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案例 惊奇:清朝律例禁止长辈在时子孙分家违者罚杖一百

  导读:清律对分家这么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以现在的眼光看,国家未免管得太宽了一点。分不分家既不是犯罪,又是家庭内部的事,犯得着打屁股吗?还不仅如此。在土地买卖、借贷利率、继承规则甚至结婚程序方面,国家都有一套禁止规则,违者受笞杖刑。这部律例,或放大了说是国家意识形态,完全把人民当作不懂事、需要时时管束的孩子。

法律案例 惊奇:清朝律例禁止长辈在时子孙分家违者罚杖一百

  再来说说清律对律师的看法,也相当别致。西方社会律师是受人尊敬的高薪职业。例如美国是一个相当健讼的社会,原则分明,稍有纠纷,一张传票,法庭上一较高下。律师的三寸之舌,越能来事,越有用武之地。但大清律例不欢迎这样的人,用一个特别难听的词来形容他们,叫做“讼棍”;稍微中立一点的,叫“讼师”。为什么呢?因为国家政权受儒家思想影响,总怀揣着一个简单的小农社会理想:民心淳朴,人人安静守时,相互谦让,根本不会去打官司。凡是打官司的,不是刁民,就是受讼师们煽动蒙骗的无知百姓。

  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概念结构里,国家根本不承认有“良民”会为维护自己正当权利而上法庭。更进一步说,“权利”这个概念在国家的眼中根本是不存在的。人民就像是年幼无知的儿童,有什么权利可言?有句俗语说“长大成人”,长大了方能成人么,我国传统素来是不怎么尊重儿童的。

  众所周知,到了晚清,整个国家在理念层面——当然也包括法律,都不得不改弦更张。当改革者们试图将结婚、土地买卖、赡养这种民事部分从刑法典中分离出来时,遭遇到了极强的阻力。最激烈的反对,并非来自引进陪审制度、使用律师这样制度层面的“大”问题,而来自于婚姻、男女平等和性关系。1906年,沈家本等人呈递的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因包含男女平等继承财产这一内容,引起张之洞的强烈不满。张在奏折中痛斥该条文“袭西俗财产之制、坏中国名教之际、启男女平等之风、悖圣贤修齐之教”。

  对非婚性关系是否量刑的争议,更触动礼教大防最敏感的神经。吵来吵去,大清王朝从风雨飘摇到最终覆灭,都没有出台西方式的独立的刑法典和民法典。而修订过的大清律例中的民事部分更是在民国继续使用,经过20年的过渡,新的民法典才出台。有意思的是,直到1935年,立法者还争论未婚性行为是否该被认定为刑事犯罪。而台湾省循民国法律,至今保有通奸罪,违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龙应台对这点痛心疾首,认为这是台湾法制不文明的体现。至于我呢,出自“女子小人”的促狭心理,倒很希望那些提倡“妻殴夫之罪,加等处罚”的大人老爷们借着“清穿”之风穿越到现在,感受一下野蛮女友风行于世的潮流,该是何等大快人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0851/500035873279.html

更多阅读

案例分析 法律案例分析

三明市环宇运输有限公司永安分公司诉郑建翠等劳动争议纠纷案——车辆挂靠关系下劳动关系的认定[裁判要旨]车辆实际所有人购买车辆后挂靠单位经营,该实际所有人(同时是该车辆的驾驶员)或该实际所有人雇佣的驾驶员,与挂靠单位之间不应

最高院指导案例24号 24例管理典藏案例(三)

【围师必阙】 ●典出:《孙子兵法·军争第七》: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后几句的意思是回营的军队不要去拦截,围攻别人的军队一定要留有缺口,走投无路的小部队不要往死里赶。 ●案例 19.正选案例:乐

最高院指导案例24号 24例管理典藏案例(二)

【窃符救赵】 ●典出:《史记》记载,信陵君欲率兵救赵,但魏王受秦威胁,只作壁上观,万般无奈之下,信陵君买通魏王最宠爱的如姬,窃得兵符,以精锐之师大败秦军,赵围遂解。 ●案例 8.正选案例:华立并购菲利浦CDMA手机芯片设计业务 2001年9月,华

bootstrap 案例 国内 国内第一例在线融资案例始末

 ---- 随着互联网创业和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持续升温,一种为创业者和投资者彼此间相互选择提供"匹配"服务的、全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已在国内悄然出现。目前,这样的网站已经发布了至少四家,其中包括有:中华创业网(SinoBIT.com)、时代联线风

声明:《法律案例 惊奇:清朝律例禁止长辈在时子孙分家违者罚杖一百》为网友霸气爷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