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原文

忆秦娥①・娄山关

西风烈②,长空雁叫霜晨月③。

霜晨月④,马蹄声碎⑤,喇叭声咽⑥。

雄关漫道真如铁⑦,而今迈步从头越⑧。

从头越,苍山如海⑨,残阳如血⑩。

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注释

①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②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③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④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⑤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⑥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⑦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漫道,徒然说,枉然说。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⑧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⑨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⑩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译文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

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

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

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

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

茫茫青山如大海,

夕阳光华赤如血。

创作背景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这首词题目中的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长征过程中,土城战役失败后,毛泽东认真总结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他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黔军。

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红军二渡赤水后,于2月25日攻克娄山关,控制住这座雄关,使大部队顺利通过。随后,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2月 26 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月27 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 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2月28日,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欣然作笔,写下该词。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的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这首诗词。

鉴赏评价

上阕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滂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清晨,寒霜漫天,西风猛烈地吹荡,晓月依然挂在天边,这时雁的叫声阵阵传来,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透过这种情调,读者可以想象到即将来临的战斗的紧张和艰险。“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一幅晓月寒霜图幻化而出,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这种手法似取自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但在渲染气氛的效果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在这霜、晨、月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6232.html

更多阅读

土家族简介 苗族简介

土家族[tǔ jiā zú]百科名片  土家族少女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

傩戏之乡德江 德江傩戏

德江县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地理优越,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乌江,自南而北,流经县域五个乡镇67公里,200吨级的船舶可以直驶长江。禹贡时属荆梁二州南徼外地鬼方地域,荒裔。春秋战国属楚,为黔中地。楚宣王九年

山西马旭诗词三百首 唐宋诗词三百首

马旭诗辞300首夜登长凝北山攀越北山逢暮秋,茫茫广运望中收。雄心涨断胸前扣,直上青霄揽玉钩。1978自卫还击战狼烟边塞起,铁甲碾关山。同志搏沙场,红河血浪寒。1979悼张志新之四忍将泪泣女儿身,遥寄诗花点点心。荒甸芼蒿思傲岸,长河细浪忆

《核舟记》第二教时教学实录 核舟记的教学实录

《核舟记》第二教时教学实录上海市娄山中学 王荣(原载《中学语文教学》[京]2009年第5期)(说明:本教时为第二教时。据执教者讲:第一课时,主要是教了一些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介绍苏轼、佛印和鲁直。具体的说,让学生解

声明:《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为网友动摇我的世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