broadus Watson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译者注)所著的《婴幼儿心理卫生》(Psychological Care of Infant and Child)。沃森把此书献给“养育快乐儿童的好妈妈”, 并且论断“母亲的溺爱”对儿童有害。他认为,快乐的儿童感情上完全独立,不依赖父母。他们勇敢果断、无所畏惧、适应能力强,并且善于解决问题,只有在身体受伤害的情况下才哭。他们完全投入学习和游戏,不依恋任何人,也不留恋任何地方。

和流行文化一样,那个时代的心理学家一点都不重视亲子关系,也不知道亲子依恋对于婴儿的重要意义。

在玛丽·安斯沃思(MaryAinsworth )和约翰·鲍尔比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建依恋理论之前,人们一直抱有上述错误观念。但依恋理论的研究结果,颠覆了流行的观点,改变了人们对儿童依赖父母的看法。人们一直认为儿童之所以依恋母亲,只是因为母亲提供了食物和营养。专家们想当然地认为,儿童把母亲与食物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会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

依恋理论创始者之一鲍尔比认为,这种假想与实际有很大出入。他发现,即使婴儿得到所需的全部食物,他们仍然需要关爱和依恋。如果婴儿缺少依恋对象,就难以在心智方面健康发展。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和“二战”孤儿就是鲜明的例子。他们都拥有足够食物,却仍然在身体、智力、情绪、社会关系等方面发育迟缓。安斯沃思与鲍尔比的研究证明,除了水和食物,亲子依恋关系也是儿童存活发展的重要因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847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风陵渡口初相遇 《读懂恋人心》 第一章 初遇依恋,爱情原来是这么回事 第二节》为网友谈丆拢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