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保障政策咨询

专业概况

劳动与社会保障(110303)属于管理学大类,公共管理类。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的历史和现状,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现代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施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财政学、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基础会计、

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福利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相近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政治学与行政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政策学 城市管理 公共管理 社会工作 房地产经营管理 项目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 航运管理

开设院校

这个学科的知名高校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全国的仅有两个社会保障专业重点学科)、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广西财经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等。在这一领域内,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北京、武汉、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的一些重点高校对这个领域已经开展了相对扎实的研究。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属于实力派。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于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复旦、华东理工、上海大学则在社保的实践方面做得相对充实。 广州的中山大学因为靠近港澳台,所以在社工社保方面和这些地区交流相对较多,也颇具特色。

就业前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以参加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保障政策咨询

研究生院校

目前开设 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的院校也比较多。其中武汉大学的实力最强,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不错。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都有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著名的老师有郑功成,李珍,董克用,孙光德等;武汉大学有个社会保障研究所,邓大松任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社会保障研究所由赵曼任所长,同时她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专职研究人员。其他开设的还有东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6255.html

更多阅读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西劳动和社会保障网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正文索引号:01215017X/2007-00062发布机构: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名称:关于加强失业保险管理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再就业功能的意见文号:晋劳社厅发[2007]138号 发布日期:2007.1

声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保障政策咨询》为网友金叁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