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的故事50字 孺子可教的成语故事

   关于孺子可教的成语故事

  【成语】: 孺子可教

  【拼音】: rú zǐ kě jiào

  【解释】: 孺子:小孩子。指年轻人可培养。

  【成语故事】:

  “孺子可教”这则成语的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诲。这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

  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

孺子可教的故事50字 孺子可教的成语故事

  张良很不高兴,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应该早点来。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张良对老人表示感谢后,老人扬长而去。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470171/567610573.html

更多阅读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5) 国4和国5的区别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第十三句 剑号巨阙】剑,是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一种兵器,其长相基本是这样的:长刃,双锋,中间有脊,短柄。《说文》中说:“剑,人所带兵也。” 在冷兵器时代,剑在步兵对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制敌法宝

曾子的故事 曾子的故事缩写

曾子的故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

关于曾子杀猪的故事 诚信的故事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6年,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关于曾子的故事,叫“曾子

杏林子的故事 鲁迅读书的故事200字

轮椅作家杏林子的故事“轮椅上的勇士”──(杏林子) 枝 子    2003年2月9日(星期日)早晨,打开报章,读到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台北8日综合电)“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名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遭疑患有精神疾病的印尼女佣施虐,头部受创,送院急

声明:《孺子可教的故事50字 孺子可教的成语故事》为网友拯救胡萝卜计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