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典故 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不耻下问的故事典故简介

  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不耻下问的故事典故简介

  【成语】: 不耻下问

  【拼音】: bù chǐ xià wèn

  【不耻下问的意思】

不耻下问的典故 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不耻下问的故事典故简介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不耻下问的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5951/286392645697.html

更多阅读

体现关公忠义诚信的典故 关公精神是什么

关公名羽,字云长,山西运城解州人。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在三国中以桃园结义,温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夜读春秋,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威镇华夏。要说最能体现关公“诚信忠义”精神的

吃醋是什么意思?吃醋的典故来源于哪个朝代? 吃醋是什么意思

吃醋是什么意思?吃醋的典故来源于哪个朝代?2012-12-11 14:45:46 来源:(转自商都网)“吃醋”二字,是在日常对话中常说到的词,俗话说:“男人不吃醋,光景过不住;女人不吃醋,家庭不和睦。”由此可见醋的作用有多大,那么吃醋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关

黄酒文化及其有关的典故 黄酒的典故

黄酒文化及其有关的典故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在中国酒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早在夏商时期就已出现,流传至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黄酒是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酒种之一,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为8%至20%,黄酒中所含氨基酸中至少有七种

“鸿雁传书”的典故 鸿雁传书app

“鸿雁传书”的典故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古人便通过候鸟沟通信息,传递书信。《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节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辱使命,单

炎帝直销害人害己 疑邻盗斧的典故 猜疑是害人害己的祸根

【出处】《列子·说符》。【释义】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历史典故】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在家里到处找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就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没有证据不能乱讲,

声明:《不耻下问的典故 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不耻下问的故事典故简介》为网友静若繁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